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52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接着分析了相应的设备维修和诊断工作,最后对设备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改善现代设备管理中的缺陷,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备管理;措施
一、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设备往往是较先进而且规模化的,因此在设备管理上也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内部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目前,在设备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管理模式落后、与企业发展要求脱节的现象,很多设备管理人员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管理,没有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以满足企业的高速发展。在设备维修方面,也存在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的脱节现象,导致了需要维修的设备缺乏资金来源,也就造成设备错过了最佳的维修时间,到最后被遗弃和报废,其实很多设备只需要简单的维修就可以再用,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再者,部分企业发展中,设备更新缓慢、技术落后,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有力的竞争,也就进一步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围绕企业的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地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修,从而保证企业持续高效的发展势头。
二、加强设备的维修和诊断工作
在现代设备的维修上,不仅要做好相应的设备管理工作,还要探索科学合理的模式和途径。本文就加强设备的诊断和维修工作,提出了图2-1的系统性的维修流程图,通过建立A、B、C维修链来积极开展诊断和维修工作。
图2-1 机械设备系统维修流程示意图
(一)建立A、B、C维修链
一般而言,设备故障的发生都会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对设备的管理上,设备管理人员要具备客观分析故障规律的能力。在图2-1中,A维修链叫做无序维修,主要用于对偶然性故障的处理,因为这种故障的发生没有规律可言,往往是随机的;B维修链叫做有序维修,主要用于对高频率故障的处理,这种故障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能够针对性地进行解决;C维修链叫做诊断维修,适用于更高层次的故障难点的维修。下面分别对这 三种维修链进行详细分析:
1. A维修链
A维修链适用于偶然发生的故障。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设备在制造过程中某一零件出现了生产失误,从而引起设备的故障;二是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偶然性故障,这种故障主要体现在人工操作失误上。在这些故障中,很多都是不可预见的,只能通过长久的经验积累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因此,在设备的制造过程中,要注意细节零件的质量生产,制造完成后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试运行;在设备生产过程中,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切不可自作主张,盲目操作。在设备维修人员的要求上,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提升维修的质量和效率。
2. B维修链
B维修链适用于具有规律性的故障。比如,对设备易损部件的更换,一般来说是周期性的,部分部件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因为在组成设备的部件中,都具备一定的使用寿命,维修时只要部件属于正常使用的寿命范围,则会视作正常维修。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部件是不易损坏的,当其也发生周期性的故障时,除了进行维修外,还要检查部件的强度是否达到了设计强度的要求,对于不达标的部件要进行再生产处理。
3. C维修链
C维修链是更高层次意义上的维修,也就是为了降低A、B维修链的故障发生频率而进行的维修工作。对于偶然性的故障,一般是通过对设备定期的检测和计划性的保养,从而实现对故障发生频率的控制,也就有效减少了偶然性故障的发生;对于重复性故障而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诊断,以实现彻底清除故障的目的。
(二)加强设备维修和故障诊断管理工作
在设备的维修上,要做好对各种故障的维修处理,从而保证企业连续的高效性的生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为企业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在故障的诊断上,则要通过对故障发生的时间和部位进行观察分析,通过正确的诊断从而有效降低维修的频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保持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行。
(三)处理好维修与诊断的关系
故障诊断和设备维修是相辅相成的。设备维修是帮助正确开展诊断工作的最直接的方式,不仅能够提供正确的诊断思路,还可以为制定科学的诊断措施提供事实依据;而通过科学合理地诊断,又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的维修频率。因此,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上,要积极开展设备维修和故障诊断工作,从而为企业的正常运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三、完善机械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现代企业生产中,许多大型的设备因为其本身的复杂性和高效性,除了需要高额的成本外,在日常的运作中,也需要高效的设备管理方式。因此,加强多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是保证大型设备正常生产的基础,只有提高对设备管理的认识,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市场口碑。
(二)重点做好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修工作
在设备故障的发生统计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因此要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做好对设备的正确使用,从而保证设备的良好工作性能,也可以有效减少维修频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松动、声响异常等现象,要及时进行检查,防止设备过早磨损,并及时做好相关的维修工作。在检测过程中要对设备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以便于采取正确的维修手段,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
(三)实现设备生产的全过程管理
在设备的管理方面,企业应该充分调动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对设备生产的全过程管理。对于需要周期性维护的部位,要进行合理的改造和管理,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降低设备的维修频率,减少因为维修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处理设备的问题上,要把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设备的高效管理。
(四)加强设备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设备的管理上,要逐步实现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管理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更好地保证设备的运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设备信息化的发展上,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通过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设备管理的一体化。在未来的设备管理上,也必定是朝着信息化技术发展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保证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针对当前设备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充分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认识,改善机械设备管理方式,从设备的维修和故障诊断上切实做好设备的管理,并且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建立相关的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对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更好地改善设备的运作,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庆.谈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269.
[2]戚晓虎.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2):190.
[3]张建宇.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硅谷,2012(07):146+145.
[4]刘一芳,岳鹏.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机电信息,2011(21):88-89.
论文作者:于仲福,张小珂,李健,李奕霖,姜伟,梁夫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故障论文; 发生论文; 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部件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