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探讨论文_程婉诗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探讨论文_程婉诗

广西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程婉诗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要达到真正的培养目标,教师应该从课程设置、学生需求、教学方法、培养目标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索。本文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为例,加以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2-0073-01

当前,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平行发展进程中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需求,要求我们从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的结合上作出战略选择: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渗透和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逐步形成融入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对此,学习者、学习机构、学习制度必须实现相应转变。在现代计算机教学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课程也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中各个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要求,还要与其他学科作好有效的整合,因此,改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势在必行。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现状

1、计算机公共课在学校教学设置中的情况。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大概可分三个层次:计算机公共课、计算机技术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课。计算机公共课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以便学生毕业后在信息社会里更好地工作与学习,其中包括网络、多媒体、办公自动化和互联网的使用常识等;计算机技术课程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软硬件技术,包括硬件设备的选购、配置、安装、调试,软件的安装和调试,等等;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是让学生掌握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象处理等软件。

2、上计算机公共课的学生特点。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不太喜欢计算机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对理论知识兴趣不大,但是他们想上实作课。只是上了一点计算机公共课的学生,使用计算机几乎都是上网、打游戏、聊天,没有合理地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但是,学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开设其他与专业和社会基本需求相关的计算机课,从而削弱了学生们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改革探讨

1、整合课程设置。

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计算机教学、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改革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应树立“能力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具备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3、改革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改变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方法。

1.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学生能力差异。中职生的特点之一是起点参差不齐,而且有的学生由于兴趣所在,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目前,我们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大班教学为主,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行分层施教,效果较好。

2.推行互动式教学,调动主观能动性。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法,使教、学双方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互动”可以包括三个方面: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与计算机教学媒体互动。在教学中,我们应将三个方面的互动相互联系并综合应用,而不应片面地强调某一种互动。

4、转变教学考核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考核多数是以一两次书面考试或者操作考试作为学生的成绩评定,我认为这样的评价不符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来源、技能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要强化过程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促进其主动学习,从而获得进步。

5、健全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培新机制。

每个中等职业学校都必须建立健全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培新机制,从参加本校组织的培训开始,到参加本省和国家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甚至是某一专业的计算机培训等,要让本校的计算机教师通过培训,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提高,使培训对象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能)型”专业骨干教师。要让他们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了解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先进技术,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和本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有较强的专业教学和教育实践能力,治学严谨,专业教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的教育科研动态,能独立主持高水平的中等职业教育本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具有新课程开发的能力,能在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的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动手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及其应用的从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向相关领域拓展的能力,掌握本学科的新动向和新趋势,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计算机应用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能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和地区参与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的认证培训活动。

三、结语

时代的发展对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日显急迫。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受社会欢迎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论文作者:程婉诗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2月总第2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31

标签:;  ;  ;  ;  ;  ;  ;  ;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探讨论文_程婉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