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傲朴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51804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加之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入,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发展之路几经调整。最终,伴随着中国设计师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在创造现代城市精神的实践与尝试中,一批批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项目应运而生,并逐步形成了我国本土地域化的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新中式风格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人的审美水平与审美取向,究其原因,与大国复兴带来的国民自信不无关系。基于此,本文就围绕新中式景观设计与传统景观设计的对比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中式景观设计;传统景观设计;对比
1、新中式景观的概述
“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的激烈碰撞,其融入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设计语言,为当代景观设计注入了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其中“新”是时代的需求,分别指的是现代与创新,前者是指其风格,而后者则是指设计手法;而“中”则是民族情感,是对传统景观的继承和创新。
新中式风格与东南亚、欧式风格的区别:新中式风格简朴、对称、讲究秩序,强调人文情怀、格调高雅。在景观布局上往往强调“移步换景”的空间效果,有书卷气自然、朴实、亲切、内涵丰富,有成熟、稳重,也有偏向含蓄秀美;东南亚风格偏自然朴素,显得慵懒休闲;欧式风格强调线形流动的变化,色彩华丽,也有一种是用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效果典雅、亲切,豪华,大气,奢侈整个风格豪华、富丽,充满强烈的动感效果。
2、实景案例
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多种不同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同时运用现代设计中的景观元素,营造出移步异景,小中见大的景观设计效果,例如深圳万科的第五园就很好结合了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充分结合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比如运用了现代设计中简洁的窗框设计,利用窗框的视觉效果将广阔的水景和对面的建筑物选择性的摄取到窗框中,营造出一种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所特有的风格。如图1所示。
图1深圳万科第五园
3、设计元素的运用
3.1色彩的运用
新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还应注重色彩的合理应用,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衬托出建筑的整体风格,而中国的传统色彩中以中国红和琉璃黄最为常见,其一般应用于皇家建筑物的大门、廊架、景观亭等建筑上。而在民间,中国灰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角,其多运用于园林建筑的屋面及地面。灰色从传统园林景观的运用中延伸至现代建筑设计中不但不会有陈旧感反而更增加了现代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厚重感及历史感。
3.2符号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由文化延伸出的各种符号设计也是一大亮点,如将福、禄、寿等吉祥文字抽象化后应用于现代建筑和园林中,能够很好的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另外,以窗花图案镶挂于实墙与漏窗上也会形成很好的虚实对比设计效果,这些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形成了当代中国民用建筑领域新的时代特点。
3.3材料的运用
中式传统的材料多为砖、木、石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然材料的过度开采及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产生一系列的材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让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于是,中式园林出现了夹丝玻璃、不锈钢电镀、树脂成型以及科技照明等新材料的运用,由它们来替换传统材料在园林中的运用,而新材料的运用在现代园林景观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的运用,不仅凸显了景观的效果,还营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氛围。
3.4植物的运用
新中式景观植物的设计多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齐的植物相配合的设计方式,植物层次较少,多为二至三层,品种选择较少。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例如,在中国园林造景设计中多以竹为营造植物,竹子可以打破建筑白墙的里面效果,对两个建筑之间的视觉污染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对较狭窄的空间起到分隔的空间效果,同时营造出中国建筑设计中的文人风格。
4、造园手法
4.1空间布局
4.1.1连续空间布局。其一般由大门、前院、中庭(主要景观区)、后院组成,即开始进入、引导进入、高潮和尾声四部分所组成,并以引导的方式直接铺开展示。这类布局方式由于空间变化较小,一般应用于较小尺度的园林设计中。
4.1.2变化空间布局。其也是新中式园林设计当中应用最多的空间分布方法,它可以利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或装构件对园区的空间进行灵活分割,使游人在不同空间中穿行并使其以产生新奇感。
4.1.3过渡空间布局。这种布局方式能够将看风景的人也转变为风景的一部分,也就是产生了空间上的透视感,将一个个半封闭的中式院落利用走廊或回廊连接在一起,通过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致,使设计更加丰满立体。
4.2构景方法
4.2.1借景,所谓借景,就是巧借其他景物以为我用,使之更加丰富,更具意境。其具体方法可从距离远近、视角幅度、季节变化三个方面来进行区分。根据距离远近有远借和近借,根据视角幅度有仰借和俯借。具体运用哪种借法要根据景观的实际需要,以最直接和最具特色的方式将游人视线范围内的景观嵌入到整个园林设计构造中。
4.2.2框景,就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优美景色。这一造园手法来源于中国的传统绘画,其可以使观赏者产生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体验。
4.2.3漏景,从框景发展而来。其与框景的不同之处在于,框景框内景观全观,而漏景则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敛、神秘的文化特色。
4.2.4障景,就是运用一些小的景观构筑物或景观小品将整个景物进行部分遮挡,从而造就藏而不漏,一步一景、时空变幻的景观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整个园林景观的好奇心。
4.2.5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可以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受力,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引导、组织、汇聚观赏者视线,使景观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4.2.6对景,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可观赏堂、山、桥、木,或在堂、桥、廊、处可观赏亭、台、楼、阁,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构景方法就是对景。
结束语:
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体系之一,不仅为后代的园林创造提供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指导,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而存在。在如今物质生活极度泛滥,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背景下,景观设计师一方面要对传统园林设计加以学习,去粗取精,提炼符合当代景观文化和功能的造园思想和造园手法,另一方面,景观设计师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解读,并不断实践,创造出新的、中式的园林设计,对新中式园林进行不断更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龙金花.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J].设计时空,2013.
[2]崔栋.论我国传统造园思想之于当代环境设计的启[J].绿色设计,2013.
[3]周建华.“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运用方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
论文作者:马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景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风格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园林论文; 传统论文; 效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