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大类招生背景下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大类招生背景下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马 慧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 300000)

摘 要: 大类招生与培养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对于外语类高校来说,大类招生对其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外语类高校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大类招生;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概述

“大类招生”即“按学科大类招生”,指的是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通识教育基础培养,在熟悉学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专业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类招生打破了按专业(方向)招生的传统模式,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实行专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这些湖泊购买整套服务,从鱼种培育到渔政管理,从捕捞生产到销售烹饪等各方面。”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光喜说,千岛湖“保水渔业”经验是可复制和可推广的,公司先后实施并完成近20项“保水渔业”科研项目,在海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10余篇研究成果。

由于受时代和社会发展、个人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国外高校因材施教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早已普及,国外学者早已认识到打破传统观念、采取先进的育人模式对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美国哈佛大学自19世纪70年代起,就率先采用了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先开设基础课程,接受通识教育,再接受专业培养。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大高校也陆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上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教育教学改革方针,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出新型本科教育改革计划,这就是著名的“元培计划”,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高校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的开端。随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先后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

二、大类招生对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利与弊

外语类高校作为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要学科、其他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与综合性大学在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而外语专业作为技能性为先导的专业,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大类招生”这个大势所趋的改革模式下,北京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类已经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截至2018年共有26个专业按9个大类招生,4个专业(含16个专业方向)不再分专业方向招生;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类本科专业按英语专业大类统一招生,实施“1+3”人才培养模式,为深化英语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成立英语实验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大类招生工作正式启动,率先从国际传媒学院开始,首次试点“新闻传播学类”大类招生与培养,取得一定的经验,随后扩大大类招生与培养专业范围,实现“英语类”、“日语”与“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与培养。学生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与学科基础教育,学习1-2年后,根据个人学习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按分流后的专业培养计划继续进行修读。截至目前,天津外国语大学取消了所有招生专业方向,将大类招生逐步推广和完善。

因此,在译文中,为了取得语言,语法与词句的通顺,可以做出适当改变,考虑译文风格,接受者语境,使得接受者达到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产生归化的作用。当译语原文达不到形式上和意义上的完全对等时,形式要完全让位于意义[3]。

(一)大类招生对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势

1.减少考生填报志愿盲目性,有利于外语类高校内部资源整合

实行大类招生是本着“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的要求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大类招生对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着多方面的优势。

外语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始终把为国家培养高端的外语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复语型的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提出要突出“强外语,重实践;多规格,复合型;高品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天津外国语大学则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挥语言服务特色和功能优势,着力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随着时代发展需求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过度,外语类高校不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目标,而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突破了外语类高校对外语专业学生精英化的传统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2.实现外语类高校以人为本、按需培养的目标

在南翔小笼第六代传人的坚持下,南翔馒头店在改造升级后专门辟出一块区域,引入对面湖心亭的饮茶师,重现了当年“一笼一茶”的场景,勾起不少老上海人的回忆。

3.有利于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重要教改举措。学生入学后通过1-2年的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培养,对学科、专业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专业。大类招生打破了传统上按专业招生的模式,实行专业与学生双向选择,进行专业分流,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大类内自主选择,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学生能够在了解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趋势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从而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实现了按需培养的目标。外语类高校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把专业选择权和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在传统的招生模式下,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由于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又因对专业了解不够,出现家长与学生心中所谓的热门专业扎推报考的现象,导致很多高校所谓的冷热门专业报考的考生数量失衡,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而按大类报考,考生选择一个类,就等于选择了几个专业,相当于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并且大类招生把选择具体专业的环节推后,学生入学后通过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充分了解专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实际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优化,实现外语类高校内部资源整合。

新教师需求为工科新教师培训目标之基石。学校培训总目标与学校培训分目标均以新教师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学校与国家之要求,高于新教师之需求,成为新教师参加培训的指挥棒、力量发动机、效率生发器。

4.有利于增加外语类高校内部专业竞争力

大类招生与培养,从客观上来说引发了外语类高校内部专业之间对学生资源和学校资源的竞争,引入了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教学的动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类招生引入的竞争机制也促进了外语类高校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了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环境伦理主要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一味的索取与侵占自然,在满足了各种物质欲望的同时,也面临着精神世界失衡的窘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遭到了破坏。尼古拉斯认为人类只有尊重、亲近自然,与自然重建和谐关系才能得到救赎。在《勇敢者》中,凯尔与其家人在农场和谐生活的场景以及他最终成为汤米和戴安娜心灵慰藉的事实,成为作者表达他环境伦理观的最好证明。

(二)大类招生对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对于所有高校来说,大类招生与培养都面临着一些共有的困境与挑战,一是对于课程设置来说,通识课与专业课之间保持一个动态平衡尤为重要,学生入学以后,经过1-2年的通识课与基础课程的学习才进行专业分流,而大三大四很多学生又面临着考研、出国深造与实习就业的选择,这就大大缩减了专业课的课程量与课时,这样一来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面临着一大挑战;二是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由于入学后的专业分流采取学生和专业双向选择制度,主要以学生成绩为主要参考标准,并没有完全遵从所有学生选择专业的意愿,从而使得学生学习负担加重;三是所谓的“冷门”专业面临生存危机,专业分流的时候,由于受市场盲目性的干扰,面临就业压力,很少学生会主动选择一些就业率相对较低所谓的“冷门”专业,因此这些专业也只能被动接受成绩排名相对靠后的学生,既不利于专业建设,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外语类高校因其专业设置主要以外语专业为主,因此又将面临其独特的挑战。外语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技能性先导专业,良好的语言基础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除英语外的其他语种来说,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没有学习过相关语言,属于零基础,需要先期一定长度的语言基础训练才能进入后期的深入学习,若进入大学后再进行1-2年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学习,那对于这些零基础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时间相当的有限和紧迫,尤其对于双语专业(外语+英语)和复语专业(外语+外语)学生来说,例如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开设的俄乌复语、俄白复语,学生面临着大学四年内学习两门外语的任务,在相对过去学习时间压缩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能够保证这是一个巨大挑战。但是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于大类招生与培养,外语类高校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推进和深化,这就需要外语类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从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彻底转变传统观念,才能应对大类招生对外语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挑战。

三、大类招生背景下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以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例

(一)“外语+”与“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天津外国语大学开设本科教学国际化项目班,革新人才培养理念,建立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获批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多语种+经济学”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的亚非语学院“朝英复语+金融学”、“阿英复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项目班;天津外国语大学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校际合作办学项目“广告学(中日2+2)”项目班;英语学院与涉外法政学院(国际政治与外交学专业)按照双学位模式联合培养的项目班等。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天津外国语大学实行“外语+”与“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双学位、辅修、复合课程群等灵活多样的复合培养方式,为学生自主选择复合方式创造条件,并搭建多专业之间共同发展的共享课程体系平台,形成师资互补、课程互补和优势互补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深化学分制改革

大类招生与培养推进了高校学分制改革,天津外国语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个性化培养的目标,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条件成熟的专业施行学分制改革,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各类与学业有关的文化活动、科研活动、技能训练、社会服务等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获取第二课堂学分。同时建立网络课程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制度,逐渐过渡到完全学分制培养。

(三)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

在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背景下,外语类高校需要完善培养方案并优化原有课程结构,以确保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质量。天津外国语大学新版培养方案体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自主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通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自主发展的有机结合,在大类招生专业课时大大缩减的情况下,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和平台,建设“3个平台+1个模块(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合学校语言特色的通识教育平台,构建学科大类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

(四)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大类招生背景下,外语类高校为了提高课堂质量从而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将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手段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天津外国语大学课堂教学由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为主转变,建设特色鲜明的优质课程群,建设一批优质的慕课课程,促进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向社会辐射。同时,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网络视频课等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实行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实现课堂与虚拟课堂无缝对接,创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方式,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五)坚持国际化人才培养

外语类高校由于其自身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尤为重要,天津外国语大学将全球化要素列入培养方案,深入推进“2+2”、“3+1”等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各学院积极与更多的海外知名高校建立学生联合培养机制,拓展海外带薪实习项目、假期海外培训营和其他短期海外交流项目,进一步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覆盖面,促使更多的学生有或长或短的海外学习机会,这也符合外语类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食品条码的使用。当条码设计、印刷之后,就到了最后的使用阶段了,因为消费者的文化层次不同、能力有高有低,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当,导致扫码不成功。所以打码工作人员在食品袋或一次性包装袋上张贴条码时,一定要使之整洁、整齐,方便扫码器能够成功把信息扫出来。在超市的自动付款机器上,当消费者不知如何使用手机扫描、自动支付时,就要安排工作人员在自动付款机旁边协助、指导消费者,正确扫描条码,顺利地完成购买食品的支付过程[4]。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外语类高校为充分发挥语言服务特色,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应大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大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并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尤其是海外实习基地。

大类招生对外语类高校来说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变革,同时也促使学生课程考评办法由传统的以试卷为主的单一考评模式向多样化考评转变,同时加强督导评教和学生评教,促使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结束语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招生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外语类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大类招生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充分发挥大类招生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势,扬长避短,培养出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英剑.外语专业“例外论”,能否应对“大类招生”改革?[J].当代外语研究,2017(6):1-2.

[2]苏力,徐姝,杨阳.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6(20):113.

[3]王娜.大类招生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学分关联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171.

[4]巩曰光,梁广.高校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167-170.

[5]钱保俐.高校实行大类招生模式的优化策略[J].教育评论,2015(4):43-45.

Abstract: Classified enrollmen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educational reform of universities.For universities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classified enrollment brings lots of advantages,at the same time it brings huge challenges.Universities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need to reform th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cultivation to meet the demands of new era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classified enrollment;universities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00X(2019)04-0167-03

作者简介: 马慧(1986-),女,汉族,山东蓬莱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科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

标签:;  ;  ;  ;  

大类招生背景下外语类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