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特勒的九个问题:对西方经典营销理论的质疑_市场营销论文

关于科特勒的九个问题:对西方经典营销理论的质疑_市场营销论文

九问科特勒——质疑西方经典营销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特勒论文,营销理论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一场普及市场观念与方法的“营销革命”,其始作俑者和集大成者非美国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莫属,现在其经典著作《营销管理》已经成为职业经理人案头必备之“圣经”,其观念方法已经成为企业市场运作中奉为圭臬的“圣诫”,事实上科特勒已经是西方经典营销理论的同义语。然而洪流之中难免泥沙俱下,我们通过对“科特勒营销”理论体系的再三诘难和实践应用的反复审视,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相当的隐患乃至弊端(并非简单的只是本土化的问题)。

一、营销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市场问题吗?

从《营销管理》的字里行间里无一不散发着这样的气息:市场是确定的并可以被彻底认知的(几乎所有的营销模型都有着对自身精确性的自豪),市场是完全的并合乎理性的(只要有好的产品、定价、促销和渠道任何企业皆可成功)。一句话,市场是完美的,所以营销是一个纯粹的市场问题。

然而“看不见的手”果真如此灵验吗?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实际上市场的本质是不确定的,其结构是不完全的,营销不能仅仅只依靠“看不见的手”,很多时候“看得见的手”更有必要。

出于对“纯粹市场”的推崇,在“科特勒营销”那里你几乎找不到政府的位置,政府只是一个孤立的“不可控的环境变量”、一个营销组合和营销流程里都没有地位的因素。然而这显然是对实践的麻木不仁,众所周知日韩企业的成功绝离不开其政府积极干预的力量,在中国很多大企业也得益于良好的政府关系。到了八十年代,科特勒也感觉到“非政府营销”的说服力不足,于是新推出“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加入原有的4P营销组合予以完善。

然而这新增的2P依旧无法令人满意,首先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缺乏政治导向,迄今我们仍然无奈地发现政策依旧是一个战略问题而不是一个营销问题;其次着眼点停留于被动地化解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而不是积极主动整合社会资源;再次这政治性的2P缺乏明确的内涵,没有给出类似于传统4P那样具体的操作工具与操作方法,难以把握的结果自然是难以执行和控制;最后这政治性的2P不属于传统营销的职能,因而营销部门不可能独立对其负责。

由于不加思考地沿用了“政治缺位”的“科特勒营销”,近年来“广告战”、“标准战”和“价格战”一发不可收拾,尤值得我们再三注意。

二、对竞争和竞争战略的漠视能保证营销的成功吗?

很明显,在科特勒的营销学体系中竞争远比不过顾客来得重要,其地位不过是八十年代麦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兴起之后“与时俱进”的反应而已,所以尽管“科特勒营销”也考虑竞争者的分析与评价,但粗陋之处不胜枚举。

首先和政治因素一样,科特勒仅仅是把竞争者当做一个营销环境变量来考虑,环境变量的相对固定性使得营销不可能全面、深入和动态地分析竞争局势,最终做出来的方案常常是有竞争分析之名而无竞争策略之实;其次没有系统性地将竞争与营销融合,对波特的“五力模型”在营销中的运用是生搬硬套的,对竞争者的分析没有建立起一套周密完善的框架,竞争战略如何与营销组合结合存有断层,“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与“营销情报系统”的关系也语焉不详,这一切使得营销学中的竞争部分更多地像是一种知识介绍而无法真正地用于实际;最后由于竞争导向的“妾身未明”,使得实战中的营销规划常常只考虑竞争者的现状和战术层面,很难对竞争者的发展和战略层次做出思考,更为致命的是营销策略的拟定常常是“旁若无人”的,只单方面地考虑自己何时最优却不考虑竞争对手对此的反应可能使得最优变成最差。

事实上,企业的营销绩效不仅取决于能否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很大程度上被竞争者的行为所决定。很明显竞争者的策略能够抵消或者加强企业“正确”的策略的实际成果,更值得注意的是顾客的需求常常会受竞争者的影响甚至发生改变,所以忽视竞争的营销观念是难以与现实的市场竞争相适应的。

尽管科特勒在《营销管理》里专辟一节“平衡顾客导向和竞争者导向”来讨论这一问题,并且认为“能够在消费者和竞争者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的公司才是实行真正的市场导向”,然而具体如何平衡、发生分歧如何处理等等科特勒却语焉不详。同时他依旧不放心地强调“一家公司可能过分强调以竞争者为中心,以至于会忽视更为重要的以顾客为中心”,可见在科特勒的营销世界里,依旧认为竞争导向会“没有预定目标的常常造成过多反应”,而只有顾客导向才是“能更好地辨别新机会和建立长远意义的战略方案”。

这种三心二意的“竞争导向”,使得中国企业的“同质化竞争”沉疴缠身。

三、营销中的理性模型到底有多大实际意义?

营销学创自西方,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理性主义色彩,在“科特勒营销”中有三个极为重要的模型,第一个是“理性认知模型”(有关顾客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第二个是“理性决策模型”(有关营销组合的制定);第三个是“理性管理模型”(有关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管理流程)。这些模型乍看起来令人印象深刻和茅塞顿开,然而细究下来会发现是建立在“主体的认知世界与真实世界一致”和“完整的资讯供给和无限的心理能力”这两大假设基础上的,再进一步细究下去会发现这两大假设在现实中都不存在或者说与现实的吻合程度相当差。

拿“理性认知模型”来说,90年代以来顾客需求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渗透了越来越多的情感因素,个人化认知、无规律动机、冲动性购买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从理性的角度认识顾客则顾客必不能被正确地认识。“理性决策模型”更是如此,不仅存在着“消费者黑箱”,信息的不对称和决策能力有限使得模型的作用大打折扣,现在连广告的效果都无法有信服力的衡量,更毋庸谈营销组合的效果了。“理性管理模型”把原本密不可分的营销管理过程分成一个个孤立的单元,又没有阐明如何进行系统思考,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规划与实施的脱节,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率的恶化。

近年来,业界的“学院派”与“实战派”之争,企业内企划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分歧,皆滥觞于此。

四、西方经典营销理论真能“放之天下而皆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特勒一再强调“营销无国界”、“营销基本的观念方法是通用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

首先“科特勒营销”未必适合于发展中国家,我们知道西方经典营销理论源自于美国,它带有深刻的美国特色和文化烙印。比如从某种意义而言,西方营销实际上是“中产阶级营销”,而在中国中产阶级尚处发育之中,这注定了“科特勒营销”不可能像美国一样成为主流营销;另外美国的经济整体性和文化统一性非常强,而中国则存在着更为多元的结构,发达市场、欠发达市场、不发达市场并存,产品导向、销售导向、营销导向同在,“马斯洛的五种需求”不仅存在于不同群体而且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相对而言西方营销过于简单以至于不能套用于如此复杂的场合。

其次“科特勒营销”未必适合于所有的行业,简单地说像服务业营销就与产品营销大相径庭。产品营销是4P而服务营销是7P,产品营销通常是外部营销而服务营销除此之外还有内部营销和交互营销,产品营销强调物流管理而服务营销基本没有,服务营销注重排队管理而产品营销根本不存在。除此之外,尽管科特勒论述过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营销战略,但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营销战略却若有若无,更令人吃惊的是,不同属性的产业,如零散型产业,集中型产业等理所应当有着不同的战略和组合,然而科特勒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最后“科特勒营销”未必适合于不同资源禀赋的企业。在“科特勒营销”里面,你看不到领导者、挑战者、跟随者和补缺者应该采取和不应该采取何种营销组合(战略有而营销组合没有),你也看不到资源充裕的企业和资源匮乏的企业应该采取和不应该采取何种营销组合,你更看不到执行能力强和差的企业应该采取和不应该采取何种营销组合,一句话,“任你千般计,我自一条理”,这不能不说是营销理论的一种苍白!

就某种意义而言,营销理论的直接顾客是企业,如果连企业都无法满意的话,哪里谈得上让企业的顾客满意。

五、到底有没有专属于营销范围的目标和战略?

明眼人的确能够看出,“科特勒营销”在前面的营销分析部分和后面的营销组合部分都相当丰满,唯独中间承上启下的营销目标和战略部分含混不清,而这恰恰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一环,因为没有这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否在前进。

不少人都有一种疑惑,销售目标好定,传播目标也尚属能定,然而高居其上统辖其伦的营销目标如何拟定却是一个大难题。如果营销目标采用销售目标的话,营销的独特意义何在?营销人员的绩效和销售人员的绩效又如何区分?现在有一种说法是“营销的目标就是顾客满意”,但这种目标也有相当的问题,如主观性太强、操作复杂、顾客满意与利润的关系不明、并非顾客满意度越高越好等等。不仅如此,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如何区别界定,甚至目标与战略的分野,更是模糊令人头疼不已。

营销战略的问题也是如此,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压根就没说清楚什么是营销战略,尽管也提到了BCG矩阵和ASOLF矩阵但这是公司战略,也提到了“波特三大通用战略”但这是竞争战略,这些经营战略范畴的概念因为科特勒并没有明确其与营销组合的逻辑关系因之不可能成为营销范畴的战略。唯独有个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营销战略差可比拟,但问题也同样重重,一来生命周期模型本身就存在问题,二来这样的规划期未免太长以致根本无法实用,三是过于通用了个性化不彰。

这种结构性弊端,可以用詹姆斯奎恩的一句话做注脚“许多营销企划就象祈雨的舞蹈仪式一样,一点也不会影响随后的天气”。

标签:;  ;  ;  ;  ;  ;  

关于科特勒的九个问题:对西方经典营销理论的质疑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