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思想品德教学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教师应该积极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新理念、新突破,要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关注这一主体的主动参与,促进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并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
关键词:生机活力;课堂教学;思想品德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仍然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主阵地。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在课堂回归生活的同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思维空间还给学生,突出初中阶段思品课的“品德”地位,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唤起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美好、感受过程、体验成功为基本特征,笔者在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绿色生态课堂方面作了以下有益尝试:
一、利用时政播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事政治作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版块,因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很贴近学生实际而已被任课教师重视并以各种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那如何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一资源呢?笔者认为“时政播报”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时政播报”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上课开始的前5分钟,由学生向全班播报最近发生的国内外时事,具体内容可以是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或生活小事,只要是觉得有价值的,都可以播报。形式可采取按学号轮流播报,每天轮到一位学生,既给每位学生上台展示的机会,又能保持时事政治教学的经常性和持续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由于思品学科是开卷考试,课文内容学生都能看懂且枯燥乏味,课程安排又集中在下午,学生上课昏昏欲睡,思维僵化,眼光狭隘,提不起精神,在他们看来,思品课反正就是上课记条条,考试抄条条,都是大道理泛泛而谈而已,课堂兴趣就无从谈起。为改变这种现象,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在思品课教学中开展“时政播报”这一活动。本以为这一活动由于课前要寻找资料,花费学生的一点时间而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兴趣,可当笔者把这一活动设想告诉同学们后,想不到很受学生的欢迎,同学们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参与热情很高,都抢着想先播报。它的出现,让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时政资料作为教学的内容搬入了课堂,使课堂一下子鲜活生动起来,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大开眼界,他们可以从课堂中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国家、了解身边的事情。这种丰富多彩的时事内容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改变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大大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了青年一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身边的诱惑》一课时,多媒体技术就帮上了大忙:“一个烟灰缸里放着的一个烟头,但近看这个烟头实际是一个裹着纱布的死尸,它能使那些吸烟者猛醒。”这幅图片震撼了在坐的每一位同学,给以启示和警醒,非常精彩;还有“画面是在玻璃碎片的声音响过后,夕阳下,一个吸毒者举着自己已干枯的双手在向苍天呐喊:‘救救我吧!’”宣传的是吸毒的危害。在展示过程中,那一幅幅揪心的图片,一个个鲜活的吸毒犯的前车之鉴,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毒品害人的思想已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里,对毒品的厌恶、憎恨之情的激发也水到渠成。不必教师再苦口婆心地向学生讲授了,学生终身难忘。教师巧妙选用多媒体素材,将信息有效地展现在课堂上,特别是视频、音频的使用,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在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更能促使学生情感的投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活动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观察探讨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新课程已实施了这么多年,取得了大量意想不到的成效,但我们部分教师的思想品德课依然犹如文火烧开水,始终不见动静。具体表现为:师动生不动,少数个别的学生动多数大量的学生不动,性格外向的学生动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动,优秀的学生爱动待优生不动,女生爱动男生不动。时间长了,大多数学生被抛在课堂教学的千里之外,无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体验乐趣、激发兴趣,更谈不上品尝思想品德课的美味和甜头,体验其中的成功感和幸福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明理、启智、导行功能不能发挥,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青少年的天性,注重思想品德课提倡的认知、体验、感悟与生活形式的统一?笔者认为,必须设法花大气力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知心的话儿说出来,开心的歌儿唱出来,优美的动作舞起来,在活动中产生体验,产生感动 ,形成冲动,最终化为行动,有效提升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
将课堂让位于学生,课堂变成学习场,引导学生积极活动。
笔者在教学教科版八年级《青春心弦》这一课时,在读完课文后,针对青春期的燥动与不安困扰着许多少男少女的现状,笔者便引导学生进行了一场“说说我们的悄悄话,我愿帮帮你”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各述心声,气氛非常热烈。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面对青春期的燥动与不安,一方面需要正确对待,冷静思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好听的歌儿唱起来,课堂变成音乐场。
歌曲是人们喜闻乐道的音乐形式,引进课堂,无疑是活跃课堂,激发情感的好方法。笔者在教学七年级《直面烦恼》一课时,学生大谈其烦:青春痘,烦;个不高,烦;貌不美,烦;体发胖,烦……笔者便带领大家唱起了《小小少年》,唱后提问:为什么忧虑烦恼都来了?大家会心答到:因为长大了,进入青春期了。
场景剧、小品都能够创造出一种与教育主题相关的情境,让潜在的道理以生活的形式,鲜明的表现出来,故在思品教学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四、创设教育情境,体验感悟生活
生活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源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深厚生命力的课堂。因此,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境,通过开展参观、访问、调查、交流、看电视、讲故事、听报告、开辩论会、竞赛等活动,使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促进德育品质的内在生成。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动学生发掘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表演,在主动探索中收获知识、体验情感,体会学习乐趣。讲述“依法治国”这一内容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贪污受贿、违法犯罪等案例等内容,运用辨论、演讲、讨论、座谈等形式让学生增强法律观念。创设生活情境,使思想品德课堂少了许多说教,多了不少真实;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启迪了思维,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认识,激发了情感,培养了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中,只有以我们的激情、智慧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关注这一主体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好学乐学,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也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总之,“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版社,2011.
[2]郜春花.多媒体技术发展下思想品德教学如何整合[J].改革与开放,2011(8).
[3]周兴华.运用多媒体教学 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活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5).
[4]吴昌明.思想品德课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初探[J].成功·教育,2007(9).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二中学 342800)
论文作者:胡福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这一论文; 笔者论文; 兴趣论文; 不动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