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形成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化建设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即将走过30个春秋。这3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30年;这30年,是中国人民告别温饱走向小康的30年;这30年,是中国从封闭走向世界的30年;这30年,是华夏儿女在世界经济史上书写新奇迹的30年。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正确认识规划期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是顺利完成规划的关键问题。
一、现代化建设战略的探索
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逐步形成和完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曾先后提出过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的方针和目标。
(一)国家工业化战略任务的确定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从分析旧中国经济结构特点出发,提出了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要“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的3年间,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95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其中“一化”即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当时,对工业化的认识主要是依据前苏联的经验,衡量经济的主要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工业化的途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预计完成工业化所需时间是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即15年左右。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中开始实施。“一五”时期,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由694个限额以上项目组成的大规模工业建设,其目的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后来在急于求成思想的指导下,1958年~1960年,实行了3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和十五年“超英赶美”等错误口号。这种缺乏科学精神的盲目冒进,给我国工业、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灾难性损失,使这一段时间内,广大人民群众连吃饱肚子都成了问题。其后,不得不用5年时间(1961年~1965年)进行全面大调整。直到1965年,我国财政经济状况才得到基本好转,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恢复或超过了1957年的水平。
(二)四个现代化建设战略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是毛主席、周总理在世时确定的。改革开放前,曾3次提出过“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一是1954年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四个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现代化,而实现国家工业化就是发展现代工业,工业化的实质即为工业现代化,可以说“四个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拓展。二是1964年12月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再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将原来的交通运输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即要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提出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经过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但是,就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被严重干扰和破坏,更谈不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问题。三是在“文革”后期,邓小平同志重新恢复工作,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了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和措施,努力整顿被“文革”搞乱的经济秩序,使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在当年年底,这一趋于好转的形势又被“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所断送。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虽曾确定国家工业化战略目标和三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供实施的完善的现代化战略思想体系;而且由于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和对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以及盲目冒进做法的干扰,长时期实际工作的重点没有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耽误了现代化建设的时间,“十年动乱”把整个国民经济推到濒临崩溃的边缘。当然,也应看到,“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速度比较高,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8%,农业和交通运输业都得到较快发展,社会经济效益也比较好,人民生活有很大的提高,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改革开放前这30年间,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国家也曾投入大约700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3000多个大中型项目,重工业和科学技术有了相当的发展,研制出振我国威的“两弹一星”,培养了一大批经济、科技和文化建设骨干力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二、近30年现代化建设战略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认真地纠正了1957年下半年之后和“文革”期间的“左”倾错误,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举措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随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开始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完整的现代化建设战略体系,包括现代化战略阶段性目标、实施步骤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基本路径和政策措施,并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了近20年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此时衡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已改为国民生产总值(GNP)。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1979年12月6日,他在接见外宾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他又说,“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同时明确了20年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将今后20年分为两个10年,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构想。他说:“对于我们的建设事业来说,八十年代是很重要的,是决定性的。这个10年把基础搞好了,加上下一个10年,在今后20年内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这一战略构想即20年分两步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温饱和小康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二大报告中。
(二)完善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考虑实现“小康”后的奋斗目标。他在1982年8月21日曾说:“再花30年到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后来,将“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更确切地表述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外宾时,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第一次全面表述了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他说:“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这一战略目标和步骤被正式写入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三)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上个世纪最后20年,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巩固和提高已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党的十六大基于对“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要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丰富和发展。进入新世纪后,衡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又改为世界通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被分成两个阶段,即前20年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30年,也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将20年内GDP总量翻两番,改为20年内人均GDP翻两番。这是战略目标的重大提升。
三、关于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措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要实现现代化,还必须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此问题在前30年也曾进行了一些探索,如毛泽东在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从产业结构,工农关系,中央、地方和企业的关系等10个方面,剖析了苏联体制模式的弊端,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科学管理方法等。在后来的实践中,对经济体制也进行过几次调整和变革。但是,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为找到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进行的探索,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答案。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的。
(一)实现现代化必须改革管理体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强调计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否定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利益格局一元化,使微观经济丧失活力,并且造成宏观决策发生几次重大失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不可逾越的,要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必须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经历了10年逐步探索的过程。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开始重视市场;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不再区分主辅;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20世纪末,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新世纪,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今后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实现现代化必须对外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一方面,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华封锁禁运;另一方面,没能及时抓住六七十年代国际产业转移和发展国际经贸关系的大好时机,使我国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地域,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世纪80年代,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等多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在90年代初,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导下,实行了上海浦东新区和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一带的开发开放,黑河等13个沿边城镇的对外开放,以及内陆省会和自治区首府的对外开放。到90年代上半期,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沿江开放地带——内陆开放省会城市——沿边开放口岸”的多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入21世纪,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到新的阶段,对外经贸关系大幅增长,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未来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实现现代化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
在现代化建设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推进中,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如,调整经济结构,正确处理三次产业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转变增长方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完善立法和加强司法,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内涵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经过近30年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和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1979年~2007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9.8%,高过世界经济同期年均增长率的2.5倍。60年代至90年代曾创造世界经济发展奇迹的新加坡和韩国,在其最辉煌的30年间(新加坡1961年~1990年、韩国1966年~1995年),GDP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5%和8.4%;而我国在近30年中GDP年均9.8%的增长率,则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我国GDP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经济总量由世界第10位跃至第4位;货物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亿美元,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国家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1300亿元,增长44倍;国家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亿多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5282亿美元,增长9150倍;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党的十七大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四个现代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小康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