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的研究及其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其对论文,青少年论文,概念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自我概念的研究概述
自我概念是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J.H弗拉维尔等人认为“儿童的一个中心任务是获得这样的认识,即自己是一个独特而独立的存在,显然不同于所有其他人,但也与他人存在社会和情绪上联系”[1]。正因为自我概念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以自从1890年詹姆斯(James.W)在其《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系统的自我概念理论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定义。有人认为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关于自己的技巧、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Byrne,1986),即个体把自己当成像其他事物一样的客观物体所作出的知觉和评价。自我概念不仅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调节和维持有意义的行为,而且自我概念的发展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程度(林崇德,1995)[2]。罗杰斯(Rogers)强调现象学取向和个人的现象场,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3]。Rosenberg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包括个体对自己许多方面的看法。Shavelson认为,自我概念是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即个体的自我知觉,这种知觉源于对人际互动、自我属性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体验,是多维度的,按一定层次组织到一个范畴系统之中[4]。Baumeister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他自己的整体,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图式,以及对社会角色和关系的理解[5]。
由于角度和理论基础的不同,他们相应地提出了不同的自我概念的结构。在自我概念研究中,詹姆斯作为自我概念的创始人,他把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再将经验自我分为物质自我(saterialself)、社会自我(social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self)三种成分。罗杰斯继承了詹姆斯的观点,认为自我包括主格我(I)和宾格我(me)两个方面,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又高于社会自我。罗杰斯认为宾格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本体,它是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我的有意识的态度系统而形成的;主格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虽然它在宾格我的框架范围内活动,但它具有面向未来的特征,使人可能超出现有的宾格我的框架,使人的行为具有自由意志性、创造性和新异性[6]。Harter对自我概念多维度理论模型建构作出重要贡献。她对一般的自我价值信念与具体的能力自我概念所做的区分很有价值。她的研究表明,具体的与某一领域相关的能力自我概念与其领域内的行为成就密切相关。她还考虑到自我概念的认知发展制约性,这在自我概念研究中是不可忽视的。除Harter外,影响层面更加广泛的是Shavelson等提出的多维度多层次理论模型。Shavelson等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有层次多维度的范畴建构,这种范畴建构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多维性、组织性、稳定性、发展性、可评价性和区别性。依此,他于1976年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将一般自我概念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概念,前者又分为语文、数学等具体学科的自我概念,后者分为社会自我概念、情绪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等。Song & hattie(1984)发展了自我概念的等级模型,将学业自我概念分成能力、成就和班级自我概念三个方面,将非学业自我概念分成社会自我概念和自我表现自我概念,并据此模型编制了得到广泛应用的自我概念量表[7]。
从以上众多的各家观点来看,虽然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对自我概念的界定有所差异,但他们都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我各个方面的知觉;自我概念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人际间的社会交往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他们认为父母、家庭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家庭环境对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
(一)父母文化水平、教育程度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父母文化水平、教育程度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证明。国内学者易法建采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FAD)对全国六大区1643名大中学生的家庭功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父母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的各项功能的健康水平都要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尤其是在信息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等方面对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发展影响更加明显。
张梅(1996)的研究表明[8],父母文化素质高的家庭表现出对于文化、智力、娱乐以及社会活动方面有较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要求,家庭内部的气氛更民主,成员之间的感情问题沟通比较多,独立性、自主性也比较强,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有更多的机会决定自己的事情。由此可见,家长的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环境的优劣。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就较重视子女的教育,教育能力较强,教育方法正确,教育效果好。家长的文化素质高,有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气氛,使子女生活在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中。同时还有利于指导孩子学习,激发学习兴起,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对儿童青少年的良好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个体获得和不断修正对自我的认识。父母作为儿童青少年交往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概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如王玲凤、嵇宇虹的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显示: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自我概念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负相关,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与自我概念总分及大部分自我概念因子得分显著负相关[9]。可见,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是教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积极的教养方式。父母如果能积极地对儿童作出反应,能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感受、去体验,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体会孩子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求,则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西尔斯的研究表明[10],如果父母对子女是温和的、有情感的,培养出来的孩子便有积极的自我评价。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保护是不良的教养方式,这些教养方式会使儿童不断体验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使他们丧失情感支持,心情沮丧,从而对自己作出否定的评价,甚至产生行为和情绪问题。
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不仅要知道如何有效地教养孩子,还要有良好的自制力,给孩子的行为更多理解、信任、鼓励、肯定和表扬,少一些埋怨、惩罚和责骂。多抽出时间和孩子共处,多进行思想、情感方面的交流,使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三)家庭关系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家庭关系主要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也包括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如亲子冲突、亲子沟通、夫妻冲突及夫妻沟通等。
有研究表明:家庭的矛盾性与除同伴自我和能力自我以外所有自我概念维度呈负相关。情感表达与成就自我、自信自我、班级自我、家庭自我、学业自我,非学业自我等呈正相关。家庭成员的亲密度与除成就自我和同伴自我之外的所有自我概念维度显著相关[8]。矛盾性,指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亲密度低,指家庭成员之间较少互相承诺、帮助和支持。如果一个家庭里夫妻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夫妻之间的关系冷淡、对立,缺乏谅解和信任,甚至长期分居直至离异。这必然使孩子得不到必要的家庭温暖和支持,从而影响到孩子合理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家庭情感表达高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保持相互平等、尊重、信任、支持的态度,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经常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利于孩子形成独立、积极、自信的健全的自我概念。
家庭成员之间沟通良好、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有利于形成愉快、振奋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能提高青少年学习活动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强他进行学习活动的愿望,增强他的成就动机,从而必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他们自我概念的良好发展;相反,如果在家里见到的是冷淡的目光、阴沉的脸,有话没处说,有苦无处诉,这种抑郁苦闷、焦虑不安的情绪,不仅会分散青少年的注意力,削弱他的思考能力,而且还会降低他们在群体中的形象地位,降低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
除了以上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外,家庭的经济地位、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生活事件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
三、自我概念的形成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一)自我概念对个体动机的激发与行为调节的作用
对自我知觉与个体行为和实际表现间关系的研究,很大部分是在学业领域中进行的。研究发现,积极而坚定的智力效能感使人具有从失败的不良影响中恢复的力量,并维持高水平的行为动机(Bandura,1991)。Martin.A.J&Debus,R.L (1998)在有关学生的自我报告的数学自我概念与其教育结果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能力自我报告虽然与教师评定的“客观现实”不尽一致,但仍是有效的自我评价,因为他与日后的高成就相关。乐观主义的自我概念,可能使学生从教师的低评价中解放出来,使自己意识到未曾激发的潜能。超越教师的印象和看法而孕育其自我概念的学生,以后往往会有所成就。
Borker&Cantwell(1990)发现学习不良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自我概念较差,自我评价较低[11]。Helmke&Aken(1995)指出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可能是学习情境、成就情境里学生努力的发动和坚持的一个相当好的预测因素,而低水平的自我概念则是学生逃避关键的学习情境,在学校里表现较少的努力。国内的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果。由此可见自我概念在人的行为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家庭的父母到学校的教育者都应该注意发展儿童青少年的积极的自我概念,以促进他们学业的进步和人格的良好发展。
(二)自我概念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儿童在由“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掌握社会生活的规律和技能,形成社会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遵守社会制度体制、适应社会发展。而人的良好的社会化过程都是建立在积极、健全的自我概念的基础上的。
一方面,在社会环境中,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的自我概念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健全的自我概念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人的社会化。研究者把自我概念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部动力因素,而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表现。罗杰斯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的自我,自我概念不仅控制并综合着个人对环境知觉的意义,而且高度地决定着个人对于环境的行为反应。Wash(2001)以1985年国家教育追踪研究的数据为基础发现,攻击制造者和麻烦制造者与自我概念有某种程度地消极相关[11]。国内研究也发现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和社会行为(如反社会的、攻击的)存在较密切的关系。这些研究都表明自我概念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健全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人行为的塑造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否顺利实现社会化转变,往往取决人的自我概念发展的水平。
(三)健全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者们在论及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不约而同地将自我概念作为重要指标,一致认为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悦纳、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而言,具有良好自我概念的个体会对自己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能够积极地悦纳自我,从而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反之,不合理的自我概念就会降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易产生自卑或自傲,从而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
学业自我概念与非学业自我概念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家庭自我、班级自我和身体自我的影响尤为突出。在所有的自我概念维度中,家庭自我和班级自我与各个心理健康症状因子的相关最高,身体自我也与除躯体化和敌对外的其他7个症状因子显著相关[12]。
从不同自我概念水平上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可知,低自我概念的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而高自我概念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这得到相关研究的证实[13]。低自我概念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模糊,价值系统不太稳定,容易走极端,面对应激事件,不能正确全面地评估自己的应对能力,夸大缺点和短处,忽视优点和特长。部分学生因自卑、情绪不稳定,经常担忧、紧张、害怕,严重时会导致一些心理疾病,所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而高自我概念的学生更能悦纳自己、自信、快乐、感到幸福和满足。在这种愉快的心境下,能较好地发挥自身存在的潜能,自我价值得以体现,心情更加愉快,形成良性循环。当然,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地评价自己,自高自大、自恋、事事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和他人,就会导致人际关系僵化,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在人的自我概念发展中,家庭的功能是个体自我概念形成的最初动力源泉。父母亲应该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良好家庭氛围,理解、尊重儿童及青少年,积极促进他们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为个体学业的进步、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及社会化提供坚实的物理和精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