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擦去了“累”,告别了自由时代_互联网论文

互联网擦去了“累”,告别了自由时代_互联网论文

互联网挥“累”告别免费时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新经济代名词的互联网,由于先期庞大的沉没成本,加之后期连年的巨额亏损,使得赢利问题始终是困扰业界、令其头皮发麻、头脑肿痛的“第一话题”。“为伊消得人憔悴”,网络精英们摆出一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架势,竭尽所能、频亮高招。

网上广告一度成为网站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于是乎,几乎所有网站都沦入争相竞逐扩大“点击率”、“抢夺眼球”的鏖战中。硝烟弥漫中,雅虎脱颖而出,以广告收入占公司总收入90%的不菲业绩一跃而被公认为典型靠广告维生的公司,令业界刮目相看、羡慕不已。然而,斗转星移,好景不长。通过网络广告扩大“点击率”之后再拉企业做广告的模式,不过是传统大众媒体“收支两条线”赢利模式的抄袭。随着网上广告的逐步萎缩,仅仅依赖广告收入已令网络公司步履维艰。就连雅虎,其依托广告谋生的模式也开始受人质疑,经营愈发困难,进而不得不挖空心思、另辟蹊径。

电子商务(E-Commerce)领域的兴起与开拓,又引发网络公司一窝风地追赶B2B、B2C、C2C模式,乃至激起电子商务的第三次浪潮,即发展网上交易市场(E-Marketplace)。但因物流与支付体系的“瓶颈”作用以及信任与自律度不可靠性的客观存在,一直未见电子商务帮助互联网站实现利润“零”的突破、迎来赢利的曙光。

近年来,互联网业与传统产业联合、实现经营多元化,以求创造优良报表业绩的事件亦屡见不鲜。合并并非易事。理论上,它能通过并购效应而使企业获得额外收益,但如果实际运作过程中无法遏制额外成本的增长、有效控制并购风险、赚得增量收益,那么,合并只会使双方元气大伤。因此,对这种“鼠标+水泥”模式的盲目追求并未被称为珠联璧合,而是被视为过于浅薄,“充其量只有短期性与暂时维持性,无法真正起到根本作用和长远效应”。尤其在我国,这种合并又往往是传统产业出于开辟融资渠道之考虑,试图通过与互联网这一高科技产业的合并来达到在二板市场(Second-Board Market)上市的目的。因而,合并效果究竟怎样,实在令人担忧。

赢利无望,亏损连连,网站纷纷倒闭,“寒冬”之际“裁员”广进,好不令人懊恼。到NASDAQ(纳斯达克)上市“圈钱”去,无疑被互联网界视为雪中之炭;国内即将设立二板市场之事也被趁机大肆炒作。然而,去年4月伊始,NASDAQ股指一路狂跌,中国概念更是惨不忍睹:自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下降通道的中国门户老大——新浪一度跌进5元区,搜狐更是接近垃圾股的边缘。被誉为“钻石王老五”的网络界CEO们更是瞪大了“绿眼”,气色越发不顺,所谓的巨额“数字财富”也成为过眼云烟。神话破灭,创新的追随者们前仆后继地倒下,生死未卜;网络股股指的低迷更是增大了网络公司的发展压力。可以说,网络公司在NASDAQ战场上伤痕累累。

穷则思变。Napster、MSN、YAHOO和美国在线(AOL)等知名网站,正在向服务收费模式转变。MSN表示,将在一些诸如网上音乐、游戏和长途电话等服务项目上采取收费模式;YAHOO确信,对一些服务收费具有很大潜力;拍卖网站eBay已经率先推出一项收费服务,即向那些渴望有更多机会接触更多购买者的拍卖用户收取额外费用,将他们的拍卖商品同时陈列在其拍卖网站上两个不同的商品类别中;最大的电子邮局163.net也宣布,在进一步完善免费电子邮件服务的基础上,将借助TOM.COM开发的语音邮件服务等系统,向用户提供功能强大的收费邮箱。洋为中用,去年8月,263邮局也率先推出收费邮箱服务。现如今,新浪网亦正冠以邮箱升级服务为名开始推行收费邮箱举措,大有“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实现全面收费目的之势。正所谓:世上没有永远免费的午餐。互联网免费时代的一页即将成为“昨日黄花”。

服务收费,业界及网民对此议论纷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中国网民不支持收费邮箱,市场“看空”、前景并不明朗。然而,商业网站似乎已决心出手一搏。他们相信,转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但这并非意味着实施的可行性被否决。

盘腿而坐,冷静思考。确实,互联网已为客户带来效益甚至是巨大的赢利,这已远远超出了“客户养活网业”的成本概念。网络商业的最大优势绝不仅仅在于把消费者当作被动对象以提供“周到服务”,而是使消费同时成为创造。众多被服务者围绕一个或几个商家的共同创造过程,才应是社会财富爆炸增长的奇迹过程。过去被误以为是“互联网原则”的免费原则,其实不过是对真正新经济的“共享原则”与“平民大众参与原则”的误解;网络经济并非“网站经济”,赢利才是产业本性。没有赢利,不单是互联网业,任何企业都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壮大更无从谈起。

当然,实现服务收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其运作尚需几个前提:其一,尽快形成服务收费市场;其二,有效解决支付问题;其三,不断开发更具价值、更富吸引力的新服务。

总而言之,服务收费是否能成为互联网精英们为实现赢利目标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尚不敢下定论。互联网业挥“累”告别免费时代的前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但只要暂时振作网络精英们疲惫的精神、帮助网站摆脱沉重的亏损包袱,应该说,还是值得赌上一把。

标签:;  ;  

互联网擦去了“累”,告别了自由时代_互联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