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原因论文,消费需求论文,居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人可支配收入持续滞后于GDP的增长
(一)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决定即期消费的主要因素,这似乎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在收入水平较高 的 时期,人们消费情绪高涨,消费欲望强烈,消费支出增长较快。相反,在收入水平下降,预 期收入不高的时期,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积极性就会大大减弱,消费支出也必然减少。
虽然从改革至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自“七五”以来,我国居民家庭 人均收入的增长已落后于GDP的增长。扣除价格因素以后,1986-1996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 收 入年均增长率仅为6.3%,即使考虑到1.2%的人口增长率,居民家庭收入总额的增长也只 有7.5%左右。1986-1996年,职工实际工资年增长率更低,仅为4.2%。由于居民家庭人均收 入的增长较大幅度地落后于GDP的增长,致使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居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 重由1985年的57.7%降低到1997年的45.5%。表1为1985年以来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居民人均收 入占人均GDP及人均消费占人均GDP的比重。从表1可以看出,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与人 均消费占人均GDP的比重不仅变化方向相同,而且数值也非常接近。这种关系清楚地表明, 居 民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
表1 居民收入与消费在GDP中的比重
年份 人均收入/人均GDP
人均消费/人均GDP
1985
57.750.1
1986-1990 51.748.3
1991-1995 47.144.3
1996
46.241.9
1997
45.540.2
(二)收入变化
收入变化对消费或储蓄的影响,通常是通过人们的预期来实现的。一般来讲,收入波动的 加大会降低人们的收入预期。这是因为收入增长较快时,人们会怀疑其永久性,从而加大收 入增量中的储蓄比重。而当收入增长下降或收入下降时,人们则会意识到收入的不稳定性, 为使未来消费不致降低,人们一般要增加储蓄。收入的波动通过这种心理作用,使消费行为 变得更加谨慎。导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增幅趋缓,从而出现市场相对疲软的诸多原因中,收 入增长率的逐年下降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表2描绘了1986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长率与消费支出增长率的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消费的变化与收入的变化的确存 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它们在变动方向上呈现出比较一致的趋势。
表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增长率(%)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收入增长率 21.7 11.4 17.9 16.4 6.8
12.6
消费增长率 18.7 10.7 24.8 9.7
5.6
13.5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收入增长率 19.2 2.2
35.6 22.5 13.7 6.6
消费增长率 15.0 26.3 35.1 24.1 10.8 6.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但同时收入增长的波动性也在增大。 表3是1991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的标准差,即收入的波动情况。我们以当年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长率为基点,并取前七年,以八年为期计算其标准差。表3说明,从1991年到1997 年 ,城镇居民的收入波动性加大了一倍多,这对解释近几年经济紧缩、收入增长率下降时期的 高额储蓄,有着重要的意义。
表3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波动(标准差)
年 份 19911992199319941995
19961997
标准差 10.44
11.29
15.3223.1
21.86 22.83
25.8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有关数据计算得到。
(三)收入差距
首先,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看,居民收入有了明显的梯次性,且呈现出收入差距不断扩 大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调查,占调查户10%的最高收入户1997年平均人均收入102 51元,比上年增长11%。10%的最低收入户平均人均收入2430元,同比下降0.6%,增长幅 度两 者相差11.6%。收入差距拉大,高低收入组人均收入比由1996年的3.8倍扩大到4.2倍。其次 ,从不同收入阶层的资产存量看,则差距更大。以其中比重最大的银行储蓄存款为例,若将 1996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的银行存款数量由高到低排序,将家庭户分成5等份,则拥 有存款最多的20%的家庭拥有全部存款的48.1%,户均62461元,拥有存款最少的20%家庭拥有 全部存款的3.75%,户均4866元,两者之比为13∶1。
应该说,一定限度内的收入差距既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它既体现了收入与贡献挂钩的 分配原则,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消费需求,避免雷同消费导致的市场“同步性震荡”。但是, 如果收入差距过大,以至于极少数人掌握了大部分国民财富,这种差距就会对消费的增加与 消费热点的转换带来不利的影响。因为一般来讲,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并且收入水平 越高,消费倾向就越低。1997年,城镇最高收入户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17,而最低收入户的 消费倾向是0.96。二者相差0.25。(见表4)
表4 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倾向
总平均
最低低收中等中等中等
高收
最高
收入户
入户
偏下户 收入户 偏上户 入户 收入户
消费 0.810.960.900.860.830.80
0.77
0.71
倾向
储蓄 0.190.040.100.140.170.20
0.23
0.29
倾向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1998》中的数据计算,其中 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储蓄倾向=1-消费倾向。
收入分配向高收入者集中的趋势与高收入者较低的消费倾向共同作用,就会抑制居民总体 的消费需求。
(四)收入预期
对于一个追求跨时效用最大化目标的消费者来说,理性行为的简单逻辑意味着,一个预期 将来收入减少的消费者显然要缩减当期的消费,增加积累,以平衡消费。中国目前所出现的 有效需求不足是否与居民的收入预期下降有关呢?
首先,从城镇居民收入构成看。工资外收入一直占有相当比重,1978年为总收入的10%,到 1991年达到32.1%,而根据国家税务局的估算,职工从单位获得的工资外收入相当于工资的 比重,1994年高达50%。基本工资以外的收入,从理论上讲属于临时性收入,人们无法对其 形成稳定的预期,加上以货币化、透明化为趋向的工资改革,更使人们对此产生了不乐观预 期。1995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第十六次城乡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35.1%的储户认 为收入会有所增加,比1994年同期下降了9.6%,48.3%的储户认为收入会基本不变,16.6%的 储户认为收入会减少。而在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第一、二季度分别进行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 中,预期2000年收入比去年减少的储户进一步增加到15.1%和27.1%,而预期收入比上年增加 的储户则进一步减少到20.9%和19.1%。从1994年11月开始,认为收入增加的人数一直呈下降 趋势,而认为收入将逐步减少的人数则一直呈上升趋势。
其次,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趋势看。虽然从改革至今,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呈 上升趋势,但增速在近几年却明显呈下降态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1994-1997 年分别为35.6%、22.5%、13%、6.6%。收入增长率下降的态势近期内尚看不到逆转的迹象, 因而人们的收入预期可能进一步降低。
最后,目前存在的国企不景气状况,使失业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失业的存在不仅 加大了收入增长率的波动,同时也使收入的绝对数额的减少成为可能。按照卡斯特经济评价 中心1998年7月对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广州等五城市的调查结果,有68.6%的人认为自 己将来可能会面临失业。
二、制度变迁引致居民储蓄倾向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教育、住房、医疗、就业、劳保等制度 都正在进行相应的变革。虽然制度改革的方法和进程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趋势是一致的,即 原先由国家或集体负担的费用逐步转为由个人负担或个人、集体与国家共同负担。原先“正 式工”稳定递增的持久收入因失业、下岗等因素而增加了不稳定性的风险。也就是说,制度 变迁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使居民收入处于相对的不稳定之中,另一方面原先由国家或集体负 担的费用更多地由居民个人承担。由于制度变迁不仅增加了居民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同时 也增加了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因而居民必须在储蓄与消费之间重新进行权衡和选择。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居民不存在住房、医疗等方面的风险,在储蓄与消费的选择上 ,相对而言,人们会更注重现期的消费。制度变迁因素使居民增强了子女教育、养老防病等 方面的风险意识,促使居民增加储蓄以应付未来不确定性支付。这样,制度变迁因素,一方 面会增加居民储蓄,减少现期消费,另一方面,目前居民的直接投资渠道很少,证券市场尚 不规范,风险较大,居民储蓄仍以银行存款为主。这不仅减少了当前的消费,而且使得居民 储蓄转化为投资需求的速度也相应较慢。
同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相比,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储蓄选择行为呈现出更 多的自己的个性。主要是:
第一,个人储蓄存款长期、持续、大幅度高于GDP的增长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见表5 ) 。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收入是决定居民的替代行为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储蓄增 长的源泉。尽管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居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但从表5可以看出,1992 -1997年持续六年储蓄存款增长率远高于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这是现有的消费理论 所无法解释的。
表5 储蓄增长率与其它指标的比较(%)
年份GDP增长率
城镇人均可支配 储蓄增长率
收入增长率
1992
14.2
19.2 29.1
1993
13.5
27.2 29.3
1994
12.6
35.6 41.5
1995
10.5
22.5 37.8
19969.613
29.9
19978.86.6 20.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数据计算得出,GDP采用现价。
第二,个人储蓄倾向异常高。城镇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在1987-1996年10年间,有六年超过 0.5,1990年竟高达0.94,1992年以后也一直在0.5左右,说明居民的当年收入增量在多数年 份有一半以上选择了当期储蓄,这在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的中国是相当令人奇怪的。
第三,高储蓄率与高通货膨胀率长期并存,甚至出现实际利率为负情况下的储蓄高增长。1 992-1997年六年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率为30%,而在此期间,一年期实际利率竟 有3年为负。尽管新古典理论认为利率同储蓄率之间并无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一般都认为 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其收入效应,即利率的升降同储蓄的增减有一些微弱的正向效应。但实 际情况远非如此,在1994年通胀率高达21.7%,名义利率仅为10.98%的情况下,居民储蓄竟 以45.77%的速度增长。
与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居民选择行为相比,上述现象是难以理解的。而对处于制度 变迁中的中国城镇居民来说,这正是他们行为中包含制度变量的结果。制度变迁所导致的未 来收支的不确定性以及伴随不确定性的增大而加大的风险,是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也 是导致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收入分配差距不合理压抑消费需求扩张
我国改革开放20年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 人们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有资料显示,在当今中国,仅占全国千分之一的富人却占有全国 居民存款总额的三分之一,而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27%,最富有的20%的家 庭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杨宜勇,1997)。我们还可以用国际上常用的基尼系数来说明我国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计,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0.21上升 为1995年的0.34,17年中比初始水平上升了62%,即1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也由1978年的0.16上升为1995年的0.28,在17年中上升了12个百分点。1995年全国居民的个 人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445(国际上认为基尼数在0.3-0.4之间较合适),比1978年 的基尼系数高出7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李实,1998)。基尼系数的提高,说明我国 的社会财富在全国居民间的分配越来越不均衡,这也许是我们近十多年来强调效率有余而注 重公平不足的结果。可是,这种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正是造成我国宏观经济中居民消费需求相 对不足的重要原因。
第一,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收入差距太大使国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沉淀 在少数富裕者阶层手中,而不用于消费。另一方面,大多数中低收入者虽有消费欲望却由于 收入过低而无足够的购买力,从而造成国民收入的增长快于消费需求的增长。1991年我国高 收入户的生活费收入占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的份额为26.5%,这一数字在1997年上升到30%以 上,同期,低收入户的份额却由14.5%下降为12%。由于高收入户的人均消费倾向比低收入户 低20个百分点左右,因此,造成了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见表6),从总体上限制了 消费需求的上升。
表6 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边际消1.048 0.6460.8020.8150.8450.7330.576
费倾向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1998)
第二,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还造成了居民储蓄中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存款额差距的拉大,据 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占全国人口不到3%的高收入户存款占城市居民存款总额的80%以上, 这使得降低银行利率对刺激消费的作用有所减弱。
第三,收入差距扩大是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形成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我国20世纪8 0年代及90年代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由轻工、纺织、家电为代表的加工工业推动的 ,这与当时大部分居民对轻工产品、纺织品及家用电器的购买是分不开的,即有“消费热点 ”。进入90年代中后期,却难以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许多经济界人士都认为新的消费热点应 该是住宅、轿车、旅游、新型家电(如电脑)、社区服务等,政府这些年来也采取了许多鼓励 措施以促成以上消费热点的形成,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新的消费热点始终没有出现, 以致于有了大量的空置商品房和汽车积压等尴尬局面。为什么居民的购买行为离经济界人士 及政府的预期这么远?很简单,因为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住宅、轿车、旅游、电脑、社区服 务等消费品,要么所需支出太大(住宅、轿车)以致于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无力承受,要么属 于奢侈消费,中低收入者无力购买(低收入者货币的机会成本较高,有限的收入只能用在生 活必需品的消费上)。
最后,财富分配不均使农村市场难以启动,进而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不少学者都论证 了启动我国农村市场对于缓解目前的经济萧条的重要性(李佐军,1999),但同时大家也非常 清楚地知道,我国的农村市场尽管潜力很大却很难启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总 人口数的80%,确实是当今世界最庞大的社会群体。据测算,如果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家用 电 器拥有率达到目前城市家庭水平,就需要新增电视机1.68亿台,电冰箱1.47亿台,洗衣机 1.62亿台,这是个多么大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至今没有启动,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财富 在城乡居民之间分配不均。有资料显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一直存在 较大的差距,且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比率由1981年的 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蔡继明,1998)。目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 %,这种城乡差距大大高于国际标准。国际上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 2(世界银行,1997)。我国如此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占人口80%的农民消费增长远不如城市 居民的消费增长,而且农民的相对贫困和危机感使得短期内无法启动农村市场,任凭厂家如 何努力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农民需要,政府如何采取鼓励措施启动农村市场,最终收效甚微 。
1986-1998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在大多数年份中均落后于城镇居民,年均落后1.7个百分 点。1998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265元,而这个数字在1991年仅 为922元。城乡收入不合理,差距过大,是最终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在居民消 费率比国际水平偏低的14个百分点中,有64.29%(9个百分点)可以用城乡收入不合理差距 来解释。目前工业产品积压与“过剩”是农民收入过低导致的必然结果。
四、家庭市场化改革措施不配套造成“挤出效应”
经济学中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购买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我国市 场化改革的某些措施实际上产生了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作用,因此,这里借用“挤出 效应”概念。具体说,近两年来,政府加快了住房、医疗、教育等支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取消了或者正在逐步取消在这些方面的实物性和福利性补贴,大量工薪阶层家庭不得不降低 消费支出,挤出一部分收入作为储蓄,以备购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另外,近两年 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分离出大批下岗职工,但在岗职工并未 因此增加多少收入,而下岗职工再就业收入以及下岗补贴总体水平并不高。上述种种因素结 合在一起,使消费者产生收入将减少、支出将增加的预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未来一、二 年收入预期的居民意向调查,认为未来收入会减少的储户占15.8%,比上年同期上升2.5个百 分点(《国际金融信息报》1999年3月26日)。因此,在现期消费上,居民产生了谨慎消费心 理 ,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提高。
五、消费环境不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
第一,某些商品价格过高限制了消费。近年来,市场萧条、消费滞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首 要障碍,许多理论界和经济部门的人士对此开出了不少“药方”,见仁见智。然而有一点大 家的认识是一致的,即住房、轿车、旅游和家用电器将成为消费热点。而这些热点的启动 将会有效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仅以住房和轿车而言,价格和 税费居高不下,是住房畅销、轿车进入居民家庭的一大障碍。在一般省会城市,一套两居室 的房子售价在十多万元,一辆小轿车的售价也要十万八万,个人购买住房和汽车,还要缴纳 较高的税费。享受不到高工资和高福利的工薪阶层,无法接受这个价位。
第二,商品质量差,环境不配套,担心掉入“消费陷阱”。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提供的资料 ,1994年至1998年,全国各级消协共受理投诉267.7万件,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前8 年投诉总和的1.6倍,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8亿元,相当于前8年挽回损失的2.5倍。这 一方面反映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商品质量差,售后服务跟不上。 扩大消费需求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持,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和配套措施。然而目前这些环境和 条件尚不尽人意,例如,住房制度改革不到位,扼制了人们用自有资金或贷款买房的积极性 。农村电力供应不足,阻碍了家电在农户家庭普及的速度。
第三,信用消费信心不足,兴趣不大,消费信贷尚未发挥刺激消费的作用。为启动消费, 中国人民银行史无前例地自1996年以来5次降低存贷款利息,试图促使人们将储蓄转化为消 费,并于1999年3月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各商业银行不断增加经 办机构,为个人信用消费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消费信贷业务在西方国家已十分普遍,在我 国也是利国、利企、利消费者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能发展起来,就会收到立竿见影之 效。然而时至今日,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的实际绩效并不理想,个中原因,除了广大中低收 入者生活水平偏低,预期收入下降,承贷能力偏弱外,信用消费信心不足,兴趣不大,也是 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第四,消费观念落后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思想障碍。受经济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城 乡居民的消费观念还存在不少误区,诸如迷恋储蓄积累,忽视即期消费;重视物质消费,忽 视 精神消费;偏爱经久耐用,淡薄追赶时尚时髦;习惯于维持性消费,“新三年,旧三年,对 付对付再用三年”,舍不得更新换代;安于“无债一身轻”,对消费信贷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等等。这一现象使我们认识到,在扩大消费需求,促使城乡居民实现消费结构升级,提 高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加强教育,更新消费观念,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