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工程线路配置措施研究论文_陈彦荣

10kV配电工程线路配置措施研究论文_陈彦荣

陈彦荣

广西福源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537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10kV的配电。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10kV的配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10kV配电工程线路配置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工程;线路配置;措施研究

一、10kV配电工程线路的特点及原理

1.10kV 配电线路的特点

10kV 配电的线路具有如下特点:其一,线路长。10kV 配电线路的总体长度比较长,并且所经过的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较差,故此事故的发生几率较高,而且多为瞬时性故障;其二,一致性差。由于线路的肺部范围较广,负荷率相对较低,并且容易受到季节性影响,同时有些线路只连接1~2个专用客户,这与输电线路极为类似;其三,线路呈放射状。在有的线路上,几十甚至上百台的变压器同时T 接在该线路的各分支上;其四,分支多。配电线路上的分支较多,从而使得负荷过于分散,加大了故障查询的困难程度;其五,配变小。配电线路中的变压器较小,最大的配变一般不超过100kVA。

2.10kV 配电线路的配置原理

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配置,一定要遵循可靠性原则,任何电气元件产生故障的时候,要能够及时的将故障排除,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会影响到其他的电气元件工作,保证可以通过操作来恢复供电;还有保证运行的灵活性,任意断路器需要停运检修的时候,通电操作电源要保证不会影响到整个线路或者变压器的正常运行;简单的标准配电站主接线,在长期运行的状态下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因此要尽量的予以借鉴和采用;电气主接线方式在供电安全和可靠性条件满足供电部门的安全,各方面的要求要保证生产工艺的要求;设计或者选择的时候变配电站的主接线应该符合节约投资的目标,尽量降低运行的费用为原则。

二、10KV配网线路的配置方法

1.10KV配网线路结构为了满足客户用电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双电源并行的方式,这是一种自投式设计需要客户承担已经的经济成本,所以在10KV配电网主要运行的城镇使用性不大。另一种就是把从两个不通过变电所出来的线在终端实现开关联络,这种方式方便灵活,投资少,运用的范围较大。

2.线路相序,10KV中的双电源配电网在切除故障的过程当中如果恢复供电会导致供电电源的改变,那么相应的线路也要发生改变。

3.线路走廊应该与相关的建设部门讨论好再设置,设置时要注意和城镇的协调性,此外不能对交通和通信造成干扰。

4.导线采用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选用,因为导线的价格上差别很大,所以在人口集中的市区里面用安全美观一点的导线,其他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5.杆塔及基础的选择和处理方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深挖是灌注桩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原因是它的结构不贵却很实用,此外还很环保。

6.对于绝缘子的选择,配电线路上经常会出现雷击现象,因其周围比较空旷,所以被雷集中的概率也高,因此对金具优选优用,并注意绝缘套的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10kV 配电工程线路存在的问题

基于10kV 配电线路的特点,从而导致了配网薄弱且运行维护工作较为繁重等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配电线路故障频发。较为常见的故障有季节性故障和事故性故障,下面简要介绍以下故障成因。

1.季节性故障。主要是指配电线路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故障,这类故障一般会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如春季风大会导致线路之间短路放电或是绝缘闪络烧断导线等情况;夏季雨多容易引发电杆倾斜或倒塌等事故;秋季中雷雨、大风等气候较多,线路易出现接地和遭受雷击,进而使导线以及金属器具被烧毁;冬季冰雪天气会使导线出现覆冰现象,当覆冰脱落时,极有可能引起线路跳跃,从而引发故障。

2.事故性故障。导致这类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运行环境原因,具体包括树木造成的线路接地、工厂企业排放的腐蚀性气体造成线路和杆塔腐蚀、外力破坏导致线路掉闸以及用户设备陈旧老化等等;另一方面是配电设备自身的原因,如配电结构不合理、杆塔低、弧垂大等等。

四、10kV 配电工程线路优化配置策略

1、10kV 配电线路的配置原则

在10kV 配电工程中,线路的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可靠性。当线路或是变压器中的任何一个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都能够及时对故障进行切除,使其不影响其它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并且能够相应的操作恢复供电;其二,运行灵活性。当需要对配电线路中的任意一个断路器进行检修或是停运时,通电操作能源不应对该线路或是变压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其三,接线标准、简单。变电站主接线的配置应标准且简单,这样有利于降低线路故障的发生几率,并且还有助于运行维护;其四,主接线的配置在确保供电安全可靠的同时,应符合投资经济性原则。

2、10kV 配线的结构优化配置

现阶段,随着电力用户的不断增多以及他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本的辐射状单电源结构越来越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应当采取双电源并行的方式进行电源配置,但是由于这种方式前提投资较大,想要实现有一定困难。为了既节约投资成本又能满足用户要求,可采用如下方式对配电线路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可将两条从不同变电站出线的配电在终端通过联络开关进行联络,并在线路中间位置处用分段开关进行分段,线路在正常运行时,联络开关则处于断开状态,分段开关合上,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段可自动从线路中被切除,而非故障段则由另一个变电站进行供电,其中分段开关的实际数量可按照线路的具体长短进行设置。这种配电线路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分段开关越多,线路故障时停电的用户越少,并且投资少、见效快、运行灵活。

3、导线选择

在整个10kV 配电工程中,导线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虽然采用电力电缆能够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而且也有利于环境美化,但是电缆本身不仅价格比较昂贵,同时还不便于维护和检修,故此仅适合在比较繁华的地段中应用。为了达到线路配置优化的目的,应尽可能采用轻型绝缘架空线,其具有绝缘层轻薄、便于施工维护等特点,适应于10kV 配电工程。

4、杆塔及基础的选择

位于转角位置处的受力杆可采用T接的方式进行架设;而耐张杆由于受到大区拉线的限制,故此应采用钢管塔;直线杆可按照实际荷载选用弯矩相当的混凝土杆塔,在进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线路的重要性以及经济性等条件。钢管塔基础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浅埋式,另一种是深埋式。其中浅埋式由于实际开挖的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并不适合在城区等繁华地段处使用。为此,应尽可能采用深埋式灌注桩基础,其直径一般为1.5 左右,可采取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经济实用,而且还不需要其它配套设备,最为重要的是无任何污染且噪音低,适宜在城区中使用。

5、继电保护装置的优化配置

(1)过负荷保护。对于400kV 及其以上的变压器,在多台并列运行或是单台作为其它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当按照可能出现过负荷的情况加装过负荷继电保护器,可采用单项式,延时动作于信号。

(2)相间短路保护。反应变压器绕组以及引出线相间短路的电流速度速断保护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线路能够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对于容量在6300kVA 及其以下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和1000kVA以下独立运行的变压器而言,在后备保护的时限大于0.5s 时,应加装电流速断保护装置,如果其灵敏度不足时,可增设纵联差动保护器。

(3)10kV 电源进线保护。应在10kV 非专用电源的进线侧加装带有保护的开关设备。当配变容量达到250kV 及以下时,应当采用高供低计的措施,并在变压器的高压侧加装跌落式熔断器,以此来作为进线保护装置,同时也可作为变压器保护装置。如果变压器的容量在630kV 及以下时,应在变电器高压侧加装真空断路器和继电保护器,借此来对变压器进行保护,并在进线开关的位置上加装继电保护器,由此来对进线加以保护。

五、小结

对我国的10KV配电工程进行总结,旨在为社会和经济服务,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贞存、丛伟、苏永智等:《.配电线路继电保护配置的现状分析和改进措施》[C],《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2]李永忠:《10kV配变电工程线路配置措施》[J].民营科技,2011,(12):189。

[3]戴晖:《探讨10kV配电工程线路配置》[J].中国科技纵横,2011(01):112-114.。

论文作者:陈彦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工程线路配置措施研究论文_陈彦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