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伴焦虑抑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霍平乐

天津市安定医院 临床心理科 天津市 300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伴焦虑抑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慢阻肺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生活质量指标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为(76.25±8.51)分、(76.95±9.01)分、(74.58±8.11)分、(76.95±7.61)分,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生活质量指标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为(68.58±8.12)分、(68.74±7.94)分、(69.68±8.91)分、(69.58±7.80)分,明显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伴焦虑抑郁慢阻肺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慢阻肺;肺功能;生活质量

我院选择100例慢阻肺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慢阻肺患者中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效果,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焦虑慢阻肺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56-78岁,平均年龄为(63.5±4.2)岁;患者病程为5-20年,患者平均病程为(10.73±3.45)年;观察组中有29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55-79岁,平均年龄为(64.7±4.7)岁;患者病程为4-21年,患者平均病程为(10.94±3.8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包括:①入院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使用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以获得患者的信任。详细为患者介绍主治医师、主管护士情况,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为患者讲解慢阻肺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手段、康复进程等。引导患者倾诉内心的苦闷、疑虑,同时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尽量缓解或消除其心理负担。获得家属的信任和支持,从而使患者和家属具备治疗信心,使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②口腔护理。由于缺氧慢阻肺患者都是张口呼吸,导致患者的口腔较为干燥,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服用大量的抗生素,使患者容易出现口腔感染。这个时候护理人员要密切叮嘱慢阻肺患者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在患者咳痰之后要漱口,从而保持口腔清洁。③用药护理。谨遵医嘱使患者按时用药,使患者了解药物在自身病情治疗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以此使患者能够以自身的康复及治疗为基础,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另外,目前治疗慢阻肺患者的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所以在患者用药之后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必要的时候使用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在此基础上还要告诉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出现不良反应的时候及时告知相应的医护人员。④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能够做适量的运动,提高患者体质健康;指导患者增强呼吸功能锻炼,以此提高患者呼吸肌肌力及耐力,以此创建有效护理,避免慢阻肺疾病的发作和病情的加重;指导患者做相应的体力训练,比如上下楼梯、步行等,从而提高患者体力的恢复,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改善【1】。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因为慢阻肺患者的病程较长,并且患者还有受到医院环境的影响导致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此种情绪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护理人员就要多于患者沟通,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具有乐观的心态,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虚。并且有目的性的针对不同的患者问题进行分析,为患者答疑解惑,树立患者治疗自信心。使患者能够了解慢阻肺疾病的正确知识,改变之前的错误认知。并且还要使患者能够戒烟戒酒,指导患者加强训练。调动患者家属进行支持,消除患者的孤独情绪,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2】。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通过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通过x2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表1为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对比,通过表1可以看出来,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MMEF、FVC分别为(1.76±0.30)L、(1.78±0.30)L/s、(2.90±0.27)L/s,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MMEF、FVC分别为(1.20±0.34)L、(1.12±0.25)L/s、(2.00±0.30)L/s,明显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生活质量指标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为(76.25±8.51)分、(76.95±9.01)分、(74.58±8.11)分、(76.95±7.61)分,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生活质量指标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为(68.58±8.12)分、(68.74±7.94)分、(69.68±8.91)分、(69.58±7.80)分,明显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文研究表示,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以此可以看出来,在伴焦虑抑郁慢阻肺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亚红. 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60-61.

[2]王美琳.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96-97.

论文作者:霍平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伴焦虑抑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霍平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