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教育与青少年信息素质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媒介论文,青少年论文,素质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人类社会正一步步走向网络时代,当电脑将一切种类的信息数字化,当传载信息的网络将社会每个角落的人群都联结起来的时候,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工作、学习到娱乐,从经济、政治到文化,都将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革。互联网将不仅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而且将会通过消除中介或重建中介,大大优化社会运作的效率,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互联网引发的是整个社会层面的变革,其内在活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经济是新世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真正体现,切切不可错失这百年难遇的发展良机。
延误一种教育也是可怕的。我们不能忽视青少年的德育、创新和实践教育,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教育和健康教育,也不能忽视他们的信息教育和媒介教育。这是两、三年以来,教育工作者们在关注光碟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介对青少年影响时反复凸显的一种思考。“媒介权力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量覆盖着青少年的生活,改变着他们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使得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习惯、审美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它的俘虏:在媒体发展使得青少年收集、保留信息的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信息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媒介传播的伴生品扰乱了青少年的正常有序生活。因此,青少年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大力呼吁并身体力行地开展媒介教育。
媒介教育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1 )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2)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3)学习运用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自己。做一个现代人,不会使用媒介是不行的,完全变成媒介的奴隶也不行;人们既不能阻止大众传媒的发展,也不能因噎废食阻止青少年接触媒介。因此我们对媒介的态度必须由起初的“抗拒”、“批判”转变为“因势利导”、“培养辨别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媒介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在汲取鲜活的信息营养的同时,建立起相应的信息批判反应模式,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醒觉能力,培养信息素质。
所谓信息素质,即指青少年能运用计算机技能获取和处理信息,并恪守信息时代所要求的伦理道德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每个劳动者都必须具备:(1)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2)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3)解释和交流信息的能力;(4)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质已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人们需要掌握探索知识和把知识融会贯通并加以实际运用的技能,而“信息素质”将成为新的立足点。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质大致应该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1 )知道何时需要信息的能力;(2)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什么样信息的能力;(3)找到所需要信息的能力;(4)正确评价信息和科学组织的能力;(5)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6)恪守信息道德规范的能力。
二
开展媒介教育,培养青少年信息素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受到广大中小学生和众多家庭的重视。人们逐步认识到,媒介教育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跟上信息化时代、融入网络社会,关系到中国能否跻身于世界信息强国。于是纷纷投资“普及信息技术”的硬件建设以及相应的“培训工程”之中。目前,中小学开展媒介教育的基本现状大致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多种媒体并存、多样媒介教育共进
目前,在中小学,青少年接触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光碟媒介和网络媒介等四代媒介的人数都有一定比例。一般来说,年龄越大接触新一代媒介越多;青少年接触第一至第四代媒介,随年龄的递增而人数比例增大。
据笔者参与的一项1999年上海中小学学生接触媒介的调查(抽样调查样本为1800户家庭)数据显示:有82.4%的被调查者从印刷媒介中获取“大量”或“一些”信息(印刷媒介主要指《新民晚报》、《文汇报》、《青年报》、《少年报》等);有85.64%的被调查者从电视、 广播等电子媒介中获取“大量”或“一些”信息;有28.20 %的被调查者从“上海热线”、“英特网”等网络媒介中获取“大量”或“一些”信息。在1800户家庭中,有72.82 %的青少年“经常”或“天天”使用收录音机,有82.82%的青少年“经常”或“天天”使用电视机,有53.23%的青少年“经常”或“天天”使用VCD机,有43.01%的青少年“经常”或“天天”使用电脑(计算机),有4.75%的青少年“经常”或“天天”使用E—mail邮件。
目前,上海的中小学普遍开展“红领巾读书活动”指导,其中开展“优秀”或“良好”的获奖学校约占38%;中小学普遍拥有计算机教室,开设计算机课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中小学占大多数;较多中小学开展了网络教育与“上网”活动,约有10%中小学少先队组织登上了“中国少年雏鹰网”,还有一些中小学的科技活动联上了“英特网”浏览了众多网站,并拥有了自己的“校园网”。
(二)普及计算机教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据1999年国家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座谈会”发布的信息:截止1998年底,我国已有6万所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中小学拥有的计算机约 100 万台; 每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中小学生超过1000万;1000所中小学建成简单的以区域网为基础的电子教室,500 所左右的学校拥有校园网。
据上海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到2000年底,全市中小学生将开展“信息课程和媒介教育”。以普陀区为例,全区中学(65所)已拥有奔腾Ⅱ型以上计算机3500台其它型号计算机7000余台,共计壹万余台,接受信息课程的中学生达100%。40余所中学联通了区域网,5所中学自建了校园网,另有3所中学校园网在建设中。到2000年下半年, 全区所有小学也将开设信息技术和媒介教育课程。
1999年7月,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已编写出版了一套《信息科技》教材,作为中小学课本(试验本),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该套教材以《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以计算机操作为载体,按照基本能力的要求建立了模块化教学体系。该套教材按小学、初中、高中各年段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分为11个分册,内容既成系统,又丰富多彩,除“基础”课程外,有“网海冲浪”、“网页制作”、“计算机美术园”、“计算机文字处理”、“电子演讲稿制作入门”、“多媒体作品制作初步”、“程序设计初步”、“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既生动形象又便于实践操作,大大推动了中小学的媒介教育。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传统电化教学
进入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多媒体技术时代。如今,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已成为中小学电化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在上海,大多数中小学都在不同程度上把多媒体技术用于教育和教学。由于多媒体具有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的功能,它集文字、声音与图像、静与动于一身,使教育和教学大大优化。目前,多媒体不仅被用于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教学,而且被用于数学、物理、生物等理科教学,不仅被用于课堂教学,而且被用于课外班队活动,不仅提升了传统电化教学(如幻灯教学等)而且带动了多媒体的制作;从而使学校媒介教育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初见端倪的网络教育开始进入学校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知识的海洋,是接受教育与自我的新途径,又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网络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目前,上海已建有一定规模的“上海中小学教育网”和“公众远程教育网”,这些教育网络覆盖全市二十个区县,重组了教育资源,形成了共享机制。而且这些初见端倪的教育网络已经渗入中小学,启动了联网“行动”。以“中国少年雏鹰网”为例,它已渗入了上海各区县少工委和学区少先队部。全市有三万名青少年电脑爱好者已点击了“雏鹰网”。
据上海电信局2000年1月30日发布信息, 上海电信已与教育界携手合作,成立了“远程教育联合体”,并将在已有的“教育网”基础上构建“城市开放学校”。有专家正在加速“傻瓜电脑”研究和“三网”(有线、无线、互联网)合一的进程,让人们上网更容易,让网络教育的终端联通每一所学校,网络教育将大大促进学校媒介教育。
(五)成年人(教师、家长)对新兴媒介思想准备不足,缺乏应对能力
在接触印刷媒介上,成人的阅读面明显不如青少年。据报载,目前中学教师经常接触的报刊杂志约20种左右,但中学生接触的报刊杂志为七、八十种。笔者参与的调查结果也与上述数据基本相同,中学生与成人(教师、家长)相比,其阅读刊物的种类是成人的3.5倍。 在接触新兴媒介,人机对话能力上,成人更是远远不及青少年,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成人,其人机对话能力更是不及孩子的十分之一。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成年人(教师、家长)并不是不认同新兴媒介发展的方向,而是对新兴媒介和网络教育的内涵、发展、规律及未来走势了解和关心的人太少。这种不了解和不关心有可能转变为漠视、忧郁、观望、退缩和放弃,甚至反对,势必会影响媒介教育的开展和青少年信息素质的培养。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新兴媒介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面前,成年人感到力不从心,难有作为。计算机等电子媒介带来了“多媒体人”的思维模式,诱导青少年只“看”不“想”,以“形象化倾向”放弃思考与探索的思维方式。信息泛滥,使青少年应接不暇,带来精神上的“信息焦虑”;同时信息垃圾(各种暴力、黄色信息)混杂在信息流中,腐蚀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青少年。“网络游戏”使一些少年儿童乃至青年“上瘾”,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不能自拔,患上“网络迷恋症”。跨文化的传播,使媒介文化的价值观倾斜,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冲突与失范。在这严峻的形势面前,多数成年人缺乏良好的应对策略,有的甚至束手无策,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三
媒介,尤其是新兴媒介,以文化的形式介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媒介教育本是青少年教育的传统关注领域,但随着新媒介文化的兴起,媒介教育的内涵,外延、特点以及运行方式都已发生巨大变化。新媒介文化对青少年发生着积极的影响的同时,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经媒介教育带来了新研究课题。我们应该迎着网络时代的召唤,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积极开展媒介教育,为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信息素质而努力。
(一)藉新媒介文化的积极影响,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网络经济和网络教育的突飞猛进发展,青少年的思想发生可喜的变化。2000年初,一项六大城市调查表明,青少年们最关心的是“海峡两岸的时势和祖国统一”,第二关心的就是“信息网络、网络时代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他们交谈的话题不再只是美国的硅谷、比尔·盖茨,而是中国的新浪网、搜狐、网易等十大网站,是中国的“知识英雄”,王志东、张朝阳、丁磊等“知本家”,是中国第一所网络大学。网易创始人丁磊没有任何留学背景,靠自己编写软件赚来的钱白手起家,仅三年时间就创办了拥有200 多名员工的大网站的事迹在青少年中传诵着。在一星期就新成立十家网络公司的上海,做个“网络人”已成为一些高中生向往的时尚职业。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公布的统计(1999年7月14日)数字表明,我国上网人数中,39.9%为25 岁以下的青少年,高中(中专)以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网民”为14%。一种新的知识(科学)价值观支配着青少年,为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提供了基础,我们正可以借助这积极影响,通过“对话”、“访问”、“参观”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把青少年未来的职业理想与人生目标追求,与信息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二)发挥“三网”(校园网、区域网、“维鹰网”)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媒介文化教育活动
据抽样调查,上海各区县中学自建(包括在建“校园网”的学校数占7%至15%不等,联通区内“地域网”的学校数占40%至70 %不等,参加“中国少年维鹰网”的中小学校数约为25%。在这些“网”上流动着大量信息,已将各种媒介教育“集合”起来,与学校原已建有的校园广播、电视台相结合,产生着积极作用。
目前,一些小学(如北京实验二小,上海徐汇小学)等已提出逐步实现“让8岁孩子会上网”的目标, 上海市少工委已提出“百万雏鹰网络计划”开展“雏鹰学习创新活动”。提出了在未来三、五年内全市少年儿童实现“人人会上网,队队有网页”的目标。在这良好的学校与社会教育环境氛围里,我们可以组织青少年网上学习活动,例如“网上知环保”,可从网上了解本世纪世界著名的“七大公害事件”,下载许多环境污染的图片,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以网上环境资料为素材呼吁保护“地球村”。我们可以让电子图书阅览室登陆校园网,数以千计的电子图书软件将提供网上大书库,让青少年在网中书海遨游,开展“酷爱读书”活动。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发电子邮件、公告牌和教育教学信息,把网络作为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交流促进的便捷通道。帮助和指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倡导资源型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辅导青少年习得新型信息集存与加工模式
达到培养青少年信息素质目标的途径之一是运用资源型学习策略。资源型学习是学生借助与各种学习资源的相互作用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模式。它要求学生在查找信息、确定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记录信息、呈现信息与评价信息等一系列过程中拥有事先谋划的本领。因此,教师应作为促进者、指导者,鼓励学生主动地积极运用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应注重针对问题,让学生在发现信息的过程之中承担起学习的个人责任;要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富有创造精神,培养独立解决问题,作出决策与进行评价的技能。
所谓研究性学习,其思路的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分三个层次:概念的学习、规则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和运用科学知识和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关键是能否具备选择、判断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识别、抵制负面信息的能力
随着媒介的升级换代,电脑和网络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伴生而来的媒介道德问题也日渐显现。一方面,随着接触新兴媒介或上网时间延长,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也减少了,影响了学习,也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电子读物中藏有不少黄色、暴力系列内容,借助于“酷”的表现形式,对抵抗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有很强的腐蚀力。还有庸俗的书目,如《马屁经》、《老狐狸经丛书》等传统读物,教唆青少年“如何损人、如何出气”,日益低龄化的“网络黑客”趋势也将带来恶性社会、经济案件。
正如培养一名合格驾驶员,除了教授车技以外,还要传授交通法规那样,当青少年学习运用新兴媒介(电脑、光碟、网络等)的时候,要及时审慎地开展媒介道德教育,开辟网络道德课程,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帮助青少年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应对、批判能力。
(五)适应新兴媒介文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实现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卫星远程教育、电视会议、虚拟现实等新的教育媒体逐步普及使用,转变着人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着教育的方式、方法以至内容,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产生深刻的影响。
为了适应新兴媒介文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在转变观念和态度的前提下要实现以下转变:(1 )变单向教授为双向互动传授,网络技术的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广,师生将共同学习掌握新技术,互相切磋促进,但教师应引导学生辨别良莠信息,抵制负面影响。(2)变单向授课为相互合作,不仅教育工作者之间成为合作者, 合作开发课程教学软件,而且师生成为合作者,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发展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3)变课程为课程开发。 教育工作者将重组文化传递方式,开发新课程,设计教育教学软件。(4)既学习也研究。 教育工作者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换,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