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媒体需要转变平面思维_市场营销论文

平面媒体需要改变平面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平面媒体论文,平面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下,平面媒体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无论是新闻生产和传播、还是广告份额和报纸发行,都呈现出少有的窘境和困境。但是,尽管如此,平面媒体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新媒体,而是平面媒体长期以来形成的平面化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本文着重从新闻品牌“差异化”、内容“产品化”、采编“项目化”、读者“用户化”、生存“数字化”等方面进行一次讨论,试图为平面媒体走出目前困境提供有益的参考。

      品牌化:由“我有人有”变“我有人无”

      都市报是市场化报纸,市场化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品牌化营销。新闻品牌化,就是要求我们有自己的新闻报道理念,自己的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自己的内容制造和核心价值定位和自己的忠实读者群。

      品牌化最核心的要求,一言以蔽之就是差异化。

      《华尔街日报》的新闻品牌在于强调独家、独到,80%的新闻内容集中于“意义何在”,超越了仅仅报道“何时发生”的层面。

      《纽约时报》则坚持做“历史记录者”的“精英报纸”。为了做好“记录”,长期以来记录下了美国和世界上发生的诸多历史事件。他们以“刊登所有适合印刷的新闻”为标准,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新闻,哪怕有风险也要报道。

      然而,在我国都市报发展的黄金时期,同质化现象也发展到极端。报纸的竞争并没有充分地表现在差异化竞争方面,而是更多地表现在你做我跟、亦步亦趋、一路勾缠上。正因为如此,全国大多数省会城市的同城都市报和晚报,从版面风格到内容设置,甚至报道内容,几乎大同小异,早已为受众所诟病。

      在新媒体还没有异军突起的都市黄金时代,由于新闻传播平台和资源的垄断和稀缺,平面媒体之间这种互相跟风的做法也许不失为一种“紧跟”或“勾缠”战术。但在互联网大潮风起云涌的当下,传媒生态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信息过载,但差异化的内容稀缺;平台过剩,但受众的注意力稀缺。

      

      因此,在新闻同质化的泥沼里,平面媒体应更多地集中人力、精力和物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打造在受众市场上叫得响的新闻品牌,使自己的新闻产品由大众化向品牌化转变,由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这才是纸媒在新媒体时代参与竞争的根本。

      产品化:由“内容观念”变“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对采编人员非常重要。编辑记者应考虑内容的推送方式,考虑用户的体验和市场的反馈。

      我们喜欢说“内容为王”,但内容绝不能仅仅理解为文字图片,提供的服务和活动也是内容。甚至你的传播方式、路径准备、受众匹配等也应包括在其中。

      要从“内容观念”转向“产品观念”。正如专家说的,我们现有的许多内容都是从满足眼球的新闻角度来制作的,是作品,不算是真正的产品。它不是像互联网公司那样针对核心人群的核心需求来产生的,是违背市场逻辑的。

      产品,要求适销对路。没有市场的产品,就不能生产,市场需求高的产品则多多益善。

      产品化要求,必须有接替,要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

      产品化要求,必须找到用户,不能自娱自乐。

      产品化,还必须能够考虑到某一成功的产品是否能形成产业链。好的内容除了社会效益外,还要看能否带来广告收益。好的产品在报纸上售买后能否在网络上卖版权。更进一步考虑,能否拍成影视片,能否推出手游?2012年12月,《纽约时报》新媒体专题《雪崩》大获成功。这则融文字、影音与视觉化数据为一体的专题报导,发表6天就创造了350万的浏览量,引来全球传媒界一片赞誉,作者本人也因此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将《雪崩》专题报道转制成了“电子书”向市场售买,每本2.99美元。

      同样,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也值得我们好好借鉴。该节目以“合家欢、萌逗、寓教于乐”的节目特点吸引了各年龄层次的受众,收视记录不断刷新,十二期节目在CSM全国网平均收视率为2.16,平均份额达到了15.25%,最高单期份额达到了20.37%。他们也没有止步于电视节目,而是进一步将其开发成手游产品。手机游戏《爸爸去哪儿》上线不到一个月,下载量就突破了4500万,日活跃度300万人次。这款手游《爸爸去哪儿》在客户端的下载超过了同时推出的所有手游节目,下载量高居第一。

      

      作为一家纸媒,你是否想过将自己影响非常大的独家新闻做成一档电视节目?将一个创意很好也受欢迎的策划活动做成一个品牌或一个产品呢?

      用户化:由“媒体怎么想”变“用户怎么想”

      用户化,首先要全面了解用户。一份发行几十万份甚至上百万份的报纸,发行量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什么人在看你的报纸,什么时间看你的报纸,在什么地方看你的报纸,看你报纸上的什么新闻,读者的个性、习惯、爱好、职业,消费行为、朋友圈等等,这些我们可能都无法准确地知道。但新媒体通过技术能够轻易捕获到这一切。

      和普通门户网站的客户端并没有什么区别的《今日头条》,为什么下载激活用户能达到1.2亿?就是因为你在使用它的时候,它会记录你的兴趣爱好,你越广泛地使用,它就会推送更多你喜欢的内容。就是这样一家成立两年多的公司,一款为个人用户推荐阅读内容的APP,不久前完成了C轮1亿美金的融资,估值超5亿美金。

      凡是用户需求的,就是我们要产生的,用户不感兴趣的,就是我们应该舍弃的。必须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编辑部为中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专家认为报纸的转型关键在于由“媒体怎么想”变“用户怎么想”。

      2013年美剧《纸牌屋》所以大热,关键一点在于它不是来自投资方和编导方的拍脑袋,而是来自对用户的深入了解。开拍前他们通过对3000万用户的访问规模、用户重合度、用户群和访问深度等四个指标进行海量数据分析后,才决定拍什么、谁来拍、给谁看、怎么播,这些都是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精准定位之上的。

      有鉴于此,传统媒体人要树立用户意识,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受众的阅读习惯、阅读时间、兴趣偏爱。无论新闻采制,还是活动策划,抑或版面设置,都应以用户为中心,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

      

      项目化:由“任务接受者”变“项目经理人”

      平面媒体内部,无论是采编还是广告,大多还被作为任务。

      任务管理模式是你授我受,显示领导权威,偏重最终结果,却遮蔽了在实施和执行过程中个体和团队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性以及竞争性,显然已不适应报业竞争新的形势。

      这个问题在省级都市报显得尤为迫切。因为大多数省级都市报都处于报业集团管辖之下,创办之初由于集团背景和资源带来的“红利”基本吃尽。目前矩阵式报业集团组织结构存在的“管理成本高,部门之间纠葛多,管理程序比较复杂,容易降低管理效率”等劣势已成为都市报发展的羁绊。

      2007年就有专家预见:“在未来的传媒集团资源共享机制中,传媒项目经理将成为一种新兴而又重要的角色。”并撰文提出构想:传媒集团内应设项目管理部,下设若干项目经理,包括采编、广告、发行、营销、公关等职能项目,并设置动态跨职能的项目小组。如以产品(频道、版面、稿件、栏目)为核心的项目经理,通过整合集团内资源,从可行性分析、策划、风险评估、计划优化到生产、销售、实施后效果评价等多方面,高效、灵活地随时调度组织多兵种协同作战;也可以随时整合频道、版面资源,对重点产品项目形成内容规模效应,并辅之以营销、公关配合。

      这方面,广播电视媒体已做得风生水起,但囿于体制原因,大多数都市报仍至今未在这方面有所建树。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终于有平面媒体站出来要进行革新了。《中国经营报》社长李佩钰最近在报社内部改革动员令中明确描绘了“未来的中国经营报社”:将是一个扁平化的组织,没有社委会,没有过多的层级结构。

      李佩钰说,除了行政、法务、财务、人力资源、后期制作这些“支持部门”,以及新闻中心、网络中心这样的“平台部门”之外,其余的全部是以“产品”为中心的项目团队。这样的项目团队将来也许会有十几个之多,并且它的存在也是动态的,赢利即生,亏损即亡。团队内部的结构也是扁平的,以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为代表,实现不同工种人员的跨界合作。不同项目团队之间,也许会存在某种竞争,但更多的应该是为响应客户需求而进行协同作战,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营造生态化、“动成长”的新型组织形态。

      这是一场深刻的媒体运营机制变革,但愿其他平面媒体能闻风而动。

      

      数字化:由“纸质化生存”变“数字化生存”

      纸媒数字化转型不是一种时髦,而是一种必然选择。理由很简单:

      一是受众发生了变化。现在的阅读主力军是80、90后,用默多克的话说,他们是“数字原住民”。他们的阅读喜好和习惯已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还一厢情愿地守着落后的阅读模式办报怎么可以呢?

      二是阅读需求和场景发生了变化。在这个移动时代,人们需要能够在吃饭、乘车、散步时都能够即时阅读,随时获取信息。对于这种阅读场景和需求,纸质媒体受其传播方式的限制显然无法满足,只有数字化传播和移动传播才可以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三是技术在飞速发展,阅读终端也在不断改变,移动阅读将一统天下。我们要尽快做出适合移动阅读时代的数字化产品。

      报纸未来不以纸的形式存在,不是悲观主义。因此,要从现在起做好数字化转型,让内容得以数字化生存。

标签:;  ;  

印刷媒体需要转变平面思维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