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_数学论文

例谈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模论文,小学数学论文,思想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之后,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那么,如何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呢?

一、铺垫教学中预设“模型启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的铺垫是不可少的。教师们也常常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和生长点进行铺垫。但是有的教师却把铺垫教学局限于知识技能的获取,为学生搭建的是暗示性、狭隘性、过渡性的“桥”,以便让学生轻松便捷地获得知识。这种模式化的铺垫教学难以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而用数学模型的思想指导铺垫教学,能确保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还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权利,让学生经历充分的探索过程,获取丰富、积极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铺垫:

师(出示):0.83元—5角;1.7元+8角;

师:这两道算式可以直接计算吗?该怎么办?

生:算式中两个数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可以把各数统一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后再计算。

师:在小数计算中,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通过提问,从而再现、强化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数学方法。)

师:再出示1/5+1/2与3/4-1/2这两道算式。

师:相加减的各数计数单位相同吗?该怎么办?

生:把它们转化成相同的计数单位后再计算。(结果有的学生把它们转化成小数进行计算;有的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还有的把算式看成1/5元+1/2元、3/4元-1/2元,再转化成以“分”为单位的整数加减法……)

在上述案例中,这位教师并不是很关注计算的具体操作程序,而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回忆、再现“相同计算单位才能相加减”这一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计算方法。学生在“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这一数学模型启发下,各显其招,主动参与对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再创造”活动,课堂变得异常活跃。这种以唤醒、启发数学模型为指向的铺垫教学既指明了方向,又做到隐而不明,使数学问题富有挑战性。这样,学生就能用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实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建构水平。

二、新知探索中融入“模型建构”

数学家华罗庚在总结他的学习经历时指出,对书本中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怎样一步一步提炼出来的。只有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沉积、凝聚,从而使知识具有更大的智慧价值。因此,我们在新课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发现进行归纳提升,力求建构出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师: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遇到两端都要种的植树问题,是通过怎样的办法最后成功解决的?

生1:提出猜想,再验证。

生2:难的问题解决不了,可以先举简单的例子,然后发现规律,最后再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一个不能直接解决的难题时,可以从简单的例子入手来发现规律,然后再来解决,这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师:出示刚才收集的数据(如表1):

表1

全长/m间隔长度/m间隔数棵数

10 5

23

20 5

45

5

5

12

30 5

67

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刚才我们填写的表格,有什么发现?

生3:全长÷间隔长度=间隔数。

生4:间隔数+1=间隔点数。

生5:间隔点数=植树棵数。

师:从简单的例子当中,同学们发现了:间隔数+1=棵数(板书)。在你们研究的数据当中,有间隔数+1不等于棵数的例子吗?

生:没有。

师:那么,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生:在两端都种的情况下。

师:两端要种(板书)。

师:如果是种50m,两端都种,还有这样的规律吗?100m呢?1000m呢?

生纷纷回答:还是有这样的规律。

师:看来,这样的规律是普遍存在于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当中的。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个别的、简单的几个例子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更一般的情景中,使学生自主完成了解题策略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了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的模型,即棵数=间隔数+1。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策略性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加深了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又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关系”一课时,一位教师经历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师:刚才对于一些除法试题的计算,我们不仅能够正确地用小数表示它们的商,而且也能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结果,通过对这些除法算式的观察,你们又有哪些发现和体会呢?

1÷2=1/2,3÷4=3/4,1÷4=1/4,1÷5=1/5,2÷5=2/5,3÷8=3/8。

生1: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就相当于分子,除数就相当于分母,除号就相当于分数线。

师:是这个意思吗?(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师:如果我们用字母a和b来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刚才的发现我们还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师:为什么要强调b不等于0?

生3:分数中分母也不能等于0。

师: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了怎么样用分数表示某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并且知道了除法算式中的一些性质和定律在分数中仍旧是相通的。

上述整个学习过程正是一个以抽象概括方式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具体问题—数学问题—符号模型。可见,在新知探索中融入“模型建构”的实质是让学生经历分析与归纳、抽象与概括的数学思维过程。

三、习题训练中孕伏“模型提炼”

研究表明,数学训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知识堆积”与“解题术”,它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复制,但功能性弱,应用面小;第二层次是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程序性弱,不易复制,但功能性强,应用面宽;第三层次是数学思想与数学观念,它虽然抽象,程序性更弱,但功能性更强。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有层次地设计练习,使习题训练真正起到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与面积”这一单元时,遇到如下的一道题目:

如图1,正方形的面积是6,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图1

对此,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师:你们能发现圆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吗?

生:我观察到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半径,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来表示,那么a的平方等于6,也就是r的平方等于6。

师:那么,怎样算出圆的面积呢?

生:先求出圆的半径6÷2=3(cm),再计算

师:到底对不对呢?(学生讨论、交流)

生:不对!r的平方表示两个r相乘,并不是两个r相加,所以不能这样做。

师:有没有其他办法求出此圆的面积呢?

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可不求出r,直接把r的平方代入公式,即

师:多么富有创意的想法!能否把它提高到一种规律性认识呢?

生:以正方形其中的一个顶点为圆心,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3.14。

师:这位同学的概括性语言真准确、简练!真了不起!

在这道习题的讲解中,教师并不仅仅满足于得出答案,而是进一步深度挖掘,让学生找出圆与正方形的内在联系,即提炼出此问题的数学模型。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非凡的归纳与提炼能力。

又如,在解决“周长是24cm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这道习题时,一位老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做,组织交流;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待两位同学发言后,下面仍有不少的学生跃跃欲试,准备发言。)

师:看样子同学们还有话要说,是不是还有不同答案?

生:是。

师:提出题目的一个答案并不难,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所有的答案?(生思考,再小组交流。有的小组考虑将12分成两个数的和进行表述;有的小组列出表格解决问题)

师:大家一起观察表格中的长和宽,再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交流)

生: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差距越大,周长就越长。

生:长和宽差距越小,周长就越短。

师:说得真好!如果周长不是24cm,这个结论还成立吗?各小组分别试一试。

生:这个结论还是成立。

师: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均为整厘米数,它们的周长又会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各小组再试着来研究一下。(学生还是得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差距越大,周长就越长;长和宽差距越小,周长就越短。)

这位教师透过问题本身,看到了问题背后所隐含着的更为深刻的思维引导价值,合理地对问题进行了深度挖掘,举一反三,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有序性、深刻性、批判性地指导和渗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所提炼出来的数学模型越来越有信心。可见,在习题训练中重视数学模型的提炼,真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标签:;  ;  ;  ;  

浅谈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