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02-2019.02,1年以内在我院接受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观察组(25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通过使用两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是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显著,能够帮助改善患者椎体后缘高度压缩和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疗效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是指脊柱骨折的连续性中断,表现为脊椎的压缩,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患者容易患有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因此,为了能有效提高治疗率,本文对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02-2019.02,1年以内在我院接受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0.55±3.74岁),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61.47±3.21岁)。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现对两组病患的病程,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研究,表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的方法。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将C臂机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使用定位网或者导针,拍正位,找到患者椎弓根眼的位置,并用标记笔在患者皮肤上进行标记。C臂机确认穿刺针的位置和方向,确认后穿刺针穿破皮质,通常穿透椎弓根。作1.3cm的切口,再顺着切口插入穿刺针,插入导丝,接近椎体前缘,最后拔除穿刺针。
观察组患者使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使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椎体成形术。具体如下:①护理人员提前准备好术中用具,并给患者详细介绍关于手术的情况,建立静脉通路,缓解患者焦虑的心情,为患者安置合适的手术体位,并进行心电监护。
②术前先定位,透视下明确椎体骨折的位置,以便能够确定进针点,选择病变椎体上缘进行穿刺,C型臂透视,穿刺方向几乎垂直,过程中需要反复利用C型臂透视以确定进针的方向和位置。
③注射造影剂,抽取造影剂到压力泵,扩张球囊,并观察椎体静脉丛的位置;针尖位置理想的情况下,加压注射骨水泥,直到提示骨水泥有向椎管渗漏的情况;最后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保持10min体位,止血。
1.3 疗效标准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来判断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效:患者椎体的前后高度压缩明显改善;有效:患者椎体的前后高度压缩基本改善;无效:患者椎体的前后高度压缩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有25例,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20.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显效12例(48.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72,p=0.037);对照组患者有效4例(16.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有效11例(44.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67,p=0.031);对照组患者无效16例(64.0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无效2例(8.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139,p=0.001)。
3.讨论
当患者的胸腰椎受到损伤时,会感到局部疼痛,起立与翻身困难,腰部软弱无力;还会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的刺激,患者的肠蠕动减慢,出现腹胀、腹痛以及大便秘结的症状[2]。此症状尤其会对老年人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活质量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也具有一定的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卧床时间,但是也容易发生并发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单一使用此方法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与之相比,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是在使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椎弓根或者直接向患者椎内注入人工骨、骨水泥的方法,达到帮助增强患者椎体强度和稳定性的目的,可以防止出现塌陷的症状,缓解患者腰背疼痛,还能有效恢复患者的椎体高度。二者合用能够给患者提供可靠的前柱支撑,增强患者的脊柱强度,且手术简单,易操作,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机率较低。
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患者椎体前后高度压缩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显著,能够帮助改善患者椎体后缘高度压缩和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涛,魏人前,邓睿.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6, 31(3):383-385.
[2]陶文武.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10): 64-65.
论文作者:崔志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患者论文; 椎体论文; 后路论文; 脊柱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成形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