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忠天田三国演义”看历史课堂教学_三国论文

从“易忠天田三国演义”看历史课堂教学_三国论文

由易中天品三国想到历史课堂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易中天论文,历史论文,品三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段时间,随着央视《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评汉代风云人物及品三国系列的热播,荧屏内外、网络上下都出现了易中天热,褒贬皆有,众说纷纭。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历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而易中天先生的演讲却使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活了起来,难怪有网友这么说:“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讲。”不少同行也认为,“中学老师如果能像易中天这样讲课,一定比现在的历史教学更受学生欢迎,也会更有效果。”为此。笔者想结合历史课堂教学谈自己几点浅陋的认识。

一、历史知识故事化

易中天讲授历史的方式,是“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把历史知识故事化,这是易中天教授吸引“易粉”的一块重要磁石。这些“易粉”绝大部分是青少年,因此,笔者认为把历史知识故事化非常适合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纪录,充满了生动感人的人物和事件,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很大。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很少不受前人事迹影响的,有的甚至把历史人物作为终身学习的榜样,如三国时的诸葛亮不就自比管仲、乐毅吗?许多学生也对先人的丰功伟绩、生动事迹怀有浓厚的兴趣。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喜欢看历史电影、电视,听历史故事,并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但为什么我们的历史教学却往往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呢?我想,重要的原因是有血有肉的历史往往被我们抽象成了教条化的结论。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历史,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弊端。据我们教研组对八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有近83%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讲故事。

根据现实情况,历史教学中不妨作这样的尝试:首先,对课本作故事化的改造,增加历史场景和人物性格、事迹的内容,从而使历史事件变得丰满。其次,布置学生创作,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作适当,合理的想象,然后由学生来讲故事或扮演其中的角色,变被动式接受为亲身体验。这样,可以还原历史本来的生动面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当然,讲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改编时应注意突出教材的主要内容。

二、语言讲述生动化

“诺,相当于现在的OK”(易教授讲汉朝人为何总说“诺”),“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解释谋士的定义)。有一次讲到“动情”处,易教授还表演起“大哭大笑”来。如果在历史课上听到这样的讲述,你一定瞠目结舌。然而,当易中天走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述“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时,却以这种现代的视角、通俗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演,俘虏了无数“易粉”的心。

生动有趣的讲述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而不疲。历史都是过去的事实,但教师可以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把历史人物和事件“再现”出来,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从而激起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清末《时局图》时,教师可以这样描述:“一群张牙舞爪的魔鬼正对中国这块肥肉虎视眈眈,垂涎三尺。一只北极熊正在我国东北和蒙古横冲直撞,它就是沙俄;一只凶猛的西洋虎正在长江流域肆意长啸,残害生灵,它就是英国;一只青蛙正在珠江流域‘哇哇’直叫,它就是法国;一只杀气腾腾、目露贪婪之光的秃鹰正扑向中国,抢夺这块肥肉,它就是美国。”这样,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凶恶嘴脸会有更深的印象。又如在讲述拿破仑上台的背景时,可以这样描述:“在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惶恐不安的大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换马’,需要一个霹雳闪电式的英雄人物,能举起双刃宝剑,一面砍向还要继续‘造反’的民主派和老百姓,一面砍向企图复辟的保皇党和外国同盟军。而在他们看来,以‘葡月炮弹’著称的波拿巴将军正是理想的‘佩剑人’”。

当然,要做到讲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并非一日之功。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一定的文学修养,熟悉演讲技巧,还要反复研读教材,多方查询资料,精心选择具体、真实、典型、短小的材料,加以浓缩、提炼和升华。

三、授课过程悬念化

易中天教授把讲座当作电视剧来设计,以悬念作牵引,强烈地吸引了“易粉”们的注意力,这对我们的历史教学不无启发。

导入新课时,可以用“悬念”开头,使学生产生急于想听下去的心理。如讲《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就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每年五月四日都要过一个节日,叫‘五四青年节’。但是,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那么,什么叫‘五四运动’?它发生在什么时候?具体过程又怎么样?”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始讲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兴趣。

讲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时,有意识地应用“悬念”,则能起到波澜起伏的效果。如在讲述“曹操统一北方”时,可先引出结果:“统一的历史趋势出现了,可是谁来完成统一的任务呢?是袁绍还是曹操?从军事实力看,曹操远不如袁绍,完成统一北方大业的应当是袁绍了。可是,最终是曹操一举击败袁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那么,势力较弱的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呢?”接着再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有利条件。这样的讲述显然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讲课结束时设置“悬念”也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不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马上学生在思想中就出现了问题。”讲授应言虽尽而意无穷,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去思考和探讨。如在讲授完《秦的统一》后,可作这样的小结:“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了全国,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以为从他开始,秦朝的皇位可以二世、三世、千世万世地传下去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这是我们要继续了解的问题。”这样的结尾能引发学生课后的思索与回味。

标签:;  ;  ;  ;  ;  ;  ;  ;  ;  ;  ;  ;  ;  ;  ;  

从“易忠天田三国演义”看历史课堂教学_三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