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电厂相关人员应意识到氯离子含量控制的重要意义,针对凝汽器泄露、混床失效运行、药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造成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其含量尽快合格,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氯离子含量控制;凝汽器泄露;混床失效运行;药品质量不合格
前言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08只对炉水氯离子含量做了要求,且指标较为宽松,而《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16,针对不同压力等级、不同炉型、不同处理方式,明确了凝结水、给水、炉水中氯离子含量控制指标,且指标较为严格,强化了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目前,痕量氯离子检测主要采用离子色谱法,多数火电厂并未配备此仪器,而在线氯离子检测装置,价格较为昂贵,其稳定性和准确性还有待继续验证,目前并未大面积普及,所以部分火电厂采取送样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而部分火电厂尚未意识到氯离子检测的重要意义,尚未对氯离子进行检测。
1 原因分析
氯离子具有离子半径小、穿透能力强,能被金属表面较强吸附的特点,氯离子浓度越高,水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电解质的电导就越高,氯离子就越容易到达金属表面,加快局部腐蚀的进程。火电厂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会导致系统内部保护膜被破坏,金属管壁被严重腐蚀,极易发生爆管等安全事故,进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害,因此,加强火电厂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控制,意义重大。
在日常的生产中,氯离子含量超标时,应分析清楚氯离子的来源,造成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有多种原因,比较常见的有凝汽器泄露、混床失效运行、药品质量不合格,针对不同的原因,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缩短检测周期,使其含量尽快恢复至合格。
2 处理措施
2.1 凝汽器泄露
微生物腐蚀、异物砸伤、设计不合理、胶球清洗装置不能正常投运均能造成凝汽器管泄露,凝汽器泄露会导致系统内腐蚀、结垢、积盐急剧进行,对泄露机组的水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钠离子、钙镁离子超标数倍,极易造成水冷壁爆管,汽轮机积盐严重,锅炉内部保护膜破坏,金属管壁严重腐蚀。
一旦发生凝汽器泄露,应立即采取措施:1、立即停机,将已被污染的水全部放尽,并用合格除盐水,对炉前及锅炉本体冲洗,对过热器进行反冲洗。2、对凝汽器进行查、堵漏处理,确保其无泄漏。3、下次机组启动时,应加强机组冷、热态冲洗,应加大锅炉排污量,尽可能进行锅炉换水,必要时整炉换水,汽水品质应满足各阶段要求,做到给水质量不合格,锅炉不点火;蒸汽质量不合格,汽轮机不冲转、并网;疏水质量不合格,不回收。4、正常运行时,如遇到水汽质量异常,应严格按照水汽质量劣化三级处理原则。5、保证精处理正常投运,密切注意出水品质,机组正常运行时,精处理旁路门应全关,使凝结水百分之百通过精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6、查清凝汽器管泄露原因,如果是微生物腐蚀,应加强循环水水质监督,提高杀菌灭藻效果;如是异物砸伤,应清理异物,检查防冲击挡板的大小及设计角度;如是胶球清洗装置不能正常投运,应及时消缺,尽快使其正常投运;如是其它原因造成的泄露,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2.2混床失效运行
精处理混床失效运行导致氯离子含量升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运行时常见阴离子选择顺序为SO42- >NO3- >Cl- >OH- >HCO3- >HSiO3-,如混床运行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混床不断释放氯离子。2、精处理混床再生为体外再生,再生之前需将阴阳树脂分离,如果阴阳树脂分离不彻底,将会导致高速混床不断释放氯离子,在炉水中不断浓缩而超标,此时,应查找树脂分离不彻底原因,如反洗流量过大或过小、反洗时间不够、树脂被污染需复苏处理等,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措施,重新分离再生。3、混床再生完毕,未将再生酸碱液彻底冲洗干净,残留酸碱液进入系统内,因此,酸碱再生置换完毕后,一定要将其彻底冲洗干净。4、再生酸碱质量不合格也会导致氯离子含量不合格,火电厂再生用酸碱应满足《火电厂用工业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DL/T 425-2015、《火电厂用工业合成盐酸的实验方法》DL/T 422-2015的要求。5、化学水处理车间混床失效运行,也会导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其失效原因与精处理混床类似,此外需要注意,除盐水箱防腐材料对系统内氯离子含量的影响。6、对于精处理没有混床,采用粉末树脂覆盖过滤器的,滤元变形、断丝、树脂铺膜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氯离子含量超标,对此应更换滤元或重新铺膜。
2.3药品质量不合格
为保证汽水品质满足要求,通常向汽水系统内添加氨水、联胺、磷酸三钠、氢氧化钠等药品,药品的纯度直接影响汽水品质,药品杂质中氯离子含量会影响汽水系统内的氯离子含量,因此,药品质量至关重要,通常要求药品等级为分析纯及以上,但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遇到部分电厂仍然使用工业级的磷酸三钠和氢氧化钠,部分供货商向火电厂提供用软化水配制的氨水、联胺溶液,对此,一方面对已经购买的不合格药品,应立即停止使用,更换合格的药品;另一方面,火电厂应提高药品质量的意识,按标准要求选购药品,加强采购药品的验收关,杜绝不合格的药品进入厂内,从正规渠道购买药品。
3、结束语
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超标,会对系统内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尤其是会对金属管壁、汽轮机叶片造成严重腐蚀,进而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威胁相关人员人身安全,近年来,已有多个电厂发生过此类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火电厂相关人员应提高对汽水系统内氯离子含量控制的重视程度,遇到氯离子含量超标的问题,应分析清楚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使其尽快恢复合格,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08
[2]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5-2016
[3] 《火电厂用工业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DL/T 425-2015
[4] 《火电厂用工业合成盐酸的实验方法》DL/T 422-2015
论文作者:张亮,胡自书,姜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含量论文; 氯离子论文; 火电厂论文; 凝汽器论文; 汽水论文; 不合格论文; 药品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