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融城中学,3503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将面临新一轮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文字史料内容,是符合高中历史新课改精神的重要改革内容。据此,本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以期能进一步提升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推动高中历史新课改进程。
关键词:文字史料;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文字史料是对传统教材内容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基于传统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和概括性较强,所以通过文字史料可以帮助学生完整的还原历史真相,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系统、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入的分析历史事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课堂中文字史料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
一、对文字史料的认识
(一)文字史料的分类和特点
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1]。其特点为大众化、普遍性、真实性和权威性等等。
(二)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第一,教师只利用文字史料解读和解释教材中的历史规律,但是并没有深挖文字史料中的其他历史史实,其拓展功能明显不足。第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被动的接受文字史料,教学趣味性明显不足。第三,没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文字史料的教学价值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二、文字史料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升教学质量
第一,文字史料是对原有教学内容的补充,使其更加生动、丰富,对提升教学质量非常有帮助;第二,文字史料的阅读性较强,涵盖的知识点较多,教师的引导方向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二)提高学习效果
第一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为目标,不断提升史料教学水平,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唯物辩证思想,从而客观、公正的分析历史事件,还原历史真相;第二是深化历史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第三是通过全面、科学、可信的文字史料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
三、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和方法
(一)文字史料选择的原则
1、文字史料的大众化和普遍性
文字史料只有具备大众化和普遍性的特点,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该文字史料是不是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例如在介绍南京大屠杀时,虽然那些血淋林的照片更能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但由于太过暴力,所以并不适合当作给高中生看的历史资料[2]。
2、文字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所有的文字史料都必须得经得过历史推敲,才能最终呈现在高中生的眼前,只有这样才不会误导青少年,使其对历史事件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必须保证文字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文字史料运用的方法
1、小组合作收集、整理史料
收集和整理史料的过程往往非常复杂,教师在选定史料类型的基础上,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收集、整理史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所有史料的大体内容,从而为文字史料奠定良好的基础[3]。
2、个人探究史料内容,得出历史结论
完成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后,教师可以给每组组员安排一个探究命题(每一小组的探究命题集相同,但是组内成员的探究命题均不同),并让其根据现有的史料进行自我探究,得出历史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学生得出的历史结论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教师仍不要干涉其自主探究活动[4]。
四、关于文字史料运用的新思考
(一)强调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主动参与文字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工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以及历史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注重教师专业素质
笔者分析,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人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始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文字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工作中,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第二,教师自身必须提升历史文化素养,对各类文字史料具有一定的甄别和筛选能力。
(三)明确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字史料的目的
目的有二。第一,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佐证教材中的历史观点和结论,让学生不会产生不正确或者是模糊的历史推论,保证基础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史料运用能力和辨别能力。
(四)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文字资料
笔者认为,语文、政治和历史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关联性。首先,语文教学中不乏古典文化教学,其中有许多著名典故均有真实的历史原型;其次,政治教学中也必然涉及到古代政治文化制度的介绍,其中许多著名的政治人物和事件也都有据可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应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历史教学目标,并提升学生利用唯物辩证思想解读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为达到此教学目的,教师就必须合理选择文字史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字史料过程中保证学生的主体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史料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霞.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中文字史料的有效性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36):78-78.
[2]姜爱智.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史料运用原则探究——以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教学实践为例[J]. 怀化学院学报, 2014(6):122-124.
[3]刘善科. 试论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中文字史料的有效性[J]. 新课程(下), 2014(12):128-128.
[4]尤海波. 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现代化, 2017(40)
论文作者:吴秀秀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史料论文; 文字论文; 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历史论文; 教师论文; 新课改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