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城乡差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乡论文,人力资本论文,差异论文,指数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P812.45;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06(2007)04-0011-04
一、引言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海克曼指出,中国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应该警醒。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各级政府将2.5%左右的GDP用于教育投资,30%左右的GDP用于物质资本投资。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支出的绝对值在不断增加,但从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1978年为6.69%,1996年达到最高为17.83%,2004年为 13.5%。这一数据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如韩国(1997年)为20.5%,泰国(2000年)为22.44%,墨西哥(1999年)为25.54%。同时,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人均政府卫生支出水平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131位[1]。
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对应,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在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重城市、轻农村造成资源配置的失效。如直辖市的学生生均事业性经费是农村县的3倍以上(《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在卫生健康投入方面,城市与农村人均卫生费用的绝对差距不断增大,由1990年相差120元增加到2002年的664元。这种不平衡必将阻碍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采用泰尔熵指数分析城乡的人力资本投资差异,考察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的概念众说纷纭,卢卡斯(1988)强调了人力资本(特定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区别,指出它是关于“特定人的知识或一个民族的特殊文化”;同时,人力资本也不同于劳动力,他们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成本等的投入才能形成。本文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健康状况及思想观念等质量因素之和,是后天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所获得的有用能力,并以此增加未来收益[2]。
(二)人力资本投资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本的取得并不是免费的,它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的取得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他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卫生保健、在职培训、正规教育、成人教育、以适应就业机会的迁移。
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归纳相当全面,但要精确计算人力资本投资的所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困难,考虑到可测算性和数据搜集的可行性,本文将人力资本投资界定为教育投入和医疗保健投入两部分,主要用这两个总量及它们的和来比较分析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
三、分析工具——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3-4]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不平等系数,用于测度各种人口特征内部各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和各个特征之间成员的差别。泰尔指数由于具有可加性而成为针对差异分解问题的一个理想分析工具。基本公式为:
其中,n是单元数,x[,i]是第i个单位的变量值,μ是x[,i]的均值。为了准确应用和更好地理解泰尔指数的意义,在此有必要深入了解泰尔指数的含义。
(一)泰尔指数解析
泰尔指数源自熵的概念,因此也有学者称之为泰尔熵。随机变量X的熵定义为:
它度量了随机试验平均不确定性的大小,熵值越大,表明随机试验的不确定性越大。以熵的数学性质为基础,引出了判别信息量。判别信息量定义为:
由此,我们再来看泰尔指数的定义式(1)。
可见,1/n相当于p[,2](X),即等概率分布时的情况,概率为1/n也就是作了单位投资发生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概率均等的原假设;是实际单位投资在各省发生的概率分布的估计,相当于对真实情况p[,1](X)的估计。因此泰尔指数可以看出实际情况偏离均等时的程度,值越大说明越不平等。这样我们就真正理解了泰尔指数的含义。用泰尔指数测算具有齐次性,即每个样本同比例增长不会改变不平等数,因此泰尔指数可以很好地分析经济结构差异变动。
下面代入本文相关人力资本投资指标,同时考虑人口因素推导泰尔指数公式。对式(1)进行加权处理而不是简单计算,则有:
经推导,式中Y[,i]是第i组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比重,p[,i]是第i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就是一单位人力资本投资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的概率是p[,i],即假定居民的投资是均等的。Y[,i]则是实际的一个概率,所以根据泰尔指数可以看出居民投资的不平等程度。
(二)对泰尔指数的分解
泰尔指数可以将总体的差异分解为不同地区或不同人群组的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再将组内和组间差距或不平等综合成总体差距,进而考察总体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组间差异引起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组内差异引起的。泰尔指数分解如下:
其中,I为综合总体差异,I[,W]为组内不平等,I[,R]为组间不平等。
在分组计算的条件下(假设分为n组),泰尔指数分解结果为:
其中,s[,i]是各组的权数,即各组占总体的比重,μ[,i]是第i组的均值,μ是总体均值,I[,i]是表示第i组内部差别的泰尔指数。
根据本文计算的需要,按照城乡分组,则泰尔指数分解如下:
四、城乡和省际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分析
本文选择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3年~2006年文化教育支出与医疗保健支出的资料数据,逐年进行地区间的横向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考察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变动趋势。以1993年为研究起点的原因是我们只能找到1993年以来城乡相同口径的数据统计,1993年以前农村居民统计的支出项目和城镇不同的,无法进行比较。
根据前面介绍的泰尔指数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各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农村和城乡间差距,并加总得出总体差距,进而求出各差异对总差距的贡献率。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在13年间不断波动和扩大,整体来说处于持续扩大趋势,从1993年的0.1866增加到2003年的 0.2922,到2005年有所下降。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在1996年最低,2002年差异最大。对总差异的贡献中,城乡间的差异是极为突出的,而且还有增长的势头。农村内部差异要明显高于城镇,这说明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地区发展更不平衡。但农村内部差异的贡献有明显下降,2002年以后与城镇相比已大致相当,而城乡差异之大,使得其整体更倾向于“俱乐部”趋同。因为考虑了人口因素,所以城乡之间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主要是城乡之间投资均值的悬殊差距和过多的农业人口权重。
图1 城乡居民总人力资本投资泰尔指数分解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我国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泰尔指数分解的结果说明,组间差别的贡献率要远远大于组内差别。造成我国人力资本在城乡间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限的政府财政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投入比例严重失调和不均衡。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人力资本水平,造成不同区域、不同个体收入上的差距,收入差距又会影响到不同个体及其后代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5]。尤其是我国,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不利于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不利于社会和个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不同省和区域之间非常明显的投资差异,也势必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和制约。
收稿日期:200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