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_农村改革论文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_农村改革论文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建设社会主义论文,基层党组织论文,历史使命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06)05—0005—0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上了重要日程,并且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为农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重新审视自身方位和定位,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领导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能力,切实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性任务。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经过十几年改革,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与形势的发展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一些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党在农村基层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这些现实问题,努力在更高标准上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职责职能上面临新的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担负着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党在农村奋斗目标的重要职责,是党做好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内容上看,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与以往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又拓展了更新的领域、丰富了更多的内涵;从进程上看,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针对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把其作为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进一步明确和调整自身应担负的职责和职能。一是当好组织者,坚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探索和创新党的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结合方式、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结合方式,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放到凝聚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共同奋斗上来,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有效运用组织的力量,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同创造和谐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民群众中努力形成同心同德跟党走、共同建设新农村的局面。二是做好推动者,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切实担负起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领导支持人民群众依法当家作主,努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三是成为实践者,把服务群众作为开展工作的切入点,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和带领农民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先进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化成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在具体工作和行动中当表率、做楷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方式和领导能力上带来新的考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复杂、特殊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强调经济发展,又重视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既关注民生,又注重民权;既有生活质量的要求,又有生活理念的标准;既涉及经济社会的层面,又包括人文与自然的范畴:它全面综合地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因此具有全面性。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形态的表现形式,反映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具有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特有的特征,其衡量标准也是随时间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因此具有动态性。它是建立在现有基础之上的,必然受地区之间差异影响,不同地区建设的速度和目标各不相同,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在内容上、程度上、要求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具有层次性。实施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国家的政策、项目、资金来扶持,需要千千万万农民群众去奋斗,更需要农村基层各级党组织的精心组织和有效服务。但从目前来看,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够强,工作方法、领导方式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还比较差,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显得力不从心;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比较陈旧,开拓创新能力、示范带动能力还比较弱。要解决上述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适应农村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适应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要求,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努力改进领导方式,不断增强组织、协调、服务、带动的功能,善于运用全局的眼光、市场经济手段和竞争法则组织农村工作,善于运用思想的、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处理农村社会事务,善于运用启发引导、典型引路和率先垂范等办法组织和动员群众,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队;农村广大党员必须带头贯彻和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努力在思想和行动上体现先进性,做致力发展、推动工作、执政为民、艰苦创业的表率,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有所作为的新舞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实践,也必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施展才干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明确了新目标。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不会顺利实现。为此,中央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并且把农村物质文明发展的目标准确地定位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上,农村精神文明发展的目标明确地确定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上,把农村政治文明发展的目标突出地集中在“民主管理”上,这就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农村发展的总的方向和具体目标,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把握这些目标要求,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集中全部智慧和力量,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当前农村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成功进行了第三次重大变革——税费改革。税费改革后,农村还将面临一系列的深层次改革,比如: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特别是土地制度的改革逐渐摆上了日程,土地能否物权化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中央在《建议》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放活经营权,必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和实践的动力。再比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经过近几年并乡、并村,乡镇党委政府的管理范围日益扩大,而且乡镇机构仍然承担着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职能,减少乡镇干部数量已经十分困难,这就必然要求农村各级党组织在下步乡镇机构改革中,必须把改进领导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合理配置资源作为重点,探索既有益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改革思路和措施。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提出了新要求。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农村的社会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在一些地方,农民集体上访具有经常性,上访人数规模也越来越大。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原因比较复杂,比如:土地问题、农民负担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利益分配问题、家族势力和宗教势力问题、基层干部腐败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等等。农村稳定问题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影响很大,按照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稳定方面任务还相当艰巨。农村基层党组织维护农村稳定的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围追堵截上,必须把振兴农村经济作为解决农村稳定问题的根本点,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作为解决农村稳定问题的关键点,把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作为切入点,通过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解决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消除因经济落后而产生的不稳定因素,使农村稳定建立在新的社会基础之上。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任务

组织带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历史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神圣使命。承担这一使命,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认真思考如何引导农民由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到发展市场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如何启动农村市场、创造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如何针对广大农民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观念复杂化、个人追求趋利化、人群活动分散化的特点,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凝聚人心,如何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村的民主政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认清肩上的责任,树立必胜信心,认真履行职责,狠抓推进落实,完成好历史和人民赋予的重托。

(一)要把发展新农业作为首要任务,着眼夯实物质基础、增加群众收入,努力使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新改善。发展新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是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加收入,拓宽就业领域,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安居乐业。应当看到,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以来农业承担着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吃饭和生存问题,而且为工业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农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弱势产业,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于受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生产资料价格、科技进步、农产品质量、劳动者素质、国际国内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长缓慢,投入和产出比较效益低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移已经启动,但应该看到,城市支持和工业反哺毕竟是有限的,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靠“三农”自身。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引领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促进发展新农业的动力。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立足区域实际,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质量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信息农业,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大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努力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效益提高、实力增强;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使更多的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上述努力,使农村经济有较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二)要把建设新村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努力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新改观。建设新村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工程,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承担起的一项重要职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统一。目前,全国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还很薄弱,住宅、道路等建设杂乱无序,乡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地方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污染加剧,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在这方面,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但由于这些建设规模小、投资分散,中央政府直接加以控制和操作比较困难,更多的工作还是需要地方党的组织和地方政府去落实。在新村镇建设上,要坚持规划为先的原则,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解决村屯建设各自为政的问题,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动员和组织力量按照节约型社会要求,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加快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建设;要按照“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标准,搞好乡村绿化、美化,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处理能力,力求农村自然环境和田园风光的全面恢复;引导和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动员乡村各级各类组织和广大村民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吸收社会力量投入新乡村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坚持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示范引路,以中心村为单位,以改善最迫切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使村容村貌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有一个大的改观。

(三)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着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努力使农民素质有新提高。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根本任务和政治职责,努力培养造就一批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思想向上、文明懂礼、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主体力量、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要把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作为当务之急。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民进一步改进思维方式、培养健康人格,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准;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中青年骨干力量,帮助农民掌握致富本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制教育,使之增强民主法制观念,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注重载体建设,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寓教于乐,使农民在各种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和提高;要把教育农民与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加大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资金扶持和技术扶助的力度。要把发展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治本之策。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需要,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农村基层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放在十分突出位置,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争取各方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切实落实好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和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努力改变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要紧紧抓住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加大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乡村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和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民缺医少药、看病难的问题;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村宣传栏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电化教育、网络教育设施设备的投入,发展远程教育,巩固农村文化阵地,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

(四)要把倡导新风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努力使农村社会风气有新气象。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现代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针对一些落后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生活方式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问题,把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特别是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通过发挥政治优势,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要引导广大农民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友爱、平等互助的道德环境。针对目前农村局部地区存在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问题,加强对农民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社会、邻里和家庭中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勤俭持家、和睦相处之风,教育农民群众遵守村规民约和基本道德规范,遵守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培养公德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努力营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良好环境。要在农民群众中推行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用科学武装农民,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破除农村的各种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从简,抵制和摆脱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观念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邪教组织和各种歪风邪气,坚决扫除黄、赌、毒现象,在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中大力推崇有助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内在身心之间的平衡的、和谐的生活方式。要大力弘扬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大力开展共产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教育农民爱国爱家、自强自立、勤劳致富、遵纪守法;结合农民特点,大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借助农民夜校、科普之冬等载体,倡导学习之风,鼓励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文明户评比活动和“五好家庭”创建活动,发现并宣传各类先进典型,激扬社会新风。

(五)要把构建新机制作为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努力使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新进展。构建新机制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改进领导方式方法、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在农村逐步完成经济体制改革后,广大农民随着在经营、管理和分配等方面自主权的扩大,迫切要求进行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扩大自主权,建立与新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开辟多种参政议政的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人翁作用。落实农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权利,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从改进领导方式入手,引导农村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扎实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的各项实践。要进一步落实村务公开,保证村民知情权。要始终把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村务公开的切入点,对农村土地征收征用补偿及分配、农村机动地和“五荒地”发包、村集体经济债权债务、农业税减免政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及各类救灾和补贴等情况,该公开的一定要公开,对走形式、搞假公开的,对责任人要坚决处理。要进一步实行村民自治,健全民主管理体系。引导农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监督评议组织,让农民在村务管理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利,使农民真正成为管理村务的主人。要进一步规范各项制度。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根据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约束行为和保障权利的各项制度,对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对民主决策的事项、形式和程序,对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规则等等,都要进一步规范,克服执行上的主观随意性。村党支部要领导和支持村民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及时听取村民的意见,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带头执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三、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党的伟大事业的统一。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就有了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提高了,农业和农村工作才能有新的起色。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当前在全国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通过先进性教育焕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行动中去,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去,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进程。

(一)围绕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坚强集体,切实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县(市)委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从乡镇发展需要出发,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优化乡镇党委班子,特别要选配好党委书记,强化乡镇领导力量;要认真制定和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细化考评目标,并注重提高乡镇党委整体工作效能。乡镇党委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其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特殊地位,紧紧围绕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龙头”作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加强学习,努力实践,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领导水平;要切实加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形成团结有力的领导班子;要突出抓好村党支部班子的配备,特别要选准选好党支部书记;要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化和新农村管理的需要,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要把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制订计划,明确目标,落实到人。村级党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实践者,必须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引领能力。要把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作为班子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把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文化知识水平作为关键点,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全村工作和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党支部班子思想要进一步解放,观念要进一步更新,在发展农村经济上要敢闯、敢冒、敢为人先,在处理农村事务上要敢抓、敢管、敢于负责,要善于协调、发挥其他村级组织的作用,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全村上下形成合力。

(二)围绕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培养力度,努力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优秀创业者、把优秀创业者培养成党员干部。农村党员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骨干力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着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组织的决策落到实处的重要职责。各级党的组织必须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重视研究和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方式和机制,使广大农村党员成为带头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中坚力量。一方面,要结合当前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提高整体素质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工作。针对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宗旨观念蜕化、组织观念淡化等问题,坚持用“三个代表”武装农民党员头脑,加强对农民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强化对农民党员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培训,促使农民党员提高政治觉悟、提高政策水平、增强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围绕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优秀创业者、把优秀创业者培养成党员干部,重点抓好对农村党员的培养工作。针对目前一些农民党员干部致富能力弱化、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带动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引导农民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加强对农民党员干部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农村党员达到一人一技或一人多技,提高他们的致富本领;引导农民党员干部勇闯市场、勇于创业,带头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种养基地,带头领办劳务输出、农产品经营等中介组织,使他们成为各类大户和懂经营、会管理的行家里手,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能人,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优秀创业者。针对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需要,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积极做好在优秀创业者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要对那些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创业者,加大培养力度,加快培养步伐,在发展党员时优先考虑;要打破地域、户口、从业身份等限制,拓宽选人视野,在从上级机关选派、社会公开招聘、村内选拔的同时,采取登记建档、加强联系、乡情感召等办法,吸引在外的“能人”回村任职,并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创造条件。此外,还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农村中老年党员、贫困党员、流动党员、无职党员的作用发挥问题,围绕其特点、需求进一步改进教育和管理方式,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围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切实改进领导方式,不断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会给广大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必然给农村生产关系带来深刻的变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自身建设方面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才能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才能不断增强生机与活力、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努力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长期得实惠。乡村党组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农村富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要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好各方关系。要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党关于农村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发挥好作用,同时要从整体推进全局工作的要求出发,协调好乡村各类组织的关系,发挥好村民自治作用。要切实改进领导方式,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变领导为引导、变强迫为示范、变要求为服务,不断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水平。要在改变传统农业、解决增产增量不增收问题上,在扶持农业项目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上,在研究终端市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上搞好对农民群众的服务;要通过培育典型,不断壮大农村致富带头人群体,搞好示范基地建设,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要善于以政策支持、提供优惠条件来鼓励生产,以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带动生产,以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流通来保护生产;要建立顺畅有效的村级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和议事执行机制,善于运用民主和法律的手段来处理矛盾和问题。要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健全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以开展“三级联创”为牵动,进一步探索党建工作新载体,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坚持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齐抓共管,认真研究制定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计划,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等相关制度,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把是否重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有无实绩,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压力感,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村党组织的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收稿日期]2006—06—10

标签:;  ;  ;  ;  ;  ;  ;  ;  ;  ;  ;  ;  

农村基层党组织应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_农村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