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街村的兴起看内陆农业县乡镇企业的发展_南街村论文

从南街村的兴起看内陆农业县乡镇企业的发展_南街村论文

从南街村的兴起看内陆农业县乡镇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陆论文,县乡论文,农业论文,南街村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落后的内陆农业县,如何改变农村的社会面貌,实现农业现代化,使农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尽快富裕起来,是一个急需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河南临颍县南街村村办企业的发展历程给人以启示。

一、豫南第一村

南街村地处豫南平原,全村2060亩耕地,742户人家,3019口人。长期以来,南街村民死守着人均7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人均年收入只有几十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街村民在村委会的领导下,拉开了“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序幕,本照“一业带着多业上,百业辅助主业兴”的指导思想,奔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1994年底,村办企业产值达到8.02亿元,实现利税6489万元。其中,以食品加工为龙头的村办企业达26个,方便面生产线扩大到30条,日产方便面240吨;锅巴生产线扩大到110条,日产锅巴11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和锅巴生产基地;投资近亿元的“南德啤酒有限公司”于1994年5月正式投产,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用户欢迎,荣获全国消费协会金奖;投资600万元的第二包装厂,1994年7月正式投产,日产纸箱12万只,品种多、规格高、质量优;为保证方便面和锅巴内包装生产需要,与日本合资的彩印厂第二生产线投资1700万元,于1994年12月正式投产。去年底,全村职工队伍已拥有11000人,不仅为本村的劳力安排了就业,还为来自8省36个县市的9000余名青年找到了就业门路。

全村26个企业相互联系,互为依托,系列加工,层层增值。食品龙头企业每天需要300多吨面粉,由本村面粉厂供应:每天需用12.5万只外包装箱,由本村制箱厂生产供应;每天需用400多万只彩印袋、胶囊袋,由本村与日本内田株式贸易会社合资兴建的彩印厂、胶印厂生产供应:每天需要运入、运出500多吨的原材料和产品,由本村车队的150部汽车承担此项任务。

今天的南街村,既有中外合资企业,又雇用了大量的外工。这种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南街村目前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方式,以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南街村领导班子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结合集体经济发展的实力,制定了低工资、高福利、多方面定量供应的分配制度。一方面就业人员拉开档次;另一方面保证定量供应无力就业村民。全村人均月工资约250元左右,村民从住房、家电、家具配备,到子女入托、入学及养老金全部由集体承担。子女升学后,大专生月工资150元,中专生月工资100元。丧失劳动力的老年村民,由村敬老院赡养。村民吃水、用电、烧煤、面粉、油、蛋、菜等集体免费供应。

1991年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来南街指导工作时,曾给予高度评价,誉为“豫南第一村”。

二、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南街村占居地理位置的优势,在当地历史上是并不落后的地方。1979年南街大队已实现了粮、烟亩产“双超千”,但由于人多地少,这里的农民一直富裕不起来。长期的贫困,激发了南街人的富裕愿望,1980年,村干部带着干粮,跨越黄河到新乡七里营刘庄去参观学习,取回了真经。示范效应启发了南街人。村委会上,28岁的村支部书记王洪彬慷慨陈词:“要摆脱贫困,非办工厂不可,别无良策。”针对当时农民收入增加,特别对住房有换旧盖新的趋势,村委会召集村民集资,半年后,一座全县最大的36门砖砖瓦窑在南街投产了。不久,他们又围绕着农产品加工增值做文章,以赊帐的方式“购”进了一台面粉机,到1981年下半年,年产1000吨的“中原面粉厂”落成投产。南街人就这样靠“玩泥蛋起家,玩面蛋发家”走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

1982年至1983年,南街村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段弯路。由于农田和村办企业搞了个人承包,村委会主要工作转移到批宅基地和抓计划生育,放松了对企业和农田的管理。企业承包人由于管理不善,安全事故接连发生,砖瓦厂每年上交15万元承包费,年底连一半也交不上来;面粉厂经营形势欠佳,只见机器和劳动力超负荷运作,却不见企业经济效益,承包人以种种借口不 交或少交承包费;土地承包给个人后,村民们在耕作上由于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原来的农田水利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产量连续下降。一些农户不再在7分地上“刨食吃”,流入县城经商做生意,农田出现了粗放经营、土地撂荒现象;外出打工做小生意的人有了几个钱,歪门邪道一齐来,建国以后几乎绝迹的一些丑恶现象也死灰复燃……一系列问题,引起了村领导班子的深思,村长王洪彬反复考虑“改革开放没有错,但为啥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班子会上他提出讨论议题: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我们的党组织到底应该怎么办?是收收提留款,批批宅基地,还是真正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班子成员经过讨论、深思,达成了共识:个人承包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有效管理措施,因企业承包人多次违背协议,应立即终止合同,由村委会出面搞集体承包,坚定不移地走集体主义道路。就这样南街村又吹响了第二次创业的进军号。

企业收归集体之后,南街村领导班子没有停留在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他们追求的是大发展,更快地壮大集体经济。村领导意识到,初级产品难赚大钱,出路在于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依托农业办企业,围绕粮食搞加工,让粮食“打滚”,提高附加值。村干部进北京、下广州、走天津、闯上海,引资金、招人才,终于与北京“劲松”食品厂联姻办起了“颍松”糕点厂。从此以后,村领导班子带领村民苦拼实干,摸索发展经济的新途径,有经验,也有教训。从糕点到养殖、麻纺、冷冻、溶剂等探索了很多……纵然围绕“农字”做文章,但因产品辐射力有限,部分项目未形成规模,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受了“忍痛割爱”和企业“流产”的痛苦。1988年至1989年,受市场疲软的冲击,南街村新上项目麻袋厂刚投产就被迫转产;溶剂厂尚未建成被迫下马。经过两年的摸索,在市、县农行的支持下,认真细致的考察、论证,终于选定了方便面食品加工项目,县农行投资200万元,兴建了一条“颍松”牌方便面食品加工生产线,投产3个月就打开了销路。到1990年南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方便面和锅巴生产厂家,产值实现连年翻番。下面数字是南街村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

1984年,全村有砖瓦厂、面粉厂两个企业,年产值70万元。

1985年,新建糕点厂,年产值150多万元。

1986年,面粉厂扩大生产规模,年产值320多万元。

1987年,新建养殖厂,年产值730万元。

1988年,新建麻袋厂、冷冻厂,筹建溶剂厂、方便面上第一条生产线,年产值1400多万元。

1989年,方便面生产线扩大到4条,创产值2100多万元,利润180万元。

1990年,食品厂上一条锅巴生产线,方便面生产线扩大到8条,年创产值4175万元,利润400万元。

1991年南街村首次实现了产值超亿元,利润完成800万元,在此基础上又实现了连年翻番。1992年上10条方便面生产线,6条锅巴生产线,新建中日合资耐可达彩印有限公司和矿泉果茶厂,创产值2.1亿元,实现利润2300万元;1993年方便面生产线扩大到30条,锅巴生产线扩大到70条,新建彬田胶印公司和南德啤酒厂,创产值4.2亿元,实现利润3300万元;1994年产值8.02亿元,创利税6489万元,年度上交财政收入1600万元。

南街村领导班子在扩大生产,争取规模效益方面,表现出了超人的胆略,从1988年第一条方便面生产线投产,不足半年就扩大生产规模。当时郑州等同行业厂家的产品在市场已经下滑,连北京的两位高级工程师都劝村领导千万不敢再上了。村长王洪彬与金融部门一道到北方各大城市考察,认为方便食品在全国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一些厂家销路不景气,是由于产品质量和价格不理想所致。南街村只要利用好本地原料充足的优势,狠抓质量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定能占领市场。

“颍松”牌方便面,质量稳定,口味纯正,不仅占领了周围县、市的市场,还远销全国20多个省区,并出口俄罗斯等国。同是一包重量70克的袋装面条,外厂生产清淡,南街如火如荼。原因究竟何在?有必要进行分析,河南是全国小麦生产基地,优质面粉是南街方便面竞雄市场的第一要素,南街1981年建有优质面粉厂,接二连三建起造纸厂、制箱厂、彩印厂、饲养厂、运输队,形成了一个围绕方便面生产的企业链,企业之间互为配套,互为依托,形成了良性循环。南街村以方便食品作为龙头企业,这是一个出色的选择。

南街村的发展前景

南街村创出了奇迹,但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满足。村领导班子深深地懂得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产品在市场上由旺销到滞销是一个基本发展规律,有今天的“旺”就有可能出现明天的“滞”。因此,他们时时注重市场变化,瞄准市场,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吃着一个,拿着一个,看着一个,想着一个,使南街永立不败之地。

(一)积极开发新产品,向高档次,高科技含量,精工艺,精技术,大规模方向发展。南街村下步规划,继续围绕以食品加工为龙头的产品项目做文章,把南街办成新兴的现代化食品城。在近三年内,投资800万美元新上巧克力棒(果)生产线4条;投资530万美元新上方便面第三代产品(冷面)生产线10条。

(二)围绕以啤酒为龙头的饮料产品生产线做文章。在95年完成5万吨啤酒扩建任务,提高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投资1000万元新上具有软化血管、防止高血压功能的玉米胚饮料;投资1500万元新上豆制品项目,投资7000万元新上印刷用油墨产品,投资1.25亿元,新上包装用塑料PP膜产品,使企业成龙配套,形成综合效益。龙头产品微利经营,占领市场,配套产品充满活力,确保效益。

(三)投资1.3亿元建立综合型服务大楼一栋,搞商业流通和食宿“一条龙”服务。

(四)1995年计划完成产值14亿元,实现利税1.4亿元,到本世纪末全村产值达到30亿元,纯利润达到3个亿,人均年创收入超8万元,为实现按需分配,把南街变成共产主义“小社区”奠定基础。

南街村给我们的启示

南街村企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个人承包或实行股份制都只是一种企业管理办法,而不是唯一的办法。自1985年以来,南街的工业产值以每年翻番的速度,从150多万元直到1994年的8.02亿元,在目前社会企业效率普遍疲软的情况下,南街企业可谓独树一帜。

南街村的启示,主要有两点:

启示一:领导班子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当南街村迈开步伐向前发展的时候,有人担心南街村的领导班子能否经受得住富裕的考验。南街人能经得住金钱的腐蚀吗?村领导班子却用事实回答了人们的疑问。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吃亏,乐于奉献。村领导班子约法三章:一是不准自己先富;二是不准喊“给我上”,要喊“跟我来”;三是敢于揭露自己的缺点,不准护短怕羞。

在管理监督机制上,南街村坚持实行民主管理。他们坚持集体所有制道路,产权归集体所有,村委会领导班子对集体经济产权、资产、资金的流失、保值负有法律责任。村民代表大会是内部最高监督机构,村长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村委领导班子定期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村长或其他领导成员有越轨行为,村民代表大会提出意见,报请村民委员会进行制裁或罢免。

启示二:金融服务,是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搞活也依赖于经济的繁荣,用南街村村长王洪彬的一句话:“没有金融部门的支持就没有南街村的今天。”对于南街的发展,临颍金融部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包括人力、财力的投入。这种投入不是盲目的无的放矢,而是经过具有理性的科学论证的投入,而且投入之后并没有放松管理,确保资金发挥作用,使项目产生效益。南街村村办企业的所有项目从立项、论证到施工、投产,均由金融部门逐项把关,除在宏观调控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之外,并跟踪监督,派员常驻,发现问题,立即纠正。1987年,南街产值超过700万元,年末,在县农行的帮助下,从省农行争取资金规模80万元,新上年产200万条麻袋的麻袋厂,年利润可达160万元。不料好景不长,市场急剧变化,生产麻袋用的原麻价格由原来的每吨800元上涨到1600元,而麻袋在市场上滞销。企业的不景气,引起了县农行的高度重视,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县农行抽出专人在南街村设立信贷资金专管组,对市场进行认真细致的考察后,建议村委会将麻袋厂转产为制箱厂。

1989年,在市场疲软的冲击下,全国垮掉20多万个乡镇企业。以村办企业起家的南街,养活4000多口人,还有盈利。对此,金融部门对南街实行了重点保护监督政策。一次,南街村村委会取得了资金,在上质量、上项目、扩大产品种类的同时,动用60万元贷款,兴建办公大楼,改变办公环境和条件。县农行发现后,当即勒令其停建,将资金用于生产投入,否则将进行信贷制裁。村委会对金融部门历来是言听计从,把资金重新用于生产建设。

1991年南街村产值超亿元,在全县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省农行1992年代理发行豫彬债券5000万元;临颍县中行于1992年适时投入资金1000万元,93年代理发行债券2000万元;漯河市人行、漯河市农行、临颍县人行和城、乡信用社集中财力,分别多次给予支持。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南街村信贷资金的管理,经省、市农行申请,人民银行批准,1994年7月全国第三家村级农业支行在南街诞生,为南街村稳步发展提供了金融环境。

集体规模经营,在中国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它具有以下特点:(一)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产权明晰。让集体财产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任何损坏集体财产的人和事都会受到政治制裁,社会舆论和批评。(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南街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村民生活必需品实行定量供给,这种分配是由目前南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不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共同贫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而是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具有共产主义因素的按劳分配。(三)有利于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分灶吃饭”,便于自主经营,而农业发展需要强化基础设施和加大直接投入,分散的经营体制很难形成规模投入,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实行集体规模经营,便于集中力量,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四)有利于加强财政和信贷资金的管理。站在金融角度,农业集体规模经营比分散经营风险小。据临颍县农村信用联社有关数据证明,近年来个体工商户贷款死滞资金占60%以上,而投放于“小康村”建设的集体贷款,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较好。因此,实行农业集体规模经营,既有利于金融机构信贷支农,又为政府部门实施农业政策奠定微观基础。

标签:;  ;  ;  ;  ;  

从南街村的兴起看内陆农业县乡镇企业的发展_南街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