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古汉语教学中“互动模式”主题研究_互动教学论文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古汉语教学中“互动模式”主题研究_互动教学论文

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文言文教学中的“互动模式”课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文言文论文,教学模式论文,课题研究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试用人教社实验教材《文言读本》的同时,我们进行了“互动模式”课题实验,旨在改革文言文教学。新教材使用新模式,新模式产生新课型,新课型带来新效益。现将课题实施情况简述如下。

新教材——“互动模式”产生的课题背景

就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而言,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改变不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学效果欠佳,与国家“轻负担高质量”的要求有距离。随着语文教材的更新换代,课文多、课时少的矛盾愈显突出,解决这个突出矛盾成了燃眉之急。出路何在?只有改革教学。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文言文“互动模式”课题研究。

新模式——“互动模式”概说

一、建立“互动模式”的理论依据

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著名教授燕国材先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结合理论。它的公式是A=f(I·N),A代表成功,f表示函数关系,IN代表智力与非智力的结合。其中I(智力)先天因素多,较稳定;N(非智力)后天因素多,不稳定。探究学生学习成功与否,更具实践意义的是它的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这方面最有潜力可挖。

由这个“结合论”转化为模式,名之为“互动模式”。“互动”含有操作性特征,它是实现“结合”的途径。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唯物辩证法。“互动”是指矛盾的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教与学是一对矛盾,I与N是一对矛盾,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与意向心理是一对矛盾,旧知与新知是一对矛盾;就教学诸要素而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都构成矛盾。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相互“摩擦”,相互“撞击”,促成转化,从而完成学习任务。我们以前的教学,可以一直追溯至夸美纽斯时代,教育界强调得多的是一个观点,即教与学的统一。强调学生服从教师,教师灌输知识,学生似容器般接纳知识。这有片面性,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实验原则

从“互动”这一特点出发,课题贯彻以下原则:①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定向、引导、维护、调节和强化的作用。②发展性原则。教学的目的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达到IN双发展。③激励性原则。以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种种有效措施,创造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④创造性原则。创造性不仅与I 有关,与N也密切相连,兴趣、勤奋、毅力、自信心, 都是发挥创造性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新课型——文言文教学三种“互动”课型

一、“三互”课型。所谓“三互”,即互相命题、互相答题、互相评题。《文言读本》中的浏览课文全部采用这种课型。我将一个单元的八段短文,分给全班八个小组,一组一段;诵读课文中的长文,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也将其一切八段,分给各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分配任务。②课前准备。要求分头出好题,写在透明胶片上。③课上活动,由亮题——答题——评题——析疑四步组成。开展活动时,a.先由命题组亮出问题,各组协商,经短时间讨论,由命题组任意指定某组回答;b.应试组答题;c.命题组评判;d.众组析疑:文段中凡有疑虑的,都可发问,学生解决不了的,由教师裁定。以上为一个回合,然后各组依次“轮流出击,各领风骚”。教师评判总结。由于教师将手中的部分权力交给了学生,学生有了支配权、评判权,参与欲望强,积极性高。学生问题出得认真,因为有了显示小组水平的机会。各组也不是只攻一段,它要防备随意“邀请”。教师只在大家疑而不决时作个补正。评判的内容有三条:①各组出题的质量;②各组答题的成功率;③各组的评判能力。这样就部分解决了我教文言文长期困扰着的问题,即如何避免教师讲得多而学生缺乏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我做过多次试验,每一次都成功了。学生的兴趣有增无减,每次活动都表现得兴奋积极,说明“动机”“兴趣”在发挥作用。适当的机制改革取得了回报,这就是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二、“情境互动”课型。情境能愉悦情绪,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它是激发N的重要条件,是“互动”的需要,又是育人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能力发展。”我教《石钟山记》写景部分,设计了一张“夜泊绝壁下”的图景,利用电教室遮光环境放映,同时放出配乐朗诵,其中又录入“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的声音,以显示深山幽谷、怪石嶙峋、夜深寂寥、阴森可怖的气氛,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开展“三问解答活动”:一问“夜泊绝壁的景色有何特点?”学生在情境感染下很容易答出,一是静,二是可怖。二问“显示景物这些特点有何作用?”学生回答,静是为了衬写即将从水上发出的钟声;“可怖”是衬写作者的勇敢探索精神。三问“写钟声、写勇敢又是为了什么?”学生回答,为了揭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主题。这就是利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达到促进智力发展,让IN“互动”。一般说,凡是需要设置情境的课文,都尽可能去创设,如《兰亭集序》《赤壁赋》等,都配以图景,结合配乐朗诵。

三、“责任互动”课型。要求目标明确、责任到组,然后全班围绕一个大目标,群策群力将其完成。与“三互课型”比,它的交互活动没那么错综复杂。《文言读本》中的“文言常识”“文言练习”多用这种课型。举例说,在讲到“通义训”中的古今词义区别时,教者曾就古代词义的“扩、缩、转、变”上了一堂知识练习课。共分四个步骤:①责任到组(要求各组举出7个例子,用以说明词义的“扩缩转变”); ②启发引路(教师举范例作启示);③组际交流(各组举例,略加说明);④辨析归类。待到进入第三个步骤,各组竞相举手,都想争先完成,发言踊跃。开始时还按部就班,学生述例,略作解释,教师板书。渐渐地各组举手的越来越多,教师应接不暇,只得简化要求,能“举例子、明类别”就行,不作解释。这样做还是招架不住,教师只得再退一步,不再指定某组某组回答,放手让学生上黑板写,结果写了一黑板。各组举例何以源源不断?原来学生采取联合作战的办法,一部分同学专门翻阅课文,一有发现,就提供给发言的同学。做到几个人动手翻检,一、二个人时时出击;并且各组竞相仿效,形成人人动手、全班投入的局面。在举例基础上,师生一起辨析分类,按扩、缩、转、变打上不同序号,通过辨析,消除混淆不清的疑点。课上得节奏快,容量大,效果显著。课由学生“互动”推动师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教师显得步步被动。文言单元练习课,大体上我都采用这种课型上,学生的活动没有一次不是活跃的。关键是目标要明确,教师的练习设计,既要有容量又要有可活动性。

新效益——五点收获

所谓新效益,是指采用了新模式、新课型才得到的新收获。

一、主体性得到显示。由于“互动”机制的建立,学习者表现出较强的团体归属欲望、伙伴认同和主体角色扮演。一方面,教师从“教”的角色转变为“导”的角色;另一方面学生由被动接纳转为主动学习。教师将问题提到小组,集体心理意识上升,心理感觉就不一样。有了问题,由小组讨论支撑,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心理压力减轻。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小组作后盾(说错了组员可随时纠正,回答不出可当场请教本组同学,也可邀请组内人员回答,体现“教学民主”“能者为师”),心理上得到放松。小组活动的背景是组际互动,由于竞争意识的渗透,“被动角色”更容易促成转换。主动学习和学习者的心理放松,是提高学习效益的两个重要因素。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心理放松的状态中学习,其分析能力、识记能力都优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明显。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区别,就识记效果而言,专家曾作过实验,在主动记忆环境中,80%的受试者能正确记住规定的材料;在被动记忆时,只有43%的受试者记得住有关材料。

二、保质保量落实了预习。由于新课型将小组出题、亮题、考问作为教学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预习得到了落实。这是一种积极的制约措施。过去预习不落实,完全靠自觉往往就办不到,多数学生依赖教师,反正课上要讲。现在不预习不出好题,课本身就无法进行下去,造成等米下锅之势。加上它以大组交流为背景,小组荣誉为依托,学生对出题表现得异常积极。过去是别人考我,现在是我考别人,出题讲究质量。我曾多次作过尝试,同学们都呈现出高涨的热情,题出得相当有质量,不少问题的提出富有创造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得到了发挥。例如学《毛遂自荐》一文,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毛遂在订盟后说‘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这话好像表现了毛遂的骄傲自大,这似乎不应是一个贤能的人应有的品质,谈谈你对此的看法。”问题出得很实在(是学生头脑中实际存在着的),由于这个问题的提出,组与组之间引起了争论。一方认为毛遂确是骄傲自大,另一方认为他并不自大。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为之欣喜,因为这儿有“动人春色”。有时教师苦心孤诣就是出不到点子上,可学生一下子就把问题亮在你眼前。在《薯种移植》一文中学生发问:“为什么薯种可以移植?请使用课文原句回答,并使用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推知薯种移植后是否会增产。”问题的后一半具有创造性,适当地扩大了课文内容的外延,有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学生将相邻学科知识串起来,说明他们思路宽视野广,作为教师却往往囿于词句,问题单一。有时我们讲课不对学生胃口,可能就是师生口味缺少交流“互动”的缘故。让学生出题就能做到口味互补。我认为朝着“互动”这条路走下去,学生会在课上取得真正的主动权。

在命题中学生除了提出众多的词句题外,还比较重视思想道德题和读写结合题,说明学生对道德的探讨并没有忽略。学生还喜欢从当今文章学的角度提古文中的写作问题,我觉得这是以今通古、优势互补的好办法,文言文的古为今用可以由此契入沟通。学生还喜欢辩论,动辄挑起争端,反映了当今学生的风貌。总之,“出题”这一活动环节,明显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此基础,再加上教师评价,不断予以肯定,预习自然也就保质保量地落实了。

三、提高了评判能力。新课型有“评判”一环。“考问”过后,命题组要评判,不只是命题组,众组都拥有再评判权力。正由于此,学习就呈现出一种积极主动姿态,不同于教师讲学生听,机械地被动学习。它是“学评结合”式的,既学又评。一有评,参与意识上升,主动性就显示出来;评还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能以批判的眼光接受文化知识,也就更具有主动性。举例说,《湖心亭看雪》中有一句“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一个组在回答时将“强”理解成“勉强”的意思;出题组认为对方将“强”的意思搞错了,虽然同样读qiǎng,但不作“勉强”讲,并说明理由——从上下文看,作品主人公张岱对于游人的请酒并不是勉强应付,他当时的心情很兴奋,十分赏识游人冒寒赏雪的雅兴,这儿的“强”应是“勉力”的意思。评判中,像这样一类引起双方龃龉的例子是常有的。作为教师,虽是裁定者,也仅以平等一员参与其中,发表意见。

四、加强了德育教育。“互动模式”课更注重德育教育,并使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有规律可循。课堂上由于学生有了“互动”的学习行为,因而非智力因素评价也就应运而生。这一点是凯洛夫教育学所没有的。试想,课堂上学生积极活动,如果教师又能积极捕捉,何愁没有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如果教师“一言堂”,唱独脚戏,学生洗耳恭听,做听众,当然难以产生积极的非智力性评价。非智力性评价是什么?它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评价,扩大一点说,包括自信心、责任感、协作精神等一系列精神因素的评价。这种评价实际上就是德育教育。非智力性评价的显性作用是调整学习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吹旺求知的火焰;但不可忽视的是它还隐含一个深层的作用——促进品德因素的发展。在这儿“求知”与“求德”是一致的,它们通过“互动”得到促进。非智力性评价是学生人格道德成长的支撑石,它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教育的素质化。我们在课题的实施中对这种德育功能深信不疑。

五、加快了学习速度,解决了课文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新教材《文言读本》容量大、诵读多、知识训练系统,是高中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套较为理想的教材。实施过程中普遍接触到的问题就是课时的矛盾。如果我们还用处理老教材的方法来对待新教材,从时间上去挤压,那是不能圆满完成任务的。它逼着我们更换思路考虑问题。于是我们从“互动模式”课题实验中,发现了新途径。拿“三互”课型来说,一教就是8小段,它比平时串讲课省时。 它省在两个地方:一是课前有了预习,初步熟悉了课文;二是学课文时,直接触及难处。学生提问题从实际出发,把不懂的提出来,不求面面俱到。实验的起始段可能会慢一点,但它的发展趋势是越学越快。学生从“互动”中提高了能力,能力的提高又加快了学习速度,形成良性循环。课上“轮流出击”的周期越缩越短,正朝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方向前进。

标签:;  ;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古汉语教学中“互动模式”主题研究_互动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