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急腹症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50例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诊断合格率、超声诊断时间、临床诊断时间等数据资料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急腹症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腹症;全面腹部超声;诊断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abdominal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value of comprehensive abdomin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e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een patients with acute abdome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esults of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bett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such as the diagnostic pass rate, the time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and the time of clinical diagnosi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value of comprehensive abdomin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en are ideal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acute abdomen; total abdominal ultrasound; diagnosis
急腹症是一种以发病率高、病因复杂、起病急、紧张快、病情严重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腹部脏器的急性疾病,或者盆腔、腹腔内、腹膜后的组织器官因急剧病理变化而引起的,病变的严重程度大多能够通过腹部疼痛程度进行有效反映[1]。本院将全面腹部超声应用于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腹症患者中,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50例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将存在开放性腹部损伤、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有效排除,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79例和71例;患者中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21岁和49岁,中位年龄:(35.35±1.88)岁;疾病类型: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肠胃道穿孔、肠梗阻、异位妊娠、黄体破裂的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35例、8例、20例、33例、23例和11例。根据平行对照、临床开放的设计方法将以上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其中就诊日期尾数为奇数的患者纳入参照组,尾数为偶数的患者纳入实验组,上述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病情等一般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间没有较大差异,因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本次研究使用的仪器为飞利浦 HD9、HD15型超声扫描仪,2-5MHz的凸阵探头,5-13MHz的线阵探头,4-9MHz的腔内探头;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根据传统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也就是根据医生申请检查项目来对患者的盆腔、子宫附件、肝胆胰脾、腹腔等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检查[3]。实验组患者接受全面腹部超声检查,主要对患者包括肝、胆、胰、脾、肾、胃肠道、阑尾、盆腔等脏器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患者为女性,还需要对子宫附件进行检查,对患者与急性腹痛有密切关联的疾病进行重点检查,如果初步检查无法对疾病进行明确,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检查[4]。
1.3 疗效标准诊断符合率为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或长期临床随访结果相符的病例[5],符合率=诊断符合例数/该组总例数×100%;从患者开始接受超声检查直到检查完毕所用的时间为超声检查时间;自医院接诊开始算起直到作出最终诊断所用时间为临床诊断时间;再次超声检查例数/总例数×100%为延迟诊断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本文所有的数据采用EpiData 3.0平行双录入,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 ±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符合率对比本次研究中的15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或者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经过长期随访,均证实均为急腹症,参照组患者中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符合的人数为61例,漏诊、误诊的患者人数为14例,诊断符合率为81.33%;实验组中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符合的人数为72例,漏诊、误诊的患者人数为3例,诊断符合率为96%;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诊断时间对比就超声诊断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长于参照组[(15.97±1.45)min vs. (10.31±2.42)min];就临床诊断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2.12±1.05)h vs. (2.95±1.64)h];t=16.51,15.57,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延迟诊断率、选择其他检查方式发生率对比参照组中有13例患者接受二次腹部超声检查,占比17.33%,有6例患者接受三次腹部超声检查,占比8%,则延迟诊断率为25.33%;选择CT、X线检查的患者人数为13例,则选择其他检查方式发生率为17.33%;实验组患者超声检查诊断均一次完成,则延迟诊断率为0%;选择CT、X线检查的患者人数为2例,则选择其他检查方式发生率为2.67%;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腹症这种临床常见综合征以腹部疼痛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合并全身反应,根据学科类别可以将急腹症分为外科、妇科、内科以及儿科急腹症几种类型,而根据病变性质可以分为破裂或穿孔性、出血性、炎性、损伤性、梗阻或绞窄性急腹症等,根据传导途径以及神经支配可以将其分为内脏性腹痛、感性型腹痛以及躯体性腹痛,就腹痛的程度而言,可以分为隐痛(轻度)、中度和剧痛(重度),而腹痛的程度也代表了病变的轻、中、重,但是因为个人耐受程度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6]。目前临床上对于急腹症主要采用MRI检查、CT检查、腹部超声检查以及X线检查等多种方式,由于这种疾病有较广的脏器涉及范围,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那么在接受片面检查时会很容易会出现漏诊和误诊等情况。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的参照组中漏诊、误诊的患者人数为14例,其中宫外孕4例,阑尾炎6例,黄体破裂4例,均是由于未选择相关脏器的检查而导致漏诊;实验组中漏诊、误诊的患者人数为3例,其中急性胰腺炎2例,胃穿孔1例,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肠道严重胀气,影响超声检查结果;二是初期胰腺肿胀不明显,超声检查除胰腺回声稍增强外,无特殊阳性发现;通过随访观察,结合临床检验结果及CT得以确诊。
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的范围相对较小,其中急性阑尾炎在急腹症中所占的比例高达30%[7],因此在全面超声检查中需要将急性阑尾炎作为必查项目,以避免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导致患者发生阑尾炎穿孔,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妇产科急腹症也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生率,因此如果患者为育龄期妇女,则需要经阴道或者充盈膀胱检查子宫附件。“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定因诊断”为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原则,要求在对患者的病史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收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正确的符合逻辑的临床思维、分析、鉴别和综合,以求“快、稳、准”的进行确诊。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这种辅助检查方法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扫描检查患者腹腔内的器官,并对患者腹痛与腹部器官状态之间的联系进行科学的评价,即使是不典型的病症也能够进行有效的检测,并且医生能够作出独立诊断,因此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是诊断符合率明显较高,临床诊断时间大幅度降低,并且大大降低了延迟诊断率,对再次使用X线、CT检查进行了有效避免,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在本次研究中,经常规腹部超声和全面腹部超声分别应用于我院收治的150例急腹症患者中,结果显示:就诊断符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6% vs. 81.33%];就超声诊断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长于参照组;就临床诊断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就延迟诊断率、选择其他检查方式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组[0%、2.67% vs. 25.33%、17.33%],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践证明,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急腹症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十分理想,在提高诊断正确率、缩短诊断时间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利,彭清海.妇科急腹症患者采用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23(02):246-247
[2]李世樱,何庆兰.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28(05):39-40
[3]屈德丽,邓雪颖,薛尉佳.分析急腹症患者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6(19):3837-3838
[4]王春华,禄琴梅,黄叶,等.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4,02(22):3685-3686
[5]向桂华,胡海燕,宋金燕,等.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8(21):2940-2941
[6]吴海莉,陈新梅,张丽萍.浅谈常见妇科急腹症的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外妇儿健康.2011,09(07):120-121
[7]苑元,周彬,陈维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18(02):383-384
论文作者:王华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8
标签: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急腹症论文; 腹部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时间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