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信心论文,培养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战场上能够取得多大成就,除了其他因素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不能指望他能够做出实质性的成就。自信心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成为人才。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而自信心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家长对孩子教育培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孩子一些知识上或训练孩子一些技能上,而忽略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这是本末倒置、舍本求末的错误做法。每个家长必须明白,你的孩子不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做何种伟大事业,他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首先做人成功,他必须首先成长成一个正常的具有善良品性、具有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完善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他必须是一个有尊严和自信的人。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因此,每个家长应注意,你的孩子是否自信,与你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
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以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在每个人生命之初,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干什么,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特别是父母对他的肯定。就是他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这样他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样的好,他会鼓起勇气做得更好。当孩子不断被父母批评时,他会感到自己是如此无能,他无法将事情做好,于是会看不起自己,失去勇气与自信。
因此,每个家长,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立即从现在起,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2.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很多家长,为教育孩子,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来和自己孩子比较,或拿自己单位同志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够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因为这种比较,对孩子来讲,首先,产生的他不如人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感到泄气。其次,产生的情感是嫉妒,当一个人把精力用在嫉妒别人时,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次,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那么盲目学习别的孩子,会使你的孩子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成为别的孩子的复制品,那么他永远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从而产生劣等感,最终丧失自信心。
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孩子只有从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
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发展他的个性。
3.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当孩子考试失败或遇到其他挫折,他们最需要的绝对不是父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或者阴阳怪气的嘲讽,他们也不需要父母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的理解、支持与鼓励。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考试失败或其他挫折时,首先,感到孩子给自己丢面子,因而非常生气。其次,由于望子成龙心切,这时会表现非常急躁。在这两者作用下,会非常情绪化地将孩子狠批一顿。而这恰恰极大地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对于承受失败打击的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时家长最需要做的是:
(1)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孩子失败的原因。
(2)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个人成功之前必不可少的过程,并且作为父母,不会因为此事就减少对孩子的爱。
(3)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父母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父母满怀信心和热情地鼓励孩子时,会极大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恢复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要义
1.培养孩子良性情绪,即积极的心态
挺胸抬头,目光坚定,这些都反映你的情绪状态,从而精神饱满,形成自信的稳定情绪状态。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紧张、焦虑、烦恼等消极情绪中,一旦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就被消极情绪缠住了。
我给大学生做过这方面的报告,题目是《松开抑制的力量》,人被消极情绪占领,时间长了,形成稳定的情感反应模式,一个人将表现得蔫头搭脑,眼睛没有神采,不自然的驼背……他的人生将动力不足。我们注意到,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只要坐在他的身旁,本来你的心情很好,他和你谈两句话,你的情绪马上就下来了。这是消极情绪在传染。快乐情绪对孩子成长极其重要,所以,我们家长要把良性情绪不断地传染给孩子。
“热情跟自信是连体的胞兄弟”,状态一旦饱满一个人才能处于自信状态。比如说通过一个人走路测他的自信程度,自信的人通常走路很快,抬头挺胸,这样的人情绪状态非常饱满。情绪是人生命的动力。情绪不满何来自信?没有自信,好比汽车没油了,自信是对自己能否完成事情的相信状态。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苛责中,他会感到懊丧。刚高兴起来,父母就泼凉水。人需要不断的鼓励,持续的打气。良性的情绪就像压水一样,只要一句苛责,所有的努力全白费了。
所以说,当一个人情绪状态经常处于颠峰状态,他的自信是自然而然。自信是一种情绪状态,并不意味自信的人就相信自己什么都会做。这是对自己本身的一般能力的相信,是对人本身价值的相信,而不是对具体能力的相信。当不自信的人做事时会显现出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
2.培养孩子的自信就必须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实际上,人类最早期发现身心是统一的,后来发现了身心的分离,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人。现代科学前沿又回到从前,认为身心是统一的。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肉体机能上非常健康,他会直接自然影响精神情绪状态。有生病住过医院的朋友,请大家回想一下住院时的精神状态,一旦肉体出现问题,马上你的思考模式就发生变化,你的精神上无法自信,你不再觉得世界是属于自己的,你不再觉得你什么事都可以做。人精神上一旦亢奋,肉体的机能马上就跟着反应,这两者间是互动的关系。威廉·詹姆斯发现了两者是互动的现象。他说:“肉体和精神是统一的,借由身体的运动我们可以改变精神,借由精神(即通过心理暗示)我们可以调节身体。”
所以,孩子如果身体有疾病,会导致他情绪低落,自然无法自信,自信是一种人的情绪状态。所以,紧张、忧虑、压力、恐惧、罪恶感……在消极情绪下,人谈自信是没有意义的,绝不可能自信。
3.培养孩子的自信就必须确认优点
我们这里说的确认优点是确认优秀品质,这里不是确认行为。
人不会因为批评而改变,不是弥补孩子的缺点而改变,而是因为确认优点而改变的。这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传统观念正是相反的。要知道人家的长不可能补你的短,真正的情况是“一俊遮百丑”,放大你的一个优点。真正的成功是这样来的,没有人把别人的优点拿来和自己的缺点比,这是很蠢的事情。越比越没价,只会使人越来越没有动力。
确认方法:
(1)确认是用陈述句把孩子品质中某一优秀方面正确表达出来。
这种方式是对人这种灵性动物是最敏感的,家长要从日常的生活中去总结孩子的优点。
比如:
你是个有同情心的人
你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你是个有自信心的人
你是个有自尊心的人
你是个有上进心的人
你是个有爱心的人
(2)正眼看孩子。
一定要真情实感的表述,不能说不真实的话,发掘孩子真正的优点。如果让孩子觉察爸爸妈妈在骗我,就会破坏孩子对你的信任了。说真正的优点,即使这个优点只有一点点闪光,只要不断的确认,就可以将优点放大。
(3)一定让孩子感受到他在你心中是有地位的。
如果孩子在15岁以下,应有相应的身体接触。拍拍孩子的头,抱一抱孩子,让孩子感觉他在你心中绝对是有价值的。这里的确认只是确认孩子本身的品质和具备的素质,比如:责任心、公正心、同情心……对于孩子做了一件事情,问妈妈看法时,你告诉他是对或错,这是对行为的确认。我们可以把希望孩子具备的良性品质都写下来,热情、自信、上进心、爱心……然后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孩子行为的细微观察,对他的品质进行确认。
父母的眼睛,即父母的注意力焦点,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
4.表扬
针对孩子取得的成就,无法量化的良性行为时进行表扬。
“表扬三部曲”
首先,确认这个成就或行为是正确的,是能够获得荣誉感的。“你在班上能拿到第一名,这是难能可贵的!”;
然后,要谈感受,说出自己的感受,“妈妈真为你能考这么好的成绩,为你高兴!”;
最后,鼓励继续奋斗的方向,“你在学习上有很大的潜力,你要保持第一的名次,就要全力以赴地努力学习。”
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后面有极大的推力。表扬的根本目的是把孩子的动力激发出来。谈你快乐的感觉,是为孩子高兴,而不是为你自己高兴。让孩子找到你因为他的行为而感觉快乐的感觉。我们传统教育常常在这个时候,添上句“别骄傲!没啥了不起,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样表扬的效果就全没有了。在一个孩子的头脑中,不是按理智运作的,他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他只是按能否给父母带来快乐的这种咸受来行为的。
“不要说但是”
切忌不要表扬与批评同步进行。
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我们有这样的习惯。这是成年人互相制约的关系使然,而你表扬的目的要激发孩子的动力,你刚把孩子激励起来,再一盆凉水下去!这样就是太蠢了!
当你说:“但是,……”时,就把前面的表扬全部否定了!我们先确认孩子的品质,再激发起他奋斗的动力。通过输导到课程上,可以把优秀品质和学习好联系起来。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是绝不甘人后的。人的视角是被引导的,如果借由表扬他其他的能力能够引导到其它方面就可以了。
5.鼓励——良性的推力
这个方法是每时每刻要进行的。告诉他朝一个方向努力,并不对结果作出任何负面评价,这是树立孩子自信心的永恒法则。
绝不能轻易安慰,一旦孩子觉得没考好,妈妈还会给我那么多的爱和关怀,那我下次就做出痛苦状获得安慰。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后,先自虐,然后求得你的安慰,那麻烦就大了!对在孩子的成长上,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安慰是要不得的!不要苛刻,却也不能过度的安慰,最多是理解。这是指让孩子懂得,生命中痛苦必须由他自己独立承担。如果一个人经常处在安慰中,将会导致负面的心理状态——自怜!自怜是人生的一大杀手。由自卑产生自己怜悯自己的萎缩情绪。一旦产生这种情绪,不会产生蓬勃的向上的动力。
所以,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要在理解之后不断进行鼓励:“没问题!重新来!…”
6.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积累自信
一个孩子一旦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并且巩固住了这种感觉,在他以后会形成惯性的成功,想停都停不下来了!孩子在从小的时候,父母不能让孩子产生父母太伟大,自己无能的感觉。
“当一个人有过高飞的感觉,他就永远不会在地面上爬行!”
在孩子眼中,成年人看是最平常的事对他们都是大事。在孩子极端弱小的时候,我们常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孩子要求成功的感觉。斯特娜在谈教育女儿时描述:女儿维妮芙蕾特2岁时,带女儿去姐姐家度假,她的姐姐非常爱维妮芙蕾特。有一天准备带孩子出去玩,孩子穿衣服时穿了一次又一次也穿不上,姨妈着急出门把孩子抱起来,三下五除二穿好,抱起就走。斯特娜形容:我感觉维妮芙蕾特一整天都不开心,我能体会一个2岁孩子的沮丧!
我们经常对孩子这样说:“别动!打坏了怎么办!”这时孩子心里会自我否定:我太无能,什么也做不了!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细微的行为进行确认:“我们宝宝会拿杯子,好棒!”孩子就会有成功的感觉。不断感觉成功能使一个孩子不再对世界感到恐惧,他会自动产生追求成功的动力。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说:当一个人自我实现,他的大脑会分泌一种良性的激素叫“β内啡肽”,这种激素在人体内作用使人兴奋的程度10倍于吗啡,一个人将是感觉快乐和舒适。而当人紧张、焦虑、恐惧、烦燥不安时,体内分泌肾上腺素,它是在人警戒、逃跑负责肌肉紧张时才会产生的,这种激素分泌的毒素10倍于蛇毒。
没有良性情绪就无法学习,所以当我们的孩子紧张、焦虑、恐惧、烦燥不安时,情绪感受系统处于开放状态,他可以跑,可以行动,可以感受。而他的理性逻辑系统处于关闭状态,不能有条理的思考,这时是无法学习的。而当良性情绪占上风时,孩子相当在神经系统上建立了自动状态,也就是说他可以进行自我发动,激发出奋斗的动力。
所以,我们说如果孩子不断的感受成功,并且巩固住了这种感受,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保障了!
7.教会孩子准备
我们大部分人做事都不知道怎么去准备。实际上,孩子自信的伤害就在于没准备好,要求太高,最后伤了自信心。我辅导过很多对考试有恐惧的人,有很多人需要多年才能转变过来。他先在自己头脑中预设了一个较高的水准,比如一个孩子实际能力大约在75分,被一件事情激励了,看到别人的分数或者其他诱因,总之他内心觉得要达到100分。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准备,不知道答100分需要付出多大程度的努力。他平时的水平是75分,这次只拿70分,一下子伤了自己了!一旦记住这种失败的感觉,他下次在相同的情境下,失败的感觉会重现。一旦这种感觉形成了习惯,考试心锚就形成了。
我的大妹妹就曾经形成考试心锚。第一个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她小时候得过脑膜炎,家里人都认为一定是留下后遗症,记忆力减退,不能太累,所以也不能太努力学习……这些愚昧的看法真是害人不浅!我父母真的是纯属偶然的教育好了我们。所以我大妹妹一直就认为自己很努力但有脑膜炎,记不住东西。她这是严重的心理暗示。一直到我大学毕业,学了心理学我才知道脑膜炎根本不可能有后遗症!另一个就是考试紧张,我们家的三个女孩子中间,她是最努力的,可是她的成绩是最差的。后来她做了中学教师,课讲得很优秀,但领导来听她讲公开课她就紧张得没办法讲好,甚至于她平时给学生讲的题自己都没有办法做对。后来我和她谈话,要求她回忆什么时候起对考试紧张。她回忆起初中时和我二弟同班,在一次考试中,他希望达到比弟弟高的分数,从那以后一进考场就紧张得哆嗦,眼花,出汗。严重的时候,只要提到考试这两个字就紧张。在家里我用二天的时间进行诱导,先从理性上讲,像这种情况,女孩子居多,因为女性比较敏感,好比刀太利,一下子卷了刃。自尊心太强,没有准备好,匆匆上阵。所以在教育孩子中,一定要引导孩子准备充分,任何的天才都是充分准备出来的。
一旦伤害自信心,要经过多年的时间才能恢复,这一点家长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8.教会孩子自我操练
没有自我操练,孩子往往是眼高手低,仓促上阵,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孩子是很难把握住情绪的。一旦出了问题,伤了自尊心,下次再也不敢上了。
有的孩子在二、三年级一直遥遥领先,四年级突然滑下来了。有几个根本原因:自尊心受伤害了,自信心受伤害了。在他的感觉系统中留下了失败的阴影,一到相同状态就做出同样的反应。
开车的人会知道,撞过一次车以后,开车走,心都慌。我说这话有绝对权威,我撞过十八次车,每撞完一次,我需要把车开到没人的地方来回的练习,把焦虑的感觉去掉,否则没有办法再在开车上找到快乐。
同样的道理,孩子的考试、演讲、比赛……各种活动如果没教会他如何准备和操练,孩子非常敏感,但他不像成年人,他说不清楚,一旦失败的感觉留下了,会影响他以后的健康发展。
9.教育孩子自我表扬与暗示
当一个人精神上成为一个自给自足者,这个人就是一个成熟的人了。人有一个物质供氧者,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精神供氧者。需要家长扮演这个角色,给孩子供给确认、表扬、鼓励这些精神“氧分”。这一些精神氧分对孩子最大的作用在于确认孩子的自我价值。一个人活着必须认为自我是有价值的,否则就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没有自我价值,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生命失去意义,人就会自动启动了自我毁灭的程序。
一个孩子在生命早期是通过父母、老师、亲戚的不断确认、表扬、鼓励来建立自我价值的。使得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爱的、被接受、被喜欢的,这样他才有活着的理由。如果一个人永久性依赖父母的表扬、确认那麻烦就大了。“成人幼稚病”是指一个成年人缺少自我价值,总需要别人来确认:你看我行吧!原来的供氧者是父母,成年后变成身边的同事朋友。这样形成惯性,这样的人实际是在精神上没有“断奶”,他在精神上无法独立。真正的成熟是成为在精神上自给自足的人。
他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判断,通过对自己的成绩,就能知道自己是有价值的人,知道自己可以表扬自己,鼓励自己,这个孩子就成熟了。从小教育孩子就要他自己确认他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好的行为要表扬和鼓励。自我表扬和自我暗示是很简单的方法,让他每天对着镜子说:“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喜欢我自己!我爱我自己!我一定会成功!”这么说就可以了。每天说,反复进行自我暗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他的良好品质会增多,自我价值就会上升,自我价值有了的人才能有自信。我们的家长会说:孩子每天这样说不会变骄傲吗?实际上,当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认为自己做什么事一定能做好时,他绝对不会骄傲自满!
所以,教会孩子自我表扬是我们家长一个重要的必修课。
小学五年级,我女儿严重自我价值缺乏。我要求他列了自我价值确认表:
董晨耕是漂亮的女孩,
董晨耕是爱学习的孩子,
董晨耕是有自信的孩子,
董晨耕是负责任的孩子,
董晨耕是爱劳动的孩子,
董晨耕是讲卫生的孩子,
董晨耕是有爱心的人……
要知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完全是自己主观的。我告诉女儿将表贴到墙上,反复念,确认自我价值。时间长了,当一个人自我价值确立起来了,成为了自我供氧者。他走在街上,会自然的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美国经典影片《出水芙蓉》中有一个经典片断,训练中,教练说:“我有个秘密:我长得多美,人人都爱我……”实际上自我确认就是这么回事,当你通过自我确认,确认自己是高贵的,你做高贵的动作,时间长了,你高贵的感觉就出来了。
所以我们说,通过自我确认让孩子知道他是有价值的,每天让孩子告诉自己: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可以做好事情……时间长了,自我价值确认,进而自信建立。如果价值感没有确立,他都认为自己无价值,无意义,孩子还有什么自信可言!
10.教会孩子接受失败,真正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做家长的都有这种经历:孩子刚学走路,突然摔了跟头,你怕孩子失败,“宝宝,可别摔着……”从此,孩子躺在床上,不再尝试走路,因为他一走就摔。摔了碰了还得让他起来,继续走!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
我们说过,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在孩子心中把失败和痛苦连在一起。也就是说,使孩子心中产生一种害怕失败的感觉。当一个孩子害怕失败,他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因为一旦害怕失败,他就会紧张、焦虑,就不可能考出出色的成绩。实际上,真正决定你人生成功的不是你成功的欲望,而是你不畏惧失败!
在日常教育中,孩子今天考好了,对孩子关怀备至,又做好吃的;一旦没考好,这一切没有了,而且还会挨顿骂!最后孩子觉得:我的行为、成绩与爸爸妈妈是否爱我有因果联系,一旦我考不好,妈妈就不爱我了!一个7、8岁的小孩子分不清道理,他只是凭感觉,一旦产生这种感觉,他就会开始避免失败,他不敢试,再做时还是失败!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觉得失败是家常便饭,我女儿在小学时,从第50名到第1名,经历无数次失败。每次我都告诉她,这和我对你的爱没有一点关系!你就考零分,爸爸也仍然爱你!没关系,下次再来!
所以,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变得自信,就教会孩子接受失败,并且让他明白这是好事,只有失败才能找出事物的规律,知道怎么追求成功!
11.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而不是结果上
在教育孩子问题,一个最重要的话题,家长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行为的结果上,我们大部分成年人做不好事情的原因亦在于此。
在孩子考试的时候为什么会紧张?因为把注意力集中在结果上了!想象力丰富的人,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可能发生的糟糕结果对自己的影响上了。孩子考试失常,大部分原因是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试的试题本身,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给他带来的结果上。这个结果不论好坏,有的孩子虚荣,就是因为他感觉学习好了,等于荣誉,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荣誉而不是学习上。所以有孩子出现抄袭的行为。他们的注意力焦点是只要我把分数拿到了就可以了。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的结果是孩子有虚荣心的产生原因,对成年人亦然。比如,我自己,一直以来在事业上我都未涉足仕途,我对行政领导的人前风光感觉很好,可是对行政工作本身感觉痛苦,这也是我不愿去搞行政的主要原因。对我而言,不需要其他的结果,授课本身就可以给我带来快乐,无论在校内给研究生讲课,还是校外给成年人做培训,我都很兴奋。我把我的观念、思想传达过去,受众因而可以改变,这太快乐了!所以说作为成年人,如果在所追求的事业上,你只对结果感受快乐,是不可能做出成就的。
我们作为家长,从小就要教育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本身,而不是结果上。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激励”:“好好学习,大家都喜欢你,长大了可以做大官……”这样的话,如果过分灌输,就是在从小诱导你的孩子变虚荣!请每一位父母牢记:一个人真正的自信心是因为把事情本身做好才可能获得的!绝对不是事情的结果带来的荣誉使他获得的!
12.把注意力集中在扩大孩子的优点上,而不是弥补孩子的缺点上
我们家长不要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点上,否则,我们会帮助孩子强化这个缺点,从而使孩子会终生记住这个缺点。当我们发现孩子的缺点时,心里要明白:他有这个缺点是暂时的,他一定会改掉的。
我们家长的目光应盯在孩子的优点上,只有把他的优点放大,孩子的缺点会渐渐消失,在前面我们已详细论述“亮点原则”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