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筛子”到“水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评价的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筛子论文,水泵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评价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师评价发生了从最开始的区分优劣等级到现在的以评促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转变,具体包括从教师评价的理念到主体、行为过程以至对评价结果的处理等各个方面,形象地说,是一个从“筛子”到“水泵”的变化:“筛子”式的教师评价,把许多本来能不断成长的教师筛掉了;“水泵”却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教师发展的动力,激发教师成长的活力。因而,在这不算长远的一段历程中,教师评价制度逐渐趋于完善的本质也许就是实现了从“筛子”到“水泵”的蜕变。
一、改革开放之初,教师评价刚刚起步
■根据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评先进
“文革”期间很看重对教师在政治上的评价,据一位亲身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教师回忆,“当时评课的时候首先都要说一下这节课运用了什么政治或哲学思想,致使那时候教师上课前都要先说一段毛主席语录,然后再接着上课。”
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上提出:“要当好一个小学教师,付出的劳动并不比一个大学教师少,因此小学教师同大学教师一样光荣。对于终身为教育事业服务的人,应当鼓励。”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又指出:“对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和奖励。要采取适当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在会议召开之前,邓小平同志已把景山学校当作试点,把学校挑选申报的三位老师亲自定为特级教师,这是全国第一次任命、也是最早的特级教师。1978年12月,教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颁发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在全国开始了评选特级教师工作。
但由于“文革”结束后,教育全面恢复,入学率激增,原有师资队伍在“文革”中遭受很大损失,师范在当时又被视为冷门专业,生源不足。一系列的原因导致这一时期教师奇缺,吸收社会人员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成为一个重要的举措。这时期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评价往往非常强调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据辽宁某中学退休校长武玉芹回忆:
在我的印象中,那个年代评选先进教师首先注重的是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先进教师必须热爱祖国,拥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道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到教书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贡献突出。当然,这样的教师在师生中、家长中必须享有一定的威望。当时,走群众路线是不容忽视的,领导的重视、同事的评价都很重要。
■在评价过程中依据论资排辈的“规则”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实施考核的制度建设。1983年8月22日, 《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整顿和加强管理的意见》中指出,“从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态度、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效果、文化程度三个方面,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每个教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和工作态度的考察,应重在现实表现。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考核,应以实际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效果为主,并应根据其所教学科的内容和范围拟定合理的评定办法。对教师文化程度的评定,要根据其应具备的学历确定考试内容和范围,并要拟定科学的评定标准。”此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始了中小学教师考核的试点工作。
如1983年山东潍坊二中“行政会议纪要”对教师评价考核办法的商定过程进行了记录,并据当事人回忆,当年的教师评价依据办公会商定的意见进行。“教师评价要注重工作态度、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工作作风,以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情况”。每个学年结束,教师会在自己所在的部门面向同伴述职,全体教师针对各个教师的述职情况投票,得票多者当选为优秀。这是当时走群众路线思想的体现,强调只有这样推选出来的先进教师才能显得出、树得起、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但是,一般来说,每年的优秀教师名额也是极为有限的。在实际操作中,各校基本上采用分配指标、部门成员投票,得票多者当选的方式,评价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实际评选的结果是,教龄长、资历老、与领导同事相处关系好的,才可能进入优秀范围,评优成了论资排辈,众多优秀但年轻的教师,实际上很难得到一份肯定和鼓励。
二、趋于全面、规范的奖惩性教师评价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教育的发展,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备受关注。我国的教育评价也逐步走向正规。1983年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首次派专家来华东师大作“教育评价”的专题学术报告。同年9月,“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简称IEA)时任主席胡森及世界银行高级专员、教育评价专家海德曼等人来我国讲学。他们作了《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与评价》等报告,全面介绍了世界教育的动向、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教育评价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动态。1984年,我国宣布参加IEA,并于1984年1月正式签署了入会文件,这是我国教育评价走向正规化的标志。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出“在此之后,只有具备合格学历或有考核合格证书的,才能担任教师”。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也明确规定“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1986年5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指出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要求从政治思想、文化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工作成绩和履行职责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要着重考核履行岗位职责的实绩。从此,教师职务聘任或任命制度在我国实行,它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学者称之为我国教师评价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在这些教育背景和政策引导下,中小学的教师评价随之发生了变化。
■体现“工作量”,考核方式注重量化
80年代中期,评选先进教师是同教师的职称评定考核相结合,把注意力放在量化管理上。学校首先制定了考评细则,大致分为德、识、能、绩、勤等几个方面,每项都有具体的要求。然后有专人管理,最后由学校评审委员会评定,按名额逐级上报。
这是辽宁省某中学退休校长武玉芹对当时教师评选的回忆。一些学校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如1987年山东潍坊二中“行政会议纪要”中关于教师评价的内容较之前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师评价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原则,体现多劳多得;评价内容要注重工作量、出勤情况以及思想品德表现情况,课堂教学情况要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工作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两支粉笔管一堂课:教师基本功格外重要
这个时期尤其重视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考核。据一位1971年开始从教的老教师回忆说:
那时候评教师除了看教师是否人品正、师生关系好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还要业务精。业务能力包括驾驭教材的能力、备课的能力、写粉笔字的能力等,其中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尤其重要。“两支粉笔管一堂课”,是那时候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特征,就是上课教师不用带教材和备课本,相关的内容全已在教师的头脑里了,一堂课下来,两支粉笔用完了,课也上得差不多了。教师在黑板上写写擦擦,你看起来可能会比较随便,但是事实上都是有内在意图的,到课上完了之后,最后黑板上留下来的板书就是这堂课的精华所在。教师一喊“下课”,铃声刚好响起。
而据1985年《贵州年鉴》记载,1984年,贵州省对中小学教师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考核和以教材为考试范围的考试来进行的。以教材为考试范围的考试,采取统考的办法进行。参加考试的教师,单科成绩必须达到80分,才算达到掌握教材的合格标准。1984年11月2日至5日,贵州省教育厅还在贵阳市召开了全省中、小学教师“过教材关”表彰大会,表彰1983年和1984年在“过教材关”考试、考核工作中成绩显著的47个先进集体和148名先进个人。
■教师评价在实践中走样:升学率成重头指标
1989年2月1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发布了《嘉奖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暂行办法》,指出“设立或出版嘉奖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光荣簿,记载他们的名字和业绩,并通过适当的形式予以宣传”,从此我国教师奖励制度逐步趋于完善。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评价的地位、作用有了明确的规定:“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各地教育部门要把检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而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这就打破了岗位终身制的铁饭碗,能者居之,按劳取酬。青年教师及有能力教师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法》指出“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而最后一条则概括出了教师评价制度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有学者将其称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
这个时期教师评价制度逐步趋于规范,在评价方法上,开始走向定量化、技术化,注重分项定量考核;在评价内容上,开始走向全面化,德勤绩能等各方面都有所考虑;在评价结果的利用上,往往与评优评先、奖金发放等相挂钩,是典型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
在中小学实践中,1990年前后,各学校推出的教师评价制度开始关注教学常规,注重教学质量,尝试对教师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如1992年《潍坊二中考核奖励办法》规定,教师考核实行团队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根据学生考试成绩(38%)、日常教学工作(12%)和出勤情况 (50%)三方面来评分,计算出每个年级的团队分数,其中,考试成绩比对城区同类学校计算;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40%)、学习成绩的提高幅度(50%)、学生超额班级补加分数(10%)来确定班级分数;最后,根据每个教师工作的量与质,确定每个教师具体的奖金分配。
这样的评价制度,一方面,打破了教师评价“按资排辈论英雄”的做法,注重教师的教学实绩,注重教师业务能力的展示和提升,给很多年轻教师提供了机会和舞台,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业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运用分析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时,学校往往仅提炼出了能够量化的内容,像教师情感、个性等难以被定量化的部分则被拒之于外,并且在各种评价指标中考试成绩所占的权重往往是最大的。如上述虽然学生考试成绩只占团队分数指标的38%,但对每个教师来说,考试成绩却是决定他们奖金多少、工作是否优秀的决定性因素,由此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教师只关注学习结果,眼睛只盯着教学成绩,加班加点、大量布置作业、延迟放学等违反办学行为的现象成了当时的中小学常态。教师的生活单一,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没有读书、学习,更没有交流、分享,“我的怕你知道,你的怕我看见”,各自抱着自己的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当宝贝,课堂研究的氛围难以形成,教师发展的空间受限,教师个人的成长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且,随着教师评价中越来越关注教师的教学成绩,甚至不少学校绩效考核、发放奖金只看教学成绩,这些问题在实践中也就越来越突出。如武玉芹校长所回忆的:
在90年代初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应试教育趋势,即把盲目追求升学率摆在突出位置。评选先进学校、先进个人,都是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主要的评定标准。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将各年级学生分为重点班、中专班、普通班,同时在教师的分配上也有一定的倾斜,评选先进教师的条件就把学生升学成绩的优劣摆在首位,往往先进教师都是由重点班、尖子班的教师莫属。
三、从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向多元化、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转变
到了世纪之交,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推进,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备受关注。人才观的转变带来了教育评价和教师评价理念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观,即发展性教师评价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更加全面和多元
在实践中,教师评价制度开始全面改观。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的赵桂霞校长说:
2002年,山东潍坊二中进行了教师评价制度的全面改革。关注德、能、勤、绩诸多方面的表现,成了这次评价的一大特点。在德、勤考核中,把参加业务进修、业务培训、继续教育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能、绩考核中,也把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纳入其中,两项共计占20%的权重。这一评价制度的变化,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学习、发展的积极性,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2006年以来,潍坊广文中学先后出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分管理办法、教师沙龙实施办法、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每日公开课制度、推门听课制度、课题研究及管理办法、教学反思(教育随笔)评选办法、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优秀教师评选制度、教师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教师评价制度。
另外,赵校长认为,从他们学校一年一度的《教师年度考核评价方案》的变化就能体会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评价的变:
现在的《教师年度考核评价方案》,从评价内容来说就比较全面,包括职业道德、工作表现、教学质量、育人效果、专业发展、工作量等多个维度。其中“工作表现”包括德育和教学工作两个方面,“教学质量”主要看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率,而“专业发展”则包含了继续教育、发展成果、教师课程开发等情况。评价形式也走向了多元化,根据评价内容,采用问卷调查、网上投票、座谈会、结果认定、班作业组捆绑评价等方式。评价主体由一个变成了多个:考评小组、年级组、教师、学生、家长,都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评价真正起到了引导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既注重教学质量又注重自身发展、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特别关爱待优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作用,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这一新的教师年度考核评价办法与1992年的《潍坊二中教师评价办法》相比较,呈现出几个鲜明的变化。首先,评价内容从单一走向了综合。1992年教师评价只注重教学成绩和个人出勤,而实际上,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学成绩,因为无论是对年级的评价,还是班级的评价,以及最后对个人的评价,教学成绩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成绩决定着年级、班级的考核分数,最终决定着教师个人奖金的多少。而现在的教师评价,关注教师多个维度的表现,有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常规表现,有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表现,还有个人专业发展、工作量等等,多个方面都受到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育人效果、专业发展纳入评价,引起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其次,评价主体从一元走向了多元。1992年的教师评价主要采用学校认定的方式,成绩由学校比对计算,出勤看学校记录情况,提高率也由学校核对得出;而现在的教师评价,家长、学生都会参与其中,而且他们几乎是评价的关键人物。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教师评价更客观,更准确。第三,从评价效果来说,1992年的教师评价把教师导向了只关注教学成绩,忽视其他;只关注学习,忽视育人的现状。而现在的多元评价使得老师不仅关注教书,也关注育人;不仅注重学生发展,更关注自身成长。在这样的评价制度下,学生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教师个人的工作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变,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氛围已经形成,评价真正发挥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作用。
■教师评价过程就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
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刘永胜校长说:
随着课程改革,随着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我们也在研究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制订了新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评价方案。与以前的教师评价相比,区别最大的是,现在的教师评价已经不是终结性评价了,而是在过程中伴随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自我专业发展的一种记录。我们要求教师在一开学就要按照方案进行一个自我评价,让教师一开始就找准自己的起点,然后分项记录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比如说校本培训这一项,对教师的评价指标有三项,A是“你来了”,B是“参与小组讨论了”,C是“参与了大组发言”,这样就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讨论。每次学习都要记录一句教师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这就是自我评价。同时,我们还加强小组之间的同伴评价,比如在备课部分,每个月,同伴都要相互看一下备课本,记录“我最值得借鉴的一条”、“希望同伴改进的一条”。此外行政评价、学生作业批改、参加教研活动、教育科研等,都有相关的记录,包括奖励的,家长投诉的,做过的公开课,发表了哪些文章,等等,就是把教师一个学期成长的过程记录下来。教师记录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后来我们又强调要帮助教师制订自己的生涯规划,帮助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自我诊断、 自我思考、自我改进、自我发展。对教师的这些评价都是与教师的奖金和工资分开的。
在教师评价中除了自评、同伴评,领导评之后还有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光明小学在每个学期的第10周,都会开展“老师我想对您说”活动,提出一条希望教师改进的地方。期末的时候我们有针对家长的不记名问卷调查。学校统计后将调查结果反馈给每个教师,成为教师下一个学期改进工作的依据。这是“以学论教”理念在教师评价中的运用。这些评价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关注过程,关注合作,关注发展;坚持以学论教,保证评价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实行多元主体评价,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