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他觉得自己不读书?_心理暗示论文

是什么让他觉得自己不读书?_心理暗示论文

是什么让他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让他论文,觉得自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案例

小海今年才上初三,但是他却不想继续读书了。他爸爸妈妈经常说他脑子笨,搞得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先天不足,不是读书的料。每次考试的时候,他的成绩都在班里的后十名,他觉得这完全是因为自己脑子有问题,所以才会学习不好。

每次小海把考试卷给父母看时,望着那可怜的分数,妈妈总是边摇着头边说,谁让你小时候摔跤把头给摔笨了,有什么办法!平时,妈妈也总说小海学习不好肯定是脑子有问题。小海五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摔到院子旁边近一米深的沟里去了,正好后脑勺碰到一石头,流了好多血,还昏死过去了。妈妈说,就是那次摔跤留下了后遗症,才会让脑子这么笨的。每次小海听妈妈说这话就很难受,但是他自己也想找到影响学习的原因,所以小海和妈妈多次去医院检查,可每次医生检查后都说小海的智力水平正常,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问题。

可是既然没有问题,为什么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呢?随着中考的临近,小海也知道爸妈很担心他,所以他也非常想把学习成绩搞上去。但越是急,就越看不进书。现在已经上初三了,同学们的学习压力很大,小海的压力就更大了。他现在每天在课堂上都会坐立不安,晚上睡觉还会失眠。有一次实在睡不着,又想到自己脑子这么笨不是读书的料,干脆退学算了。想着想着,小海就坐在床上哭了起来,又不敢哭出声音,怕被爸妈听到。他真不知道他今后的前途在哪里,如果不上学他又干什么呢?

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观象。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于这个结果。

小海的问题形成很大原因是由于他妈妈不良心理暗示的结果,因为他妈妈从看到他摔到头的时候,就有了“孩子脑子可能会出现问题”的担心,并把这种担心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孩子,造成了现在小海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困扰。

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的。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对人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人情绪受到波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健康。

从小海的案例看,他由于长期的不良心理暗示导致学习困难。而施加不良心理暗示的人恰是他妈妈,这种暗示长期施加,必然影响到他的认知思维过程,使他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而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讲,不良的心理反应更易于形成和固定下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

心理处方:

首先,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海的父母都要尽量多给他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以及实际的帮助和引导,让小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认知,更利于他今后的学习和成年后在社会上找到正确的位置。

其次,学习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小海不要着急,一切都能慢慢好起来的。同时,作为小海本人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的能力,注意控制并消除一些消极的心理暗示。尤其当在学习上遭遇困难和打击时,应该对自己说“这没有什么,我能学好,我能考好,我一定会成功”,“我很坚强,我不会倒下”,“我能行”之类的话。总之,小海要学会把振奋人心的口号喊给自己,这样的自我暗示力量必将为自己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第三,下面几种常用的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小海不妨学学,长久坚持,定有所获。

语言暗示法:语言暗示是心理暗示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极大地激发人的潜能。对小海来说,如果有哪一句话可以增强斗志,那么这句话就应该成为首要暗示用语,从现在开始,小海要不断地在每天上学前或每次考试前想象考试成功的情景,给自己以最大的激励。比如:“我今天一定要考好!”、“坚持就是胜利!”、“看,我多棒,再接再厉,下次一定会更好!”。

食物暗示法:就是通过食用某种特定的食物或饮用某种特定的饮料来起到愉悦心情、调适心境的作用。俗话讲,就是图个吉利,求得心理的安慰。其实,人们平时喜欢吃什么,喝什么,都可能对个人的心情带来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吃饭必吃“必胜客”、“肯德基”,喝水必喝“红牛”、“蒙牛奶”,也是为了让自己加强信心,精神振奋。

音乐暗示法:音乐暗示是心理暗示与放松练习中最常见的一种,优美动人的音乐,能够使人精神振奋,引起轻松、愉快和舒适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文字信息进入大脑,选择的暗示音乐应该是不带歌词的纯粹的音乐。对小海来讲,如果有哪一首乐曲可令他舒缓焦虑,激昂斗志,那么这首乐曲就应该成为首选暗示音乐。

服装暗示法:就是通过穿着某件自己特别喜欢的服装来起到愉悦心情、调适心境的作用。想一想如果有哪件衣服可令自己心情愉悦、增强斗志,那么这件衣服就应该成为首选暗示服装,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运用,巩固成效。比如有些人喜欢穿红色衣服参加考试,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确实有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

青少年的学习和考试就像一场接一场的足球赛,胜负常在不可预料之间。要时时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能赢,为自己喊一声:加油!

标签:;  

是什么让他觉得自己不读书?_心理暗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