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路面与路基设计的研究论文_康全波

关于市政道路路面与路基设计的研究论文_康全波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市政道路的建设又直接影响着城镇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就目前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载重量在大幅增加,同时车辆行驶速度在不断加快,从而对市政道路在路面和路基的设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市政道路路面与路基设计,概述了市政道路设计原则和市政道路路面与路基具体设计,并分析了市政道路路面与路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为相关城市市政道路建设与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路面;路基设计

引言

市政道路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的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施工,首先分析了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特点,并对其施工质量要求展开了具体分析,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道路施工测量技术、路基填筑技术和路基压实技术进行细致阐述,并提出严格控制路基施工材料质量、加强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和边坡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等策略,希望对道路路基建设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1市政道路设计原则

1.1市政道路设计应当与城市基础建设相结合

城市道路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众多共同之处,并且道路建设与许多配套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因而市政道路在设计之初就应当做好充分考量工作。比如,景观设施的设计和城市绿化建设皆与市政道路建设息息相关,应当要确保城市环境建设与市政道路建设的和谐发展。

1.2市场道路设计要有利于长久发展

应当长远考虑、放眼未来,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上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市政道路设计应当要将未来城市的发展问题考虑在内,尽量延长道路使用年限,加强市政道路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建设,让其在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更大的推动作用。

2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分析

2.1从路面的结构功能角度分析

抗变形能力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为明显的特点,基层承担着大部分的荷载应力,土基模量(土基性状)的改变极大影响着路面结构,其在集料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抗疲劳性良好、刚性大、抗压强度高、抗磨耗能力及抗弯拉强度、稳定性好及其承载力大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最明显的特点;然而板体在超载所带来的反应极为敏感,若是载重超过极限,那么路面板出现断裂,并且在板角会出现应力集中,极易导致断板现象;在使用中后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防渗水能力差,降水经过板缝渗入土基、基层,造成基层出现唧泥,土基软化丧失承载力,最终造成结构层被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从路面表面使用性能角度分析

路面平整度极大影响着路面的使用性能,其直接影响驾驶人员的舒适性和车辆运行的平稳性;若路面平整度较差将加速路面损坏、加大车辆的运行费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夜间行车诱导视线较好,但减振性能差,刚性大,噪音污染大,行车舒适性差,路面磨损后抗滑性能极大减弱而威胁到行车安全,路面抗滑性能恢复困难,并且相较于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相对困难。而沥青路面刚度低,有不错的吸收能量和减振效果,因而沥青路面平整度较好,噪音小,行车舒适、平稳,但石料磨光和路面泛油后易导致抗滑性能下降。

2.3从经济效益角度而言

根据相关资料和市政道路建设经验表明,仅从使用养护和建设角度而言,相较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总费用现值略占优势。但综合考虑到整个社会效益,相较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社会效应要更好。综上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等方面,除收费站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其余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3市政道路路面与路基具体设计

3.1软基处理方式

(1)加载预压处理方法。软土路基本身就有含水量大的特性,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应从当前施工方式出发,满足施工现状的要求。在结构控制和处理时,关系到较多的干预形式,应当努力提高路面的固结度,增强道路承载力。由于路面会有施工不均匀的情况,因而要及时分析排水控制结构,采用合理预压处理方式。工程处理方式本身相对复杂,应当结合现状,采用塑料板、塑料排水带等各类方式来处理。由于形式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只有将整体承载力提升,才可确保安全进行施工。(2)垫层处理方法。在施工阶段,工作人员应当提前完成考察工作,将路基处理方式确定好,并按照方式的差异性,实时转换处理方式。基于干预形式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后续控制阶段,应当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明确实际控制标准,根据具体需要来对路基进行处理。所谓垫层处理方式,即利用机械或则人工的方式挖除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层,在此基础上添加石和土等材料。因为碾压方式相对复杂,因而要不断提高市政道路的承载力,只有确保垫层符合工程具体施工,才可进一步满足有关软土路基施工规范相应要求。

3.2路基断面形式选择

在明确路基高度、宽度的基础上进行断面形式选择。路基断面指的是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截取产生的路基断面。受各种情况的影响,路基断面形式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设计出横断面,然后再思考其他断面。通常情况下,车道之间的距离须控制为约3.5m。须通过合理措施,使道路路基的宽度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

3.3网状裂缝和车辙的具体处理措施

由于不同道路不同地区等差异因素需具体情况具体实施。网状裂缝补救措施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处理,其间存在区别:第一,若裂缝中含有不太坚固的成分,应先将裂缝中的杂质清理干净,若裂缝内还存在水分,应在清除掉杂质后,实施排水作业,再铺设新的施工材料;第二,若因沥青的厚度较差而产生了网状裂缝,应在填补完裂缝后再铺设一遍沥青,以增加沥青的厚度,而在铺设沥青前应先进行清扫,保证下层沥青的干净,否则两层沥青不好粘结;第三,若网状裂缝产生的原因在于路基的稳定性不足,应使用石灰或水泥先对路基进行简单处理,增强其牢固度,再进行注浆加固的操作,保证路面牢固度。

3.4路基附属设施

在实施路基设计过程中,涉及的附属设施有很多种,如坡面排水、错车道急流槽等。这些附属设施在道路使用质量及安全保障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为路基设计中一个关键性组成部分。因此,在路基设计过程中,必须所涉及的相关附属设施进行科学、合理设置。

结语

市政道路建设在交通运输和城市公共交通上都承担着极为重要责任,不但可以推动市政道路的完善化建设,而且能够推进城市公共安全发展,从而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为切实提高市政道路路基建设和路面建设的质量,相关建设施工单位应当将建设工作完成得既深入又有效,同时确保工程设计时效性,并将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完成好。除此之外,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确立路面和路基工程施工标准化和设计合理化,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市政道路交通的建设将会越来越朝着规范化、人性化、生态化、以及技术化的方向发展,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并同时带动整个城市甚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峰.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2010(1).

[2]袁流.公路工程项目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4(4).

[3]杨显.探究公路路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5,48:86-87.

[4]金晓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5(08).

[5]颜悦.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8).

论文作者:康全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关于市政道路路面与路基设计的研究论文_康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