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论文_王红远

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论文_王红远

许昌方圆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节水灌溉顾名思义是在既有的水资源情况下,通过对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使水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在现阶段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提升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成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

引言

近年来,农田水利工程快速发展,国家围绕高产、增产的目标,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及灌溉设施建设等方式,修建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提升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灌溉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人工作业、人工设施等方式将水运输到土地上,进而满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所需。农田水利灌溉涉及水土条件、土壤土质、农作物习性等多个方面,在提出节水灌溉理念之后,农田水利灌溉面临的难题得以解决,而当前热门的农业发展话题就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改造与实践。

1农村节水工程的现状分析

1.1农户对节水工程的建设认识不足

在农村地区农户由于受到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依赖心理,对于现阶段的节水灌溉方式存在排斥心理,这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化的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由此可见,改变农户对现代化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认识是顺利实施该项工程的首要任务。

1.2管理及施工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质量对该项工程实际发挥价值存在直接影响。在现阶段的农村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依旧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致使节水工程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因此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在现阶段的农村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以便节水工程发挥最大的价值。

1.3水资源污染严重,可利用水源不断减少

调查数据显示,在现阶段的部分农村地区存在把生活污水等直接排放到河道的情况,这对有限的可利用水资源水质造成了污染。除此之外,污水的随意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严重制约着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1.4缺乏科学的种植结构规划

现阶段的部分农村地区在种植农作物时依旧保持着较为传统的模式,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没有做到科学的规划,从而对大面积的灌溉方式造成一定的制约。除此之外,传统的种植模式下灌溉效率普遍偏低,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实际生产中无法发挥其优势。

2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要点

2.1因地制宜地选择灌溉技术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不同地区农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就有所不同,需水量也会有对应的差异。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了解农田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水文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提升技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详细了解当地的土壤情况,合理选择灌溉方式,这样才可以推动农田灌溉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灌溉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例如,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湿润,在降雨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滴灌、喷灌等方式,在缺水的时候要及时进行灌溉[3]。

2.2优化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开展节水灌溉的关键点不仅仅是需要考虑其范围广度,而且需要考虑区域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因此,灌溉前需要对农作物的苗期、拔节期、孕育期及成熟期进行调查,将每一个时期的蒸发蒸腾量看成不同大小的定值,这是确定适宜的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的重要依据。在实际的灌溉过程中,水资源损失主要包括两方面:水渗漏与蒸发、土壤水下渗。通过这两个方面来计算水损失,然后按照不同的损失程度做好对应的水量调节,从而建立模型,确定在作物各个生长时期内的最佳灌水周期和灌水量,以减少水分损失,实现对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增强对灌溉工程的监督和管理

由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管理灌溉工程,使它可以更加高效、科学和合理地发挥它原有的功效。首先,要保证对当地可用水资源完全的控制权,必须严格制约用水量大和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其次,改进农田灌溉管理制度,成立一个专门的小组,用于对灌溉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及时维护、管理灌溉设备以及严格控制用水。此外,还需要增强水利法制建设,用法来治水,提高全社会人民的水法规意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4节水灌溉技术方式

2.4.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主要包括2个方面:(1)通过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改善原渠床的土壤渗透性能,从而达到不透水的标准;(2)利用塑料薄膜、混凝土、沥青等材料来修砌渠道。渠道防渗技术的特点在于通过技术的使用,可以降低渠道输水的渗透损失,有利于地下水位的降低,避免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的出现。此外,利用渠道防渗技术,还可以加快输水的速度,有利于渠道输水能力的全面提升。当然,使用这一技术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费用及后期的维修管理费用[1]。

2.4.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就是将自然落差形成的或者是通过水泵加压形成的有压水利用压力管道直接输送到田间,然后通过压力喷头将水直接喷射到空中,形成小水滴状的灌溉用水方式。采用喷灌技术能节约用水量,通过机械化的方式来进行灌水可以减少人工费用。

2.4.3微喷灌技术

微喷灌技术是利用低压管道及管道尾部特制灌水器通过适当的流量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与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以此进行合理有效灌溉的技术。微喷灌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灌水流量偏小,用水压力较大,并且其实际的灌溉精度较高,能直接将水输送到作物的根部,也可以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

2.4.4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雨水集蓄收集的主要是雨水,很多干旱地区没有河流、湖泊可以利用,所以只能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和工程的建设在雨季的时候将雨水收集起来,然后在农田需要灌溉的时候,将所收集的雨水输送至农田中。一般来说,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我国西北较干旱的地区,在南方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则没有使用的必要。这种灌溉方式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5提升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质量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在现阶段的部分农村地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在现阶段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现有技术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首先,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采用最优的设计方案,使节水灌溉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其次,在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各个环节严加管理,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管理部门,进而科学合理地完成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

2.6增强对灌溉工程的宣传

随着对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部门必须增强节水灌溉的宣传强度,让农民从观念上在意节水和环保,觉得这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概念,而是自觉地参与其中,为节水灌溉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通过节水灌溉,不仅可以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利用率,还可以让农作物保持生机,提高粮食产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村的灌溉设备最典型的是轻小型喷灌机组,由于它机动灵活,所以它也是国家非常重视的节水灌溉设备之一。

结束语

通过对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运用进行妥善分析,例如喷灌节水技术应用要点、微灌节水技术应用要点、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要点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减少水资源浪费与损耗。

参考文献:

[1]吕国虎.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J].北京农业,2015,89(9):211.

[2]吴德刚.如何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56(21):249.

[3]王明阳.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9(10):52.

[4]张淑荣.农业工作中农田水利灌溉防渗渠道施工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125.

论文作者:王红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论文_王红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