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汪鹤

浅析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汪鹤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水利工程管理分站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2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基础建设工程的质量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由于施工中出现缝隙,水利工程建筑出现变形,加之水利工程大面积的渗水,进而使得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现象。故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防渗水施工技术的研究,进而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应用

1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的作用

水利工程是将水资源进行分配和调节,质量优秀的水利工程实现人类对水资源的分配利用,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的控制,防止洪涝灾害和干旱情况的出现,水利工程施工地形十分复杂,运输困难,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施工。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应注意工程的稳定性、抗震性、渗水情况,水利工程大多是经过详细专业系统的分析论证后,保证工程不渗水才能进行施工,如果出现渗水情况,就会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水利工程竣工质量,使得工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所以更应做好水利工程的防渗漏控制工作,以保证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价值,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影响水利工程渗水的因素

2.1施工中出现缝隙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其施工中出现缝隙是出现渗水现象的重要原因。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由于其施工环节和程序较为复杂,但是,在进行施工中,一些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不高,加之缺乏对施工环节的监督,使得施工中出现缝隙,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

2.2水利工程建筑变形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水利工程建筑出现变形,导致水利工程结构出现渗水。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施工材料不合格,质量差,在施工的过程中引起建筑的变形,加之建筑在长期使用中受水浸泡或者是受自然灾害的冲击,水利工程建筑物原有结构出现了变形。

2.3水利工程大面积渗水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一些建筑的质量不达标,水利工程的整体构筑物内部排水性较差,使得建筑出现渗水;加之施工质量不达标,混凝土灌注的建筑存在缝隙,进而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极大的损害。

3水利工程施工中发生渗漏的原因

3.1工程结构变化导致渗漏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与传统工程建设相比,水利工程多是水下作业,具有较大复杂性,为水利工程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在工程施工中,一旦工程受到影响,极易导致工程结构变化,继而导致水利工程渗漏,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并且,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一旦遇到恶劣环境,极易引发渗漏。另外,水利工程投入运营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工程的老化,渗漏随之发生。

3.2施工因素影响导致渗漏

水利工程具有规模较大、周期较长、施工技术较复杂性高等特点,由工程决策时间到最终竣工,水利工程建设需持续数年时间。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施工环节耗时较长,施工环境、施工技术、人员素质等都会影响水利工程质量,导致渗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施工技术不达标,工程质量难以保障,导致水利工程渗漏。

3.3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渗漏

水利工程建设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水利工程发生渗漏,影响了工程施工效果与使用效果。其中,外界影响因素主要有:天气影响、地质影响等。尤其设计恶劣天气,如: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大量降水的影响,为工程带来严重的冲击,尤其是,若降水无法及时排除,导致积水,极易引发渗漏。

4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4.1灌浆施工技术

当水利工程出现渗水,可直接利用灌浆施工技术,通过适当比例配制浆液,灌注进裂缝处,将裂缝填充密实,以此达到抗渗漏的目的。灌浆施工技术具体应用步骤如下:直接利用钻孔机钻直孔;对孔洞、渗漏裂缝进行清洗,并排除杂物;利用压力对孔洞、裂缝进行吹洗、灌浆。在灌浆施工技术应用中,灌浆方式多选择以下几种:一次灌浆法、自上而下灌浆法、自下而上灌浆法。其中,一次灌浆法是指,一次性钻孔到位,沿孔洞全长灌注,一次完工。该灌浆法多于渗漏不严重的情况下采用。自上而下灌浆法,又被称为逐段灌浆法,灌浆质量较高,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经常应用于破碎岩层工程,但是,该灌浆法用时较长。自下而上灌浆法又称为孔塞法,当一段钻孔、灌浆完成,填入灌浆塞,再次进行下一段灌浆施工,该种方式工作效率较高,但质量难以保障。因此,在灌浆施工技术应用中,应做好质量检查工作,降低施工风险。

4.2防渗墙施工技术

经过多年发展,在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墙技术形式逐渐多样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防渗墙施工技术多被应用于渗透性差,耐久性高的水利工程中。防渗墙施工主要是对沟槽施工,为保障墙体的挡土能力、承重能力以及防渗能力,通常在沟槽挖掘完毕后,相关人员多会在沟槽内安置防渗材料,以达到应有的防渗效果。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墙技术的具体环节包括防渗、固壁、混凝土浇筑、防渗联合。在沟槽施工中,为保障施工质量,应通过不间断开挖孔槽,做好槽壁两端的压实工作。在固壁过程中,可借助泥浆达到固壁效果。另外,在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中,相关人员应严格监控,保障泥浆固化的标准性、混凝土浇筑方案的正确性,充分发挥防渗墙施工技术的防渗效果。

4.3混凝土防渗施工

水利工程建设当中,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建筑材料,一旦发生渗漏,将影响整个混凝土施工质量,抑制水利工程的效用。对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应仔细对准渗漏位置进行专业打孔,并保障孔距在30-35cm,之后,利用环氧材料封闭孔洞,防止浆液由缝隙流出。同时,利用水泥注浆,为混凝土凝固提供充足时间,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降低渗漏现象发生。

4.4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土坝变形导致的渗水问题进行防治,有效提高水坝质量。在水利工程水坝建设中,因人为因素以及环境问题影响,土坝安全性能受到影响,水利工程的安稳运行难以保障。对此,在工程施工中,积极应用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对水坝结构、基岩进行灌浆,提高土坝质量,控制土坝水渗透性,预防渗漏问题,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5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上的运用

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上的运用主要分析的是劈裂灌浆的技术方法。对于劈裂灌浆技术的发展主要针对于水利工程坝体的防渗建设上。劈裂灌浆技术主要是根据水利工程的自身受力规律,借助灌浆技术的压力沿水利工程的坝体轴线进行劈裂技术处理,然后在坝体的内部注入充分的泥浆,使之能够成为连续性的整体防渗墙,将水利工程坝体建设当中存在的缝隙或者工程建设没有处理的漏洞及时修复,将坝体的软弱层切断,实现对水利工程坝体防渗能力的不断加强。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当中的局部裂缝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处理,对于坝体的脆弱部分或者可能出现裂缝的部位及时采用灌浆技术对其进行加固优化处理。对于水利工程本身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情况,施工人员要将水利工程坝体的横向裂缝用灌浆技术妥善处理,将横向裂缝做成劈裂灌浆,对水利工程坝体当中存在的裂缝进行处理,加强坝体自身的密实度,从而降低其渗透系数,增强坝体的防渗能力。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特殊性,而且施工周期比较长,对质量要求很高,水利工程具有防治洪涝灾害和抗旱的作用,所以应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渗漏是水利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对水利工程有很大的威胁,所以应强化防渗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高病害的处理工作,增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胡煜斌.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2):138-139.

[5]王世君.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22-25.

[3]尚金鑫.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6(11):195.

论文作者:汪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汪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