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美 陈媛媛(通讯作者)
(莆田市皮肤病防治院 福建莆田 3511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粉刺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予以中药粉刺面膜外敷,对照组予以1%红霉素酊外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者在疗效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粉刺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药面膜;痤疮;寻常型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126-02
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或“肺风粉刺”,也称青春痘、暗疮,是一种以颜面、胸背等处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甚者出现结节、脓疱、囊肿及瘢痕皮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属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临床常见有肺经风热、脾胃湿热、冲任不调等型,多伴有颜面潮红、肌肤油腻、或七情不畅,舌红、薄黄或黄或黄腻,脉数或濡数,或脉玄细数。多见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病程较长,有的可迁延数年。大部分患者都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和瘢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面容及身心健康。我们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采用自制的中药粉刺面膜粉治疗痤疮180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2%红霉素酊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Ⅰ度痤疮 59例、Ⅱ度痤疮 73例、Ⅲ度痤疮 38例、Ⅳ度痤疮 10例。年龄介于14~35岁之间,平均年龄21.8岁;病程介于2月~5年之间,平均2.2年。按照就诊先后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各90例。治疗组90例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32岁,平均21.2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1月,平均2.3年。对照组90例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34岁,平均22.4岁;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2月,平均2.1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 粉刺面膜粉主要成分
黄连、甘草、大黄、白芷、丹参、皂角刺、贝母、硫黄、冰片。
2.2 治疗方法
180例患者均仅予以维生素B6口服。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均清洁面部皮肤,蒸汽喷面,针清粉刺。治疗组用已配好的中药粉刺面膜粉加适量蒸馏水,蜜调成糊状,均匀地涂敷于面部(眼周及眉毛除外),留药20分钟后清洗干净后冷喷,每周2~3次。对照组直接冷喷后外用1%红霉素酊。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综合疗效。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皮疹数目减少≥95%;显效:皮疹数目减少≥65%;有效:皮疹数目减少≥25%;无效:减少≤25%。
3.2 疗效对比(见表1)
4.结论
由疗效统计表可以看出,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卡方检验P<0.05,说明两者在疗效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讨论
痤疮,即“粉刺”,是青年人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青春期年轻人生机旺盛,素体阳热,热血外壅为内因,肌腠受风,辛热肥甘助阳化热,或不洁郁塞玄府凝塞,或痰血瘀结久蕴不解为发病和迁延日久的条件。其病由于肺经风热,熏蒸肌肤;或油腻辛辣所致脾胃蕴集湿热,外犯肌肤;或冲任不调,肌肤失之疏泄所致。西医认为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1]。有实验表明寻常痤疮皮损中,细菌分离率以痤疮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多[2]。
我院以辩证予以论治,主要采用外治粉刺面膜治疗,并予指导预防调摄。组方重在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湿消痰、消肿祛痘。粉刺面膜粉组方为大黄、硫黄、丹参、黄连、皂角刺、白芷、贝母、甘草、冰片,共为细末调匀制成面膜粉外用。方中取《医宗金鉴》之《颠倒散》大黄、硫磺为主药,辅以丹参,泻火活血,祛瘀杀虫,共为君药;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皂角刺消肿排脓、治风杀虫,与大黄配合治疮鲜,合为臣药;白芷入阳明经,祛风胜湿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浙贝母苦寒散结,佐君药之效;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冰片辛散止痛,善走窜渗透,为诸药引经,以上诸药共奏之功。现代药理学发现,大黄能有效抑制毛囊皮脂单位微生物生长,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治毛囊炎和头面疖肿;硫磺外用与皮肤分泌液接触,形成硫化碱,具有软化表皮和杀虫作用;丹参能抑制皮脂分泌和抗雄性激素作用,还有抗炎免疫之效,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冰片是较强的透皮促进剂和促渗作用[3]。
本文组方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祛痘,有良好的消炎作用,面膜治疗明显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故对痤疮的急慢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结节、囊肿亦能促进消散。通过1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的临床观察,证实该药膜对寻常性痤疮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易耐受。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2009:1165.
[2]孔俐君.寻常性痤疮患者粉刺与脓疱皮损中细菌的分离研究.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皮肤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1994:119-120.
[3]黄际薇.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0(11):680.
论文作者:黄少美,陈媛媛(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痤疮论文; 粉刺论文; 面膜论文; 疗效论文; 寻常论文; 患者论文; 病程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