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教学生会学论文_庞志荣

用爱教学生会学论文_庞志荣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 250400 

2017年,我读了《听于映潮老师讲课》和《程翔与语文教学》等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专业书籍。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我越来越感受到语文教育知识的博大精深,越来越感受到教育教学责任的重大,也就越来越意识到自己肚子里墨水少得可怜。在学习中学着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收获。

一、目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

有人说,在中学语文界,余映潮老师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原因之一是他是从中学语文教研员的角度切入课堂教学实践的,一是他50岁以后才走向展示课堂艺术的讲台的。由此可见于老师研究课堂教学根本上是心中装着学生。

于老师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我牺牲了无数的业余时间研究了无数个教例之后才对课堂教学有了深切的体会。在漫长的时日中,有一项活动陪伴着我,那就是把玩教材;还有一个词儿陪伴着我,那就是提炼。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提炼出来的规律,滋养着我的思想,滋润着我的教学设计。”由此可见于老师成为语文教学名家离不开艰辛的探究历程。

教材研读是一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础,没有深刻的细致的甚至是别出心裁的课文研读就难以有好的阅读课出现。这是于老师执教示范课课例给我的直觉。于老师把教材研读分为三种境界: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他《咏雪》一课的教授让我感受到,朗读的层层深入地指导对学生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

记得于老师曾说过:“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是我的教学设计理念,“重文本,重朗读,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是我的教学常规,“思路明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评点精美”是我的教学风格。听了于老师的课我懂了于老师所说的,研究教材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读“薄”,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更让我深刻地感悟到,课堂活动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上进行的形式和内容都很丰富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语文实践活动。正是于老师深入地对教材进行把玩和发现,才使学生课堂上的读写活动内容更加有趣、有味、有效。正如于老师《咏雪》一课中朗读的设计——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

于老师“目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师生高雅的对话、智慧的对话,使学生,也让我——一名语文教师,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

二、不是职业的需要,而是生命的坚守

对“提问”的研究,最神秘、最有趣、最有效的是研究“不提问”。这是程翔老师执教《囚绿记》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听过程翔老师的课便迫不及待想读他的书。

程翔老师提出语文教师要做“文化人”,我想主要还不是职业的需要,而是一种坚守,一种生命的境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著名学者、北大教授温儒敏这样高度评价程翔老师。

他在语文“泰山”的陡路上朝着极顶不断攀登,像语文课改航程中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著名语文教育家、河南师大教授曾祥芹如此赞誉程翔老师。

听了程老师执教的《囚绿记》,我真正认识到课改的关键是教师。教现代文“以什么为抓手”的问题一直困惑着我,程老师的一节阅读课使我对阅读教学有了深入的认识:学生的“原始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一篇文本的阅读要从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原始理解”进行整合,到“后续理解”的引导、启发再到“基本理解” 的形成。这是课堂阅读应有的流程,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课堂阅读要引导学生达到“基本理解”的目的。“基本理解”就是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对课文的字词句、写作技巧及主题思想所做的客观的、具有一定认同度的理解。

课堂阅读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强调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程老师的教学设计让我感受到:学生有阅读的亲身体验才会有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才会启发和丰富教师的教学,学生阅读体验的第一印象正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起点和抓手。重视这个课堂起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把课堂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扭转“重讲析,轻阅读”的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读书、交流、提问、接受训练,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有发展或提升。课堂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训练不等于做练习题,更不等于题海战术;训练是架设一道桥梁,让学生从此岸走向彼岸。张志公先生在《说“练”》一文中也曾指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他进一步指出,练的内容包括“练口”“练身”“练眼”“练手”。程老师的课堂训练实实在在又让学生轻松地完成了他的课堂教学目标。

程翔老师说,语文老师本身就该是多媒体。这对我触动很大,正是程老师的这种追求成就了他的大师风范。程老师追求的高远已使他脱离了职业需要的世俗,彰显出对生命坚守的境界。

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他们的特色正是他们用积极行动积累智慧的结果。

程翔老师也提到我们要有心有计划地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是啊,当我们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时,看看自己深一脚浅一脚探索的脚印,我们才会感到一些充实。

有人说,卓越的人有性命、生命和使命三条命。不断地读书学习启示我,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教书育人”的使命,我们的使命就是用爱教学生会学,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走出迷茫、发展自我。

只要我们正走在教学改革创新的路上,迈小步,不停步,我相信,我们也会在坚持中走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论文作者:庞志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用爱教学生会学论文_庞志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