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WTO:中国农业与科技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创新论文,中国农业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入世后,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迎来了良好的机遇,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尤为重要。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在其创新的历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WTO,在“十五”规划中农业科技创新显得更加突出。如何在现阶段实现我国农业的科技创新,推进入世后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迎接21世纪农业生物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化的挑战,已成为目前摆在中国农业科学家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回顾
(一)历史回顾
新时期的中国政府采取了国家主导型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格局,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实施了多项兴农计划。从1985年起,我国先后实施了星火计划、丰收计划、菜篮子工程、温饱工程、种子工程等,其中的星火计划特别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在1986年到1996年的短短10年中,以开发名优产品为核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科研院所为依托,共实施了66700多个科技创新项目,覆盖了全国85%的县市,培育了217个区域性支柱产业,建设了127个星火密集区。在其实施过程中,又提出了项目从“短平快”向“高群外”(高技术含量和高技术层次、形成产业群体、产品打出国外)的创新思路转变,在“九五”时期实施“星火西进工程”以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除了上述直接面向农民和农村的推广性的创新工程以外,国家高新科技攻关计划中农业也占有重要位置。这些工程和项目的实施,为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农村各业技术进步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
1.农作物品种创新以及作物栽培、施肥、灌溉等技术的改造,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一方面50年来科技人员和农民科学家培育41种生物近5000个农作物新品种,有一些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换3—5次,每次品种更换都使单位面积产量有明显提高,良种覆盖率由1949年的0.06%上升到80%以上。另一方面,农作物指标化、规程化、模式化栽培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到1992年,规模化的栽培技术已推广3333万公顷。目前全国地膜覆盖面积达466.67万公顷,促进了作物早熟。此外,现代喷灌和滴灌技术也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畜牧兽医科技的进步减少了生产损失。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把病虫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少公害的目的。70年代以来,生物防治研究工作和应用取得一定成效,目前防治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对减少农作物损失,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畜牧兽医方面,自70年代以来,研究推广的仔猪、犊牛早期断奶哺育技术,羔羊当年育肥屠宰技术,调节动物自由采食和留胃缓冲能力技术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研制的猪、牛、鸡标准饲料配方,在生产应用中提高饲料转化率30%左右。
3.复种技术和低产土壤改良技术的不断创新,变荒原为良田,改良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由于研究和推广种植紫云英绿肥、放养红莲、稻草返回等技术措施,加速了我国南方部分省。区红黄壤低产稻田的有机质的积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应用,促进低产稻田的肥力培育,加上其他有效技术措施,使南方33.3万多公顷低产红黄壤稻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由1949年以前的每公顷1500公斤左右,增加到1987年的5400公斤以上。此外,自20世纪50年代起实行种植制度的改革,到90年代初,全国耕地的1/3、播种面积的2/3都实行了间套复种多熟制,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28%提高到1997年的154%,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有效利用了耕地资源,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并推广精密播种机、甜菜挖掘集条机、花生摘果机、地膜植棉播种机、饲料加工机、棉饼脱毒机等,显著提高了工效,其中机械覆盖地膜技术比人工提高工效几十倍。仅至199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18亿千瓦,超过农村劳动力和5800多万头役畜折合成动力的总和,使得目前我国农业运输、农田灌溉、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机械化程度在逐步提高,如在耕作、播种、收获等农田作业方面,机耕率达53.9%,机播率达27.6%,机收率达14.2%。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半个世纪以来,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和禽畜生产率,还是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据有关专家评估,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要落后15—20年,特别是在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如农业生物技术,我国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利用基因工程进行抗真菌、抗细菌、除草剂延熟研究等,我国才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水平至少相差10—15年;在微生物农药、基因工程、兽用疫苗、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家禽胚胎移植、人工种子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至少也相差10—15年;而在电子计算机农业应用方面,我国农业领域仅有10多年历史,与发达国家农业数据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的广泛使用相比,至少相差20年时间。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尽管在农作物物种创新方面有了很大突破,但是三大粮食作物及大豆育种的产量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足。过去的50年中,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培育三大粮食作物优良高产品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如此,按修正面积后计算的三大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仍分别只及国际先进水平的70%(水稻)、40%(小麦)和66%(玉米),其原因除气候条件、栽培和肥力等因素外,品种的高产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至于大豆,目前的单产仅为119千克/亩,远远低于美国的174千克/亩和阿根廷的179千克/亩。
2.高质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极少,顽固性的爆发性动、植物病虫害迄今未能根治。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大量生产使用复合混配农药,其负面影响是加速病原和害虫提高抗药性,加重病害及污染等。病虫害随着栽培和养殖集约程度的不断提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除病理研究方面需加强外,在植保措施上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的关系亦应进一步明确。从长远看,后者应成为主要的防治措施,但目前生防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如我国的蛋鸡死亡淘汰率高达20%,导致蛋鸡饲养效益低下。
3.农作物品质创新研究长期被忽视。受长期的农产品短缺的影响,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问题直到90年代初才提出来。在农作物方面,由于作物制种科学的进步,直接推动了粮食产量的增长,如杂交水稻、玉米、小麦和大豆的大面积播种,增加了粮食产量,缓解了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压力。但由于品质不高,曾造成大范围的“卖难”问题,尤其杂交水稻中的杂交早稻,作饲料用粮都不受欢迎。这种考虑不够全面的品种创新,实际上影响了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畜牧业方面,全营养配方饲料和科学混养技术用于畜牧业生产过程后,大大缩短了畜、禽和水产品的生长周期,提高了饲料报酬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产量,但却降低了畜、禽和水产品的品质,这些产品已不像过去那样鲜美可口,甚至降低了人们的食欲;特别是饲料添加剂被滥用后,带来了二次污染(如疯牛病事件),直接危及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4.农产品多用途开发以及贮存、保鲜、加工、增值方面的科技创新不够,甚至严重滞后。农产品的贮存、保鲜、加工、增值是我国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但亦因相关的科研滞后而难以实现。由于我国农产品尤其粮食在现阶段“紧平衡”的特点,供稍大于需就出现“卖难”和“谷贱伤农”的问题。除了没有与国际市场接轨和大力开发出口途径之外,对农产品的多用途尤其是非食物用的工业用出路问题基本上没有创新研究也是重要的原因。如增产潜力极大的马铃薯和甘薯,就是因为贮存加工问题未解决好,影响到对其增产潜力的充分挖掘。由于缺乏从产地预冷到运输直至货架的“全冷链技术”,产值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产品蔬菜在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率竟高达40%左右。
5.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转化率低。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每年均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有2500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但据估计,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30%-40%,真正具有规模的甚至不到20%,多数技术研制出来或引进后,被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实际作用。而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85%,其他的农业大国,如英国、法国、德国等也在50%-6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推广手段落后、工作生活条件差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我国农业技术供需结构失衡也是重要原因。农业科研创新和引进成果大多集中在效益较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领域,而对产后及其他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等无形技术的创新力度不够。
三、面向WTO: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目标
为了迎接中国入世后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新挑战,在新的发展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切实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国务院在2001年4月发布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纲要》对21世纪初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十五”期间中国农业科技工作主要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组织实施“十大科技行动”,解决100项左右的重大农业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1.实施作物良种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强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推广优质、高产、专用作物新品种新组合,加强良种快速繁育技术开发,推动良种产业化。
2.实行优质高效畜牧水产科技行动。开展畜牧水产优良品种选育、饲料开发、生产设施设备研制、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研究,加快畜牧水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建立健全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3.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行动。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检测技术体系,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运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加速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进步,推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实现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以此增加农民收入。
4.实施节水农业科技行动。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浪费和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与设备,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此外,还应当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调配水方案,实行地区间水资源的科学配置。
5.实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科技行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天然林保护与恢复、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6.实施防沙治沙科技行动。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整体布局与分区治理、长远规划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把治沙与致富技术相结合,局部试验示范与整体控制相结合,开发与推广防沙治沙新品种、新技术。
7.实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科技行动,推进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8.实施农业区域发展科技行动,开发区域优势产业和发展特色农业。如东部地区要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创新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中部地区要围绕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标准化,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粮棉油、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及加工配套技术;西部农业科技工作要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特色农业,开展水资源高效利用、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治理等综合技术的研究。
9.实施农业科技能力建设行动。通过国家基础性重大项目计划、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种途径,切实加强农业基础研究,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农业科研基地,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企业。
10.实施人才培养科技行动。包括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业科技管理等。
四、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途径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加快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的创新,为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入世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严峻形势,从根本上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在实践中,从投入上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各级政府在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建立多渠道、全社会参与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鼓励企业、农民向农业科技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创办企业,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
2.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加速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农民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的结合,提高科技创新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建立新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包括提高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改革科技立项与委托制度,实行招投标制,改革经费使用方式,推广课题制,改革科研机构管理制度以及改革分配方法,按岗定酬、按绩取酬等。同时,还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农业科技工作,承担各级政府下达的科技任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4.加快农业科研机构和服务体系的创新。首先,对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根据农业科技周期长、具有公益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将农业科研机构分为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农业科研机构、服务类农业科研机构、以及基础性和公益性为主的农业科技机构三类,采用不同的支持方式进行改革。其次,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5.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关系极大。要十分重视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要深化农村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大等多种形式,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这对于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无论是从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来看,还是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及其长远发展来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