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图画书写作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_绘本教学论文

对第一学段绘本写话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学段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第一学段写话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有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为前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拓宽写作的时空和渠道,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表达,让第一学段的孩子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使写话真正成为低段孩子“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

心理学研究表明:七、八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这也就是说,第一学段的孩子有能力说话,也有能力写话,而且作为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说话写话的依托和帮助。

采用何种形式的依托和帮助最易于使孩子接受,效果也比较明显呢?我们觉得提供图画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很多老师喜欢把第一学段的写话通俗地称为“看图写话”。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第一学段的孩子如前文所述形象思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提供画面后,因为有一幅幅的图画作为材料,孩子的说话写话有了视觉参照及想象空间,可以消除“无话可写”的烦恼,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是丰富语言积累的好方法,也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第一步。教材上多数只有主题要求的语言提示而没有图例内容的说话写话设计,对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难度很大,因为他们的生活积累不多,写作的规律没有摸索到,只凭想象难以下笔。

鉴于此,我们期望在写话教学中多引导孩子从图入手,来进行练习提高。纵观第一学段的教材,发现能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的说话写话素材很少。比如第一册41页、75页、139页只有两个单幅,一个双幅图的支撑。所述故事比较单一,留给学生的发挥余地较少。第四册,八个单元中有明确写话要求的只有四个:56页写写景色或特产;93页写一种动物;132页自己画图并写下来;150页写写自己的学期收获。这样的写话练习编排的缺憾是显而易见的,其一量偏少;其二形式欠多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相反,第一册课文《雪孩子》(8幅画面)和《小熊住山洞》(6幅画面),因为有连续的精美画面,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有角色,有情节,而且情节还跌宕起伏,就明显唤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语言的实践机会增加,学生的语言发展也就更好。由此看来,有画面提供的写话练习比无画面的更受学生欢迎;多幅的画面比独幅的更能激起学生的说话写话激情。

那么,我们能否寻找到既不与教材相冲突,又能更好达成写话要求,且不加重学生写话负担的途径与方法呢?

经过实践与研究,我们觉得在第一学段的课堂中引入绘本进行写话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二、绘本对儿童发展的独特作用

那什么是绘本呢?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翻译是:图画书。是指以大量图画为主体,结合较少文字或没有文字,以图画来讲故事或向幼儿传递信息的浅近的读物。对于绘本的特点,国内外专家已基本达成共识:虽然好的绘本可以给0~99岁的人群阅读,但毫无疑问,它的首要对象是学龄前后的儿童。绘本以视觉阅读为主而不依靠文字,因此,图画是绘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认为,绘本与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配图文字书不同,其显著特点是:在绘本中,图画不是对文字的解释,而有着自己独立的价值。优秀的儿童绘本是视觉的、语言的、审美的、教化的多重融合的独特完美的结合。目前常见的绘本有文学性绘本(如:《我有友情要出租》方素珍[中国台湾])和科普性绘本(如:《蚯蚓日记》朵琳·克罗宁[美国])。文学性绘本通过塑造角色形象,营造环境氛围来讲故事;科普性绘本是将某些科学知识与原理与叙事巧妙结合,在故事中教知识。本文所说的绘本主要指文学性绘本。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孩子的时空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以及语言能力等都会得到积极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绘本阅读是儿童生活本身的需要,是儿童存在的形式之一,它的本体价值,也就是儿童生命价值的体现。

三、适合第一学段写话的绘本特点

现时的第一学段写话教学,写话的材料首先还是以课文语言的读写结合点为依托来展开,说多写少,口头语言多,书面语言少。这种练习占主要比重。其次,有些以“我说我画我写”的形式来进行的图形想象作文,虽然注意到了对学生想象的激活,但因其也容易使学生胡编乱造、天马行空的弊端,往往会导致评价尴尬。但也并非所有的绘本都能拿到低段来用,它一般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以图画为视觉中心

绘本以画为主,文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直觉性的绘画传递信息,这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有图有文的书,尽管这些书的图画画得十分有趣,但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是文字系统的附丽。这类书多见于教材和教辅类图书,书中的图画不具备“图画语言”功能,不应和绘本混为一谈。绘本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2.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第一学段的孩子不喜欢平淡和循规蹈矩,他们喜欢不断地“出事”,喜爱令人惊奇和激动人心的故事。一本适合第一学段的孩子阅读的绘本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这与幼儿绘本有明显的区别。 6、7岁的孩子已具备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初步认识和判断能力。简单的独立的画面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而有了故事就能吸引孩子阅读,有了故事就能引起孩子想象。而且那些故事情节比较复杂或有趣的绘本,更受学生欢迎,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母鸡萝丝悠然自得去散步,兜了好大一圈子,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家,却不知道它身后一只饥肠辘辘的狐狸紧紧追逐着它。狐狸上蹿下跳,母鸡一次次死里逃生,故事跌宕起伏。

3.题材贴近儿童世界

绘本的题材非常广泛,多有我们熟悉的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幻想故事、成长故事、幽默故事。此外还有一些作品涉及战争、死亡等,一般认为是不适合给第一学段孩子阅读的题材。从实践看,我们认为接近儿童生活的成长故事和幽默故事更适合孩子阅读,更容易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比如成长故事《威斯利王国》,幽默故事《我的妈妈真麻烦》等。(参考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4.艺术风格活泼灵动

绘本的艺术风格是多样的。在众多的绘本风格中,比较适合第一学段孩子接受心理的是活泼灵动风格的绘本作品。漫画形式的绘本比较能体现这种艺术风格,尤其是漫画的滑稽、幽默或讽刺,往往会让孩子捧腹不已。这种令他们开心的风格,极大地消除了他们对动笔的恐惧感。

5.留白想象空间广阔

“留白”正是国画中笔未到意却至的美妙所在,给予充分的想象空间,一切尽在不言中。其实在绘本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月下看猫头鹰》《睡美人》《我最讨厌你了》《三只猪》《当风吹来时》等等,这些绘本中的留白,无中生有,无中胜有。延伸了视觉形象的纵深,拓展了心理和空间距离,为孩子铺就了一方心灵驰骋的疆场,留白在铅笔筒笔画绘本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流浪狗之歌》,参考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绘本的画面正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把一幅幅看似独立的画面组合成一个流畅的、流动着的故事。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把前后画面的联系以想象链接起来,从而去发现画内外的精彩世界。

四、适合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绘本读物推荐

续表

五、绘本写话教学常见的操作策略

写话的材料类别很多,如课内读写结合点的挖掘实施;根据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写上自己的体会;结合自己生活学习中发生的事情,来说说写写;给简单图形加添几笔,“我画我说我写”,编一个故事……我们从自己的实践经历看,进行绘本写话教学研究很有益处,实施的关键是如何平衡教材中已提供的写话材料和课外提供的绘本写话材料;不宜用绘本写话替代第一学段的其他写话练习;在用绘本进行写话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心理和教学需要适当选定图画幅数。在绘本写话教学中——

1.要注意视觉听觉元素的合理交融

根据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现代人类70%的信息是靠视觉手段获得的。图形具有形象性、可感性、直觉性的特性,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但绘本教学并不排斥其他的手段,比如,合适的背景音乐对画面的阅读、理解、想象会起到修饰、丰富以及情绪调动的作用。我们主张的是在绘本教学中适当地“融入”音乐元素。既然是“融入”,那么两者就是一个“整体”,是密不可分,而不是貌合神离,两张皮贴不在一起。

2.要精心挑选画面内容和确定画幅数量

限于时间及教学需要,课堂上呈现的图画内容是需要教师加以精心选择的,图画数量是需要加以控制的。选择哪些图画来开展教学,主要依据的是教学目标。而选择几幅图来呈示给学生,除了呈示的时间所限,呈示机巧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从实践结果看,我们觉得一堂绘本写话课呈现给孩子的画面以6~10幅为宜。少了,不利于学生理解故事,把握故事重点及主题;多了,则不利于学生自由地、个性化地解读和想象。

3.要引导学生将想象的感性与逻辑的理性相结合

教师在引导孩子对绘本画面进行想象拓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想象的合理性。想象离不开生活现实基础,想象的形象和情节无论多么新奇,但构成新形象和情节的材料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要注意所想象形象情节的现实的逻辑情理性,避免与生活脱节。

4.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发绘本

绘本基本上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有少部分给读者留下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期待——没有结局,结局等待每一个读者来书写。这一类的绘本,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容易引导绘本开发操作。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已经有了故事结局的绘本,如何来进行二度开发。比如《雪人》(雷蒙·布力格[英])这个绘本,故事很长,讲述了发生在寒冷的冬夜里的幻想故事:小男孩堆了一个雪人,后来竟然发现雪人动起来了!于是,他把雪人请进了屋。雪人对男孩家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后来,天亮之前,雪人带着男孩飞上了漫天雪花的夜空……这个故事很美,很温暖,很抒情,但是也很伤感:一个被男孩赋予了生命的雪人,太阳一出来就融化了,结束了短短的一生。故事的最后,男孩背对着我们站在那儿,我们看不清他的脸,但他一定在为朋友的消失而流泪!这是一种结局,是作者企图带给我们的。但是除了这种伤感的结局,有没有美好的结局呢?我们来设计一下:雪人把男孩带到雪人王国,他们成了好朋友。这样行不行?实践证明,孩子更喜欢这样完美的结局。还有,在男孩家,除了绘本中所展示的,还会发生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吗?雪人对男孩家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同理,男孩如果来到雪人王国,又会发生什么呢?这样一解读,孩子灵动的思维火花被彻底点燃,奇思妙想也就层出不穷。

以上是我们对绘本写话教学的初步研究与尝试。任重而道远,作为阅读与习作教学的一个新课题,绘本写话教学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去尝试,我们愿为此而努力。

标签:;  ;  ;  ;  ;  

第一段图画书写作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_绘本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