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技能训练 提高阅读能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能训练论文,重视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教学中阅读课该怎么上?这个问题是笔者自从教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言语交际能力,有其广泛的应用性,怎样才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语文能力是为了顺利完成语文活动而在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内隐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是无法直接去施加影响的,但由于学生学习的方式策略是外显的,是可以认识和教授的,因此,培养能力必须通过外显的活动——技能训练来实现。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重要的一项,它的涵盖面广,可以细分为认知、理解、分析、概括、筛选、整合、鉴赏、评价等若干项子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它所占课时最多,所花精力最大,然而成效却最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我们当前语文教学重视整体模糊感知而轻视言语技能训练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而言,学生掌握了2000左右的基本汉字后,就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认读大部分阅读材料。所以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学生的阅读(认读)能力提高是十分明显的。再往后。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一直到中学毕业,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就不很明显了,这是因为,语文阅读教学基本上都是学习范文,且每篇课文都是从字词到句段到篇章的综合学习,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之后,只记住了课文的内容,至于阅读的方法与策略,并没有什么清楚的认识。这样的阅读教学,只是学一篇懂一篇,面对一篇新文章,学生仍然感到无从下手,仍然是依赖教师的解读,这种磨圈式的范文阅读效率很低,学生阅读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如果通过阅读技能训练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像原南昌二中潘凤湘老师利用范文作例子,将阅读活动分成一项项技能来训练。先用一些范文培养查字典选义项的技能,再培养概括句意、归纳段意、归纳中心的技能,再培养分析语义技能。直到培养写评议文章的技能,这样形成技能及相关知识的教学序列。经过一项项技能训练,学生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效地得到了提高。①
因此,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关键在于落实阅读技能训练。
那么,什么是阅读技能训练?要弄清这个概念,先得明确什么是“训练”,“训练,是训与练的结合。训者,教导、教诲也;练者,练习、多次操作之义也。训者为师,练的是学生。训练,便是师之训、生之练的有机结合。对教师而言,就是指导性讲授法与组织学生练习法的结合,是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结合。不就方式方法作具体讲解指导,让学生自己去练,绝对不是训练;当然只作讲授,不组织学生当堂多次操作,也不是真训练。技能训练必须是科学的,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② 据此,可以说,阅读技能训练,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的阅读活动,并逐步让学生掌握规范的高效的阅读的活动方式方法和策略,形成阅读技能,再通过反复地实践(练习)运用阅读技能,逐步地内化积淀为学生个体的阅读能力。在这个方面,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做出过不懈的探索:叶圣陶先生曾一再提及其“例子”说,强调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一个训练学生让其能够达到“举一反三”“不用老师教”的工具③;张志公先生也曾提议“把语文训练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加以研究”。④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比如张孝纯的“一体两翼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的“四遍八步读书法”,潘凤湘的“教读法”,宁鸿彬的“精讲精练教学法”,等等,综观所有这些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实效的教学方法,就会发现一个基本规律,即都十分注重阅读技能的训练。
教师要学会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这个“渔”指的就是阅读的方法技巧策略,再通过技能训练才能为学生掌握与运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选文作为训练阅读技能的工具,来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技能的训练,力图让学生通过篇篇选文的学习获得项项技能,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所有同类文章,收到举一反三、以篇达类的效果,从而培养他们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就以古典诗歌阅读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谈谈在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过程中自己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步,在了解诗歌常识的基础上,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把握诗歌的主旨。
第二步,介绍鉴赏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方法与步骤。①从诗句中提取意象;②重点体味意象的特征,揣摩用词对营造意境的妙处;③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这些意象在脑海中组成一幅图画;④领会图画背后深远的意蕴,并说出自己的感受;⑤入情入境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旨。
第三步,教师示范,运用分解的步骤赏析诗歌。①从诗句中提取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②重点体味意象的特征,把握枯、老、昏、古、西等关键词对意境的烘托作用;③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去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出来(一棵枯藤缠绕枝杈的老树上落满了暮归的乌鸦,黑压压地一群,发出疹人的叫声,让人心头一紧,悲凉凄惶……;又听见流水潺潺,走过小桥,一户人家柴门虚掩,炊烟袅袅,这别致可人的乡村小景,让人心中倍觉酸楚,思乡之情愈浓愈烈……),概括自己的整体感受(萧瑟凄苦);④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旨(表达了游子的愁闷孤苦)。
以上三个步骤,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活动的方向,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即“做什么”的问题。接着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完成操作任务,还得让学生明确活动方式和程序,这时教师可通过讲解方法与分解示范动作,使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为其实践操作打好基础。这个环节解决的是“怎样做”的问题。
第四步,要求每个学生按照教师讲解与示范的动作序列所指示的操作步骤独立分析一首同类的诗歌,同时要求学生在进行操作的同时说出每一个步骤的名称。
第五步,引入不同类的几首诗,通过迁移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送别诗、写景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等。
以上两个步骤是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掌握言语技能的关键环节。在这个阶段中,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规定的顺序依次进行实践;在每个动作完成之后,提醒学生及时检查,考察动作方式是否能正确完成;当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要求学生采用口头报告的方式,边做边说,为将动作程序在头脑中建立完备的印象做准备。为使活动方式能在直觉水平上得到概括以形成有关活动的表象并进而形成技能,学生必须进行迁移训练,当学生连续多次能够正确而顺利地完成有关动作的程序和要求之后,表明他们已经形成了活动表象,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动觉经验。为此,教师努力提供变式练习,引导学生利用已学会的方法与程序,迁移到解决训练中的实际问题中去,强化训练效果,使智力活动定型化。这时此项技能已初步形成。
第六步,通过学生自主概括、小组讨论、评议总结,逐步提炼出诗歌鉴赏的方法与程序,从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这一步是在活动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个人反思总结,将活动的程序条理化、概括化。这是学生在头脑中进行的言语活动阶段,是智力活动的简化和自动化过程,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能促成该项技能在阅读主体(学生)的观念水平上形成,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对事物的看法是由自己来调节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要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通过不断地对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的分析,及时总结学习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当学生再次阅读同类文章而不需要太多的意识控制便能顺利完成的时候,也就说明他已经具备了此项阅读技能。这种技能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化、积淀就能转化为阅读能力。
以上这节课,教师以《天净沙·秋思》为范例,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阅读技能训练,掌握通过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来把握诗歌主旨的鉴赏方法,学生再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迁移阅读训练,经过训练强化此项阅读技能,最后内化为一种能力。这样,便实现了举“一隅”反“三隅”、举“一篇”达“一类”的教学目的。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一种实践能力,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一种“认知”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扶其肩、携其腕、自立足”,“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⑤ 落实言语技能训练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行,反之,便是缘木求鱼,不可能真正高效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事实证明,阅读技能的训练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手段,阅读课就应立足选文进行某一阅读技能的训练。忽视阅读技能的训练,就会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始终处于混沌的状态,导致教学费时低效。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阅读技能训练是科学高效地培养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
注释:
① 余应源《语文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4
② 余应源《向周学敏潘凤湘老师学习授之以渔》,《中学语文教学》,2006.1.
③⑤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
④ 《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