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数字图书馆与知识社区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图书馆论文,知识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数字图书馆的进程中,人们总在不断地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行审视和改进。那么,数字图书馆已经发展10年了,过去有哪些成绩和不足?今后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
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Cape Cod举行了名为“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又名“泛在知识环境(UKEs)”。众多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的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他们对数字图书馆发展10年的成果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后数字图书馆(Post digital library)”这一新概念,进而探讨了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这是数字图书馆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盛会,它预示着数字图书馆新时代即将到来。
1 后数字图书馆时代的知识社区
1.1 网络基础设施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以“后数字图书馆”(post-DL)为题,将“知识社区”、“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新的资助重点,NSF“创造功能完整的虚拟组织”项目,通过新型网络社区形式,将人、文献、数据、设施、计算模型等因素组合在一起,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各项工作。在网络环境中,各研究领域的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项目必须在跨学科、全球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知识社区工作环境,形成更高层次的虚拟信息空间。
知识社区的发展动力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计算机、信息以及通信技术的推动;二是社会复杂性、范围和规模扩大的拉动。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断推动社会向更大规模合作方向发展。基于网络基础设施的知识社区,在知识创造、传播、保存和查询过程中,不断增加新的功能,成为知识经济以及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形式。
1.2 知识社区的含义
所谓知识社区,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的支持下,以知识的创造和交流为目标的、现实的载体和虚拟的联系相结合的、具有空前灵活性和创造力的一种新型的学术社区。知识社区既包括在传统机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虚拟实验室等,也包括在网络上发展起来的各种论坛、讨论室、博客、WiKi等;既概括了物理上分散、逻辑上集中的信息资源,又指通过这些形式集中起来的、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群。[1]当因特网服务作为基于地理位置而形成的传统社区的信息技术设施的一部分时,它也促进了以知识为中心的社区的形成。知识社区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研究、学习、教育方式,并将成为知识生产和交流的主要形式,在鼓励知识创新的知识型社会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
1.3 知识社区的基本特征
(1)开放性。开放是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的一种新兴的运动。在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环境中,开放将成为知识社区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图书馆领域的OpenDRL、开放获取协议,博客领域的创作共享协议(cc)、开放API,信息标准领域的SOAP、RSS/ATOM等都是开放思想的一种体现。这些开放思想将更加有利于知识社区快速诱发网络效应,促进知识、应用和服务,更快、更广地传播。
(2)合作性。知识社区的最终目标是在工业、学术和研究机构之间通过合作建立起更好的交流渠道,并以web社区模型为基础,通过社区资源的使用,实现合作者的目的。因此,合作是知识社区的必由之路,也是它应具备的重要特征。而且知识社区的合作框架将会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形成更加灵活的管理模式。
(3)交互性。知识社区复杂的网状知识链使之具有交互的特性。在知识社会发展的交互作用下,知识社区在知识创造、传播、保存和查询过程中,不断增加新的功能,成为知识经济及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形式。
(4)知识汇聚性。乔治·波尔特将知识社区描绘成“把知识岛屿连接起来成为自我组织的知识共享的网络。”由此可见,知识社区实质上是各个知识点的集合。它超越了具体的学科,从不同视角把同类知识点聚集在一起,成为具有个性化的知识专区,并通过社区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和爱好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
1.4 数字图书馆与知识社区的关系
2004年日本筑波大学知识社区研究中心以“网络化信息社会中数字图书馆与知识社区”为题,召开国际研讨会,集中对数字图书馆与知识社区的关系展开深入讨论。会议认为,数字图书馆是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社区则是更高层次的信息组织和交流形式。
图书馆,包括传统、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是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图书馆随着信息资源、服务范围和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向更为广阔的知识环境发展。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对传统学术交流链形成深层的影响。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原有社会角色在网络环境中可以互换,例如,出版商与图书馆的角色互换,数字图书馆向联合数字仓库发展等。
Saracev(2001)指出,数字图书馆概念框架含有两个基本主题,即人类知识记录和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知识记录与人类文明活动共存,是一个古老和永恒的主题,网络环境则具有更多的时代特色。数字图书馆受到社会环境、数字和网络技术、学术交流性质以及各种资助机构目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具有极大包容性的综合性概念,它涉及信息技术、信息组织、信息服务等功能和组织形式。
尽管数字图书馆的生存基础和发展模式与传统图书馆有很大不同,但在网络空间,数字信息的生产、存储、存取和传播使用更加类似于“图书馆”的传统职能。知识社区以信息空间的构建为重点,属于更高层次的信息组织和交流形式。
从工作侧重点来看,数字图书馆更多地以信息资源为工作对象,在工作实践中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最终目的仍然是有效组织馆藏信息,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知识社区则更多地表现为信息空间建设,按照用户兴趣组成不同的社区空间,用户群与信息资源都处于虚拟状态。这种社区概念的核心是人的兴趣和需求。任何人都可以有多种兴趣、多种身份,参与不同的社区活动。知识社区通过兴趣组合,形成动态和发展的信息空间。这种空间没有固定的界限和限制,在网络基础设施上可以随时形成或转移。
数字图书馆含有两个互补层面:一是技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对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存储和传播,构成新的研究环境;另一层面是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将不同人群组织在一起,根据用户兴趣形成新的分工与合作。因此,知识社区与数字图书馆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其实,数字图书馆与知识社区没有严格界限。Rengan W.Moore提出,数字图书馆、数据栅格、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知识社区将成为知识生产的主要形式,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合作和交流,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系统、合作工具、信息分享工具、基于网络的交互平台等构成开放式交流环境,电子出版、数字及研究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查询、教师交换、教师培训、注册、企业发展、远程和继续教育等都将成为知识社区活动和服务的内容。[2]
2 后数字图书馆时代知识社区的构建
目前,国际上主张知识社区的构建采用5S理论框架。该理论起源于Virginia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的数字图书馆通用定义。由于数字图书馆系统复杂,有关数字图书馆定义问题曾经过长期讨论,不同学科对数字图书馆形成不同解释。为便于交流,有学者提出“通用定义”建议,5S理论便是其中之一。5S理论将数字图书馆系统解析为5个要素,即数据流、结构、空间、脚本和社会。在知识社区的构建中,社会的建立是知识社区构建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远大目标,数字图书馆后续建设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知识社区的构建。
2.1 加强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化建设
(1)阅读格式的标准规范化。由于资源供应商所提供的资源不同程度带有阅读格式非标准的问题,这就给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带来了很大麻烦。为了方便用户以及解决不同国家用户阅读的需要,数字图书馆在阅读格式的使用上一直在寻求统一的标准。我国在2004年8月26日公布了国家数字图书馆的阅读格式,对书、刊、报等数字资源阅读格式作了明确要求,即采用PDF标准,并把它作为电子档案保存的最佳解决方案。PDF/Archive(PDF/A)在2005年5月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批准,已成为一项国际标准。PDF标准的出台,加快了各国数字图书馆建设。
(2)浏览器的标准规范化。数字图书馆系统在服务界面开发时所依赖的浏览器一般都使用很多插件或动态链接库,这就给系统的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如黑客的攻击、病毒程序的侵蚀等。为了降低系统的不安全性,数字图书馆不仅要减少使用cookies和网页中携带Jave语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图书馆系统在使用浏览器时,应该注重和选择具有过滤性的标准浏览器,如微软公司的IE浏览器、网景公司的Netscape浏览器、开源的Mozilla浏览器等。
(3)语言的标准规范化。目前,国际上数字图书馆系统采用的语言标准主要是GB13000或IS010646。这对各国的语言在同一环境中使用而不产生混乱非常有利。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系统执行的是GB2312语言标准。当国际其他语言和汉语在一起时,我们的浏览器上就会出现乱字符或是问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数字图书馆系统采用的语言标准也应该与国际同步。
(4)信息检索的标准规范化。目前,在一个数字图书馆内部一般都使用几种检索技术,而当另一个数字图书馆要检索这个系统时,通常采用两种技术。一个是统一检索或者是检索门户,另一个是元数据捕获协议下的信息联检。在这两种技术中,元数据捕获协议下的信息联检技术最具优势。该技术是在数字图书馆系统遵守元数据捕获协议下实现的。也就是说,当相应的单位或机构签署了一份使用协议后,他们就可以像图书馆Z39.50一样使用对方的信息进行检索。[3]它最大的好处是标准化,这样既解决了信息联检的归一化,也解决了法律上可能出现的纠纷。
2.2 引入功能优异的知识组织工具
知识社区是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有效形式,是挖掘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门户网站,知识管理系统都将知识社区作为项目设计的重要模块,并选择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如Blog、Wiki、Agent、Drupal(即:Blog-wiki混合系统)、SNS(社交网络服务)等。
(1)Blog:个人知识组织工具。Blog,即网络日记,它是一种个人网络创作工具,提供一个可以非常简单地发布个人内容的机制。个性化的知识管理功能和系统之间的标准化交互机制,使Blog非常适合于自底向上地架构分布式知识社区。每个成员的Blog系统可以分布在互联网上的任何地方,社区组织者通过集中订阅的工具把成员的Blog组织起来。
社区中的所有知识都隶属于某个Blog系统,通过Track Back Ping功能互相连接,甚至采用“Social Tags”技术,使信息在发布时就能以分享标签的方式与其他知识系统的同类信息建立起共同分类的联系。于是知识被相互联结,用户也不再分离。每个用户都是知识的创造者,他们在Blog上记录了自己的学习行为。通过跟踪订阅权威成员的Blog、互相评论和深入讨论,可以实现知识社区内的有效协作和共同学习。
(2)Wiki:公共知识组织工具。Wiki,中文译为“维客”或“维基”。源自夏威夷语,意为“快点快点”。它是一种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的知识管理模式,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
Wiki以“知识库文档”为中心,以“共同创作”为手段,每个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系统中所有的知识信息并添加意见,系统则记录下所有的用户行为以进行版本控制。与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具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优点。与Blog强调个人的自主性相比,Wiki更强调集体的协作,因此更适于构建百科全书、知识库,共同写作文章和书籍,形成标准文档等。[4]
(3)Agent(代理技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知识组织工具。在知识社区的建设中,资源的获得和资源的多样性已成为关键。由于很多数字资源是不定期增加进入发布与服务系统的,而如何让用户对增量资源有更多的关注?需要及时把新增的资源通告出来,以方便用户跳过很多环节直接阅览新的资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知识社区中引入代理机制,即用户特征代理和通知代理。
这两种代理方案能较好地支持知识社区中的知识管理:其一是当新知识生成时,用代理通知整个知识社区中的成员;其二是当社区成员访问存入的新知识时,用代理更新用户登录文件以保证知识社区的成员可以得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同时过滤掉不感兴趣的知识。只要用户通过系统利用和创造新知识,代理就可以随时随地地为知识社区中的用户服务,这样就能随时更新知识社区中的知识状态,并通知相应的用户,以保证知识资源最佳利用率。[5]
在知识社区构建中引入Agent代理技术能够实现新知识的迅速传递、处理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更好地为知识社区协同学习提供知识支持,从而促进知识社区成员间的知识交流。
总之,知识社区构成了后数字图书馆时代的信息空间。作为知识社区中心的图书馆,应成为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社会信息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各类资源和服务进行协同和整合,以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变。
收稿日期:200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