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农场呼唤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农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国营农场要求体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不断向社会、向政府发出请求,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对岳阳市国营农场的现状作了一番剖析。
似是而非的体制
地处滨湖地区的岳阳市,大大小小的国营农场共有10个,其中钱粮湖、君山、屈原、黄盖湖是直属的四家大型农场,总人口20.8万,总面积87.9万亩。这些国营农场都是50年代围垦洞庭湖而建立起来的。1979年之前,是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计划由国家下达,资金由国家划拨。产品由国家调配,盈亏由国家负责。农场是政府的附属物。1979年之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逐步下放农场管理权,土地实行承包经营,职工取消等级分配,税利上缴递增包干。现行体制虽然比原先有所进步,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营农场是企业还是政府,仍然模糊不清。如果站在经济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范畴去观察,可以得出绝然相反的结论。从经济的角度看,要纳税,貌似企业;从社会的角度看,办有社会事业,又貌似政府。这种似是而非,政企不分的体制,影响农场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正是农场呼唤改革的原因所在。
例如钱粮湖农场,是湖南省乃至长江以南最大的国营农场。现有人口8万多,耕地面积20万亩,内部工、商、建、运、服等经济实体一应俱全,农场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直接的经济管理职能,但经营自主却做不到。七十年代以来,国家从农场平价调糖14万吨,棉花70万担,外贸生猪22万头,差价额达数千万元。相反,农场作为一定区域内的管理单位,又不得不建立起齐全的行政管理机构,承担起诸如教育、卫生、政法、交通、通讯、国土、防洪保安等本应由政府办的许多社会事业。这几年,钱粮湖农场为了80公里防洪大堤的保安,耗资1200万元;修建公路、通讯、自来水、电视台等基础设施投入达3350万元;还要兴建校舍,为教师、政法、卫生等部门解决办公和住房,安排优抚,累计开支达2.6亿元。如果钱粮湖农场是企业,就应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必为国家付出如此大的社会代价;如果是政府,就应赋予其相应的管理职能和权限,实行政企分开,不是独立的企业法人。钱粮湖农场的体制是如此,岳阳市其他国营农场的体制也是如此。这就是国营农场既似企业,又非企业;既似政府,又非政府的典型画像。
游离二者之间的痛苦
岳阳市的国营农场都是围垦的受益者,不仅土地肥沃,良田万顷,而且在建场初期,国家投入了大笔资金,基础条件好,产业相互配套。仅市直四家农场人平占有的土地资源就比农村其他地区高出近3倍。按理来讲,农场要比农村发展快得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似企非企,似政非政的体制有直接关系。
——受制多头,手脚被缠得很紧。农场是企业,就要隶属于行业和经济主管部门控制;农场是政府,就要服从上一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由于农场体制不明,自然就要受到多方面制约。建场初期,农场属省主管部门垂直领导,1972年后,改由省市双层领导。现在除接受市委、市政府领导外,还要接受省农场局、市农场局的领导。同时,农场的一些行政、事业和经济部门又归口邻近县、市、区管理。农场管理职能被分割得所剩无几,支离破碎。领导不得不忙于跑省,跑市,跑县,汇报工作,请示问题,难以集中精力,放开手脚,办自己想办的事情。
——机构庞杂,关系很难理顺。农场体制的模糊,决定了他在经济和社会中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经济发展中,他俨然是企业;在社会发展中,他又俨然是政府。因此,他与一般企业所设机构相同外,还要增设各种管理机构。党政军、工青妇、公检法、文教卫样样齐全。可以说,地方政府有的机构,农场都有。所不同的是没有正正当当挂上“政府”的牌子,农场领导不经人大选举而成为“政府”官员,代替政府行使着社会职能,却没有相应的职权。如只有纳税的义务,没有收税的权力,政法部门、工商部门、银信部门都是地方政府派出或委托的,看得见,而管不着,有了问题难以就地处理,而要通过曲曲折折的程序。造成矛盾突出,关系难以协调。
——负担沉重,运转机制不灵活。一方面,农扬内部的社会事业要自办自养,资金来源只好牛毛出在牛身上,一靠企业利润,二靠职工分摊。场内的工商企业不仅要象其他企业一样,向国家缴纳税收,而且还要超出其他企业,向分场、总场上交利润,以保证行政、事业的开销,税负过重显而易见。另一方面,农场办了社会,却很少得到社会的支持。如地方上解的税收,除一部分国家拿走,还有一部分返还地方,而农场上交的税收,大部分被国家拿走,只有极少一部分留下。农场职工与农村的农民基本一样,也是承包土地,耕作经营,地方农民能享受的优惠补贴,农场职工却不能一视同仁。如农产品奖售,农场职工没有;民政部门安排的社会救灾资金,对农场只能“深表同情,爱莫能助”;建电站,修公路等社会公益事业,国家很少给钱扶持。就是农场建的集贸市场,不说收不到半文工商个体税费,反而还要农场提供环卫、治安、计划生育等费用。
出路在何方
农场可以看作是当今农村、农业的一个高度缩影,又可能是今后农村、农业的发展方向。农场体制改革,不仅关系到农场本身的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农业发展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撤场建区,建立区管委会或与临近县区合并。赋予农场政府职权,不作企业对待。建立财政体制,按规定收取各种税费,用于发展生产和社会事业。在农场设立的所有政府职能机构,全部移交农场,由农场管委会统一履行政府职权。农场目前所属的各类企业,实行政企分开,走向市场,参与竞争,自我发展,自负盈亏。
2、政场一体,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县、区政府拥有的党政职权,全部赋予农场,独立负责本区域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设置相应的机构,拥有自己的财政。同时,成立农场经济总公司。总公司对农场负责,行使资产经营、投资决策、经济运行等职能,拥有法人资格,是独立的企业。行政和企业管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但职能分开。
3、把农场作为纯粹的企业来办。农场除了纳税之外,不负责政府应该履行的社会事务。区域内的社会发展,由邻近县或上级政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