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人民医院 云南勐海 66620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和乳酸水平对于脓毒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93例进行分组探究,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成早期脓毒血症组(早期组)、严重脓毒血症组(严重组)以及脓毒血症休克组(休克组),各31例,并选取同期在院的非脓毒血症检查者31例进行对照(对照组),对比各组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予以93例脓毒血症患者常规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降钙素原及乳酸的变化。结果:93例脓毒血症患者中有26例死亡(死亡组),67例存活(存活组),脓毒血症患者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随着疾病恶性发展,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也随之上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前后脓毒血症患者的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比较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用于脓毒血症的临床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断以及临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脓毒血症;降钙素原;乳酸;临床意义
脓毒血症是临床中常见的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脓毒血症患者是临床重症监护室常见的患者之一,脓毒血症若早期不予以有效治疗,可发展为更加严重的脓毒血症、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本病的致死率较高。降钙素原是临床一致认为的用于诊断全身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而乳酸是葡萄糖在人体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反映的是组织氧合代谢的状况[1]。本次研究特针对降钙素原和乳酸水平对于脓毒血症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究,详细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93例进行分组探究,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成早期组、严重组以及休克组,各31例,并选取同期在院的非脓毒血症检查者31例进行对照(对照组),其中,脓毒血症患者包括男49例,女44例,年龄在41—83岁不等,平均(72.36±10.36)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12例,年龄42—84岁不等,平均(73.65±11.03)岁。年龄、性别资料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免疫系统疾病者,或者近半年来应用免疫抑制剂药物者;有明显不可逆病情,如晚期肿瘤;研究中早期死亡者,或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明确诊断后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降钙素原水平,并采集动脉血检测血乳酸水平。血降钙素原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并采用VIDAS全自动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血乳酸采用罗氏监测仪通过比色法进行测定。然后对比各组血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各组间血降钙素原水平及血乳酸水平。
1.4统计学分析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组血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对比分析 对比结果显示,三组脓毒血症患者血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不同程度患者的血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分析结果见下表1:
3讨论
脓毒血症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性反应,也是严重创伤、感染、休克以及外科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脓毒血症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早期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以及脓毒性休克,本病的死亡率极高,据可靠资料报道,目前全国发病率可达28%-50%。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极有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脓毒血症以及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判断感染、凝血功能以及循环情况是预测脓毒血症疾病发展的关键所在[2]。
降钙素原作为降钙素的前体蛋白,是由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生理情况下,血降钙素原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而产生的,其在血液中的含量较为稳定。但当机体出现严重的感染、创伤以及外科大手术时,外界的刺激导致机体产生降钙素原,并释放入血液,继而进入循环系统。此时如果机体尚未合并感染,则短时间内降钙素原即可恢复正常水平,但如果机体合并感染或者感染加重时,降钙素原水平会持续升高。所以,降钙素原对于临床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早期诊断较为敏感的指标[3]。有研究表示,早期脓毒血症患者采用动态降钙素监测,能够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脓毒血症患者的血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休克期患者高于重度脓毒血症及早期脓毒血症患者,且差异显著。乳酸是葡萄糖的终极代谢产物,其主要是反映组织内的氧合代谢情况。脓毒血症患者由于有效循环的血量不足,继而组织内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加快糖酵解过程,继而产生大量的乳酸,超过肝脏道谢所引起的乳酸堆积,以乳酸作为重症监护患者感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表示,动态监测血乳酸能够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疾病预后进行分析,且乳酸水平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值的患者临床预后较好。国外有研究表示,乳酸水平密切关系患者的死亡率。本次研究中,脓毒血症组患者的血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随着疾病严重的程度增加,其含量也增加。结果提示,可以将降钙素原及乳酸水平的检测作为脓毒血症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且敏感性相对较高。此外,研究选取的93例脓毒血症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经降钙素原水平及乳酸水平也随着疾病的好转而降低,这一结果进一步提示血降钙素原和乳酸含量的检测可以作为患者临床治疗预后效果判断的指标。
本次研究结合以往出现的临床研究可以得出,血降钙素原和乳酸水平对监测脓毒血症严重程度以及临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杨,马少林,王学斌等.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1):17-18,23.
[2]汪江萍,刘自光,郭彩云等.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与脓毒血症患儿病情的关系[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8):979-981.
[3]陶勇,李文雄.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和血浆NT-pro-BN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6):876-878.
论文作者:吕江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毒血症论文; 乳酸论文; 水平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休克论文; 程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