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影响: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
□ 孟 红
〔摘要〕 采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社会技能问卷、自我意识问卷,对长沙市513 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影响及其自我意识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关怀关爱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存在正相关;(2)冷漠拒绝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存在负相关,不同发展水平的社会技能组在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意识上存在显著差异;(3)自我意识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技能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小学生
社会技能(Social Skills)是儿童在特定社会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社会知识,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以实现自己或他人互动目标的行为方式[1]。社会技能是儿童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关系好坏、事业的成功与否或在社会生活中的满意度。社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个体社会认知的提高和社会互动。家庭环境是个体接触最早的社会互动环境,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也最直接、最广泛。父母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第一对象,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家庭环境中尤为重要的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时所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显示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2]。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非常关注家庭教养方式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的作用。徐慧、张建新和张梅玲[3]指出,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期望、目标、途径、策略及行为,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增强,独立性、全面性和稳定性快速发展,但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成人尤其是父母的评价。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儿童的自我意识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保护与儿童的自我意识呈显著负相关[4]。如果父母能采用合理的教养方式,多给孩子一些温暖、理解和鼓励,那么孩子对自己的肯定程度增强,更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一旦形成,其自尊、自信、内疚等自我体验必然会对其社会行为造成影响。自我意识发展得越好,其人际交往的频率会更多,主动发起交往的意愿会更强,这都有利于小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增强。
2016年东蒙之行时在大兴安岭一带来回穿行了可能有1500公里,感觉特别打眼的,也是白桦。真个是漫山遍野,无处不在,远远近近总像是亲切老友般不离视线。有的坡山上一半密树一半草地,活活成个“鬼剃头山”,那树还是白桦。远望山半浓绿若黑的桦林叶盖遮蔽下会露出白牙般的树干,那种煞白,犹似于骨。除白桦外,主力树种还有落叶松等,但在比例上恐怕要远有不如了。
如果建立起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就可以相应减小这种情况带来的问题。从设计开始到设计结束,都要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权衡,从而最终保证项目设计方案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同时又能够保证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当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下功夫,培养一批既懂设计又懂经济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1)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会技能的预测作用;
目前尿素市场处于淡季,经销商多将尿素与复合肥搭配出售。因农作物卖不上价,而化肥价格反而上涨了200-350元/吨,导致农民购肥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在购肥时,更加青睐低价肥或小品牌化肥。对于冬储,张顺丰表示,因化肥价格不稳定,当地农户大多不再进行冬储备肥,而是随用随买。受此影响,经销商冬储也十分谨慎。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湖南省长沙市三所普通小学随机抽取二到六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513 份,收回有效问卷471份,回收的有效率为92%。其中,男生227 人,女生244 人;二年级49 人,三年级46 人,四年级117 人,五年级131 人,六年级128 人。
表1 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意识、社会技能之间的相关
表2 小学生 “高”“低”社会技能组在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意识上的差异
(二)研究工具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采用Brown 等人编制的问卷(PBI),蒋奖、许燕、蒋菁等[5]翻译并修订,问卷分为父亲版教养方式和母亲版教养方式,各25个项目,属于自评式问卷,分为四个维度:关怀关爱、过度保护、自主性、冷漠拒绝。采用4 点计分,从0(非常不符合)到3(非常符合)。修订后的问卷Cronbach α 系数在0.74~0.85 之间,重测信度0.6 以上。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本研究以父母二人的均分作为家庭教养方式每个维度的得分。
小学生社会技能问卷采用孟红、程慧君、曹中平等[6]编制的社会技能家长评定量表,共35 个项目。采用李克特式5 点计分,从1(一点儿也不像)到5(就是如此),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技能发展越好。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80,分半信度为0.763。
由表1可以看出,关怀关爱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技能、 自我意识呈显著正相关(p <0.01);冷漠拒绝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呈显著负相关(p <0.01);过度保护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呈负相关,相关不显著(p >0.05);自主性的家庭教养方式与自我意识呈显著正相关(p <0.01),与社会技能相关边界效应显著(p =0.070)。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机能实验学课程除了由经典教学实验内容归纳的基础性实验以及由“三理”学科实验有机整合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外,还依托学校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展开了面向本科生的开放实验。SRTP项目的重点在于由学生自主查阅文献、立项开题、书写设计报告,最后完成实验,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与难度。机能实验技术人员应该视其为教学相长的过程,积极配合指导教师,协同指导,高效高质量完成开放实验培训计划[7]。不断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和仪器操作能力,加强实验仪器使用的统筹安排能力,把机能实验开放工作当做全新挑战,丰富教学科研经验。
二、研究结果
(一)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意识、社会技能之间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税制结构和减免税的共同趋势,主要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直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减税计划,其目的在于为企业减轻税负,从而优化所得税税制结构,平衡各税种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我国,制造业是高投资、高税负的行业,企业税负过高势必会挤压企业的利润边际。因此,在新一轮财税改革中,我们要面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稳定税负、优化结构、完善税制、规范管理”的目标,积极推进制造业税制结构改革,以实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平衡。
(2)自我意识在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技能间的中介作用。
自我意识问卷采用美国小学教育协会组织编制的自我意识评价问卷,适用于小学2~6年级学生。共34 个项目,采用李克特式5 点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662。
(二)“高”“低”社会技能组在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意识上的差异
由表2可以看出,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社会技能发展高水平组的关怀关爱得分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 <0.001),社会技能发展高水平组的冷漠拒绝得分显著低于低水平组(p <0.001),两组在过度保护和自主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意识上,社会技能发展高水平组的自我意识得分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 <0.01)。
根据被试在社会技能量表上的得分从低到高排列,取低分段的27%为社会技能发展低水平组,取高分段的27%为社会技能发展高水平组,比较两组在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意识上的差异,结果详见表2。
表3 自我意识在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技能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三)小学生自我意识在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技能中的中介作用
根据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的结果,关怀关爱和冷漠拒绝的家庭教养方式能进入影响社会技能的回归方程。进一步分析小学生自我意识在这两种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技能之间的中介作用,由表3可知,采用进入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关怀关爱的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212,p <0.001;β=0.279,p <0.001),冷漠拒绝的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217,p <0.001;β=-0.223,p <0.001);控制了自我意识后,关怀关爱的家庭教养方式仍可正向预测社会技能(β=0.169,p <0.001),但预测作用下降,冷漠拒绝的家庭教养方式仍可负向预测社会技能(β=-0.181,p <0.001),但预测作用下降。这表明,自我意识在关怀关爱、冷漠拒绝的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会技能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部分中介效应示意图见图1。
对小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意识、社会技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图1 自我意识在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技能间的中介作用
三、分析与讨论
1.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会技能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关怀关爱能正向预测小学生的社会技能;父母的冷漠拒绝能负向预测小学生的社会技能。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Rubin等人[7-8]的研究发现,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发展出积极的同伴关系和较强的社会能力。
父母的关怀关爱不仅代表态度上的接纳,还代表父母在情感上对子女的鼓励支持,这给成长中的小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人际氛围,促使其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友善亲和行为,有助于发展良好的社会技能。而父母的冷漠拒绝,让子女感受到的是态度上的否认和情感上的疏离,这种受挫的亲子关系会促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更多的消极控制行为,阻碍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相关显著[9]。卷入度和支持度高的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支持陪伴多,知晓度高,关注度大,有利于子女自我肯定、亲社会倾向、行为效率、积极应对等积极适应行为的发展,从而发展出良好的社会技能;而卷入度和支持度低的家庭,子女更容易产生消极适应,其自我烦扰、社会疏离、违规行为和消极退缩的程度都较高,导致其社会技能发展受阻。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行HRCT和PET/CT发现肺孤立性结节的患者82例,所有病人均在知情同意、自愿的情况下入组。入组标准:SPN(圆形结节直径<3cm,类圆形结节(长径+短径)/2<3cm);排除标准: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此次结节不除外转移者;糖尿病患者;
2.“高”“低”社会技能组在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意识上的差异
“新秩序”时期印尼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相对稳定,语言规划得以重视,政府提倡“优先印尼语,维护地方语,掌握外国语”,再次巩固了印尼语的地位。苏哈托政府试图同化华人,华人作为一个民族没有得到国家的认可,华语不论是作为华人的民族共同语还是印尼的地方语也均未获得官方认可。
对高低社会技能组在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意识的得分进行比较发现,社会技能得分高的小学生,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更积极,表现出更多的关怀关爱,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更好;而社会技能得分低的小学生,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更消极,表现出更多的冷漠拒绝,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更低。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小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意识对社会技能发展产生的影响。
3.自我意识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技能之间的中介作用
此外,随着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兴起,学者开始从社会文化地理视角对旅游者的地方感(万基财、张捷、卢韶婧等,2014)、地方依恋(苏勤、钱树伟,2012)、地方认同等进行理论化探讨,初步厘清了旅游者与地方的深层次联系。通过不同研究视角的多方位解读,国内旅游者行为研究正在朝着科学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研究发现,自我意识在关怀关爱、冷漠拒绝的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技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说明父母的关怀关爱、冷漠拒绝对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影响可以部分通过自我意识这一桥梁来实现。自我意识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可能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了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父母的关怀关爱让小学生感受到认同和接纳,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心,提升自我意识;而父母的冷漠拒绝,会让小学生倾向于否定自己的行为,形成消极的自我认识。有研究证实,民主、理解、关爱等积极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可以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评价较高,自我意识较强;而拒绝否认、惩罚等不良教育方式,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能、无助,自我评价低,从而降低自我意识[10-11]。
其次,随着小学生自我评价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增强,人际交往的意向会更强,在交往过程中更愿意借助言语和非言语去表达、沟通。在此实践过程中,小学生更容易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群体威望,从而促进社会技能的发展,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自我评价低、自信心缺乏会让小学生回避或以其他消极的方式应对人际交往,阻碍其社会技能的发展。研究发现,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影响其社会行为,自我意识发展良好的儿童,其社会退缩行为更少;受到忽视的儿童,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更低[12-13]。
本次研究很好地揭示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对子女应给予更多的关爱、理解和支持,不要采用否认、拒绝的态度,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与此同时,要关注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
四、结论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关怀关爱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会技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冷漠拒绝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社会技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2)自我意识在家庭教养方式和社会技能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美芳.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与培养[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
[2] Darling,N.& Steinberg,L..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487-496.
[3] 徐慧,张建新,张梅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31(4):940-942.
[4] 王玲凤,嵇宇虹.小学儿童的自我概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2):142-144.
[5] 蒋奖,许燕,蒋菁,于生凯,郑芳芳.家庭教养方式问卷(PBI)的信效度研究[J].心理科学,2009, 32(1):193-196.
[6] 孟红,程慧君,曹中平,胡昆.小学生社会技能家长评定量表编制与适用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4):88-92.
[7] Rubin,K.H.,Bukowski,W.M.& Parker,J.G.Peer Interaction,Relationships,and Groups [J].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An advanced Course,2006(6):571-645.
[8] 廖青,肖甦.西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路径方法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7,44(10): 86-99.
[9] 刘文婧,许志星,邹泓.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6):625-633.
[10] 张秀阁.农村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168-169.
[11] 李丽楠.父亲教养方式与中高年级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父亲教养投入的调节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3):12-16.
[12] 胡宓.自我意识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16(3):292-293.
[13] 杨婉,刘建华,余瑶.永城市两城区小学生自我意识与忽视关系调查[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2(2):186-189.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9)15-0022-04
注:本文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家庭教养方式、班主任管理风格对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3C14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410205)
编辑/于 洪 终校/梅 婷
标签:家庭教养方式论文; 社会技能论文; 自我意识论文; 小学生论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