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雁行模式与教育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雁行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模式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经济雁行模式 梯度 教育发展战略
1 经济上的“雁行模式”及其影响
“雁行模式”是海外学者对最近十多年来东亚及东南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种形象描绘。自1985年西方七国财长达成“华都协议”后,日元汇价不断上升,由此带动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迫使它将在本国已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四小龙”及东盟的一些国家。这种转移造成了连锁反应,“四小龙”等又把在本国或本地区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等产业转移到中国华南及东盟其他一些国家。这样就出现了以日本为领头雁的“雁行模式”产业协作体。(1)该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产业转移,相关要素有资金转移、技术转移等。
其实,“雁行模式”的最初萌芽,要追溯到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只是最近十多年来表现得更为明显、对我们的影响也更为强烈些。与跨国界的雁行模式相对应,在我国内部,类似的雁行模式也渐趋成形。
不平衡性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特征,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后,这一特征更为明显,这也是“雁行模式”得以在我国形成的先决条件。从开放程度看,我国目前客观存在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种发展格局;从城乡程度看存在着“大城市—小城镇—农村”这种状况;从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系数看,则我国整体上存在着“沿海—中部—西部”这一梯级格局,局部上又存在着分别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地带为“龙头”向腹部辐射、延伸的格局。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雁行模式”的具体表现。
“雁行模式”在我国的客观存在,对我国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首先,“雁行模式”反映并决定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些在经济发展中越靠近“头雁”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越快,获利越大;而一些“尾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则相对迟缓。这样,也就拉开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其次,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引起了一系列相关反应,导致那些以经济为基础的科技、文化、教育等的发展水平地区间的不平衡性。从综合系数来看,现阶段我国沿海、中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城乡差距还依然存在,这两种差距在短期内并有继续拉大的趋势。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
2 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教育与经济紧密相联,两者相互作用。经济决定着教育,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
2.1 经济决定教育
经济决定教育,既表现在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更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层次等方面。
经济活动的内涵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传递活动,不可避免地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以获得其发展必须具备的教材、教具、辅助设备等。
劳动力是经济生产中最活跃的要素。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必然会相应地对劳动力产生某种需求。这种需求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及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关系上。而所有这些,又相应决定了教育的规模、速度及结构、层次等。
2.2 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教育反作用于经济,主要表现在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上。一般认为,教育具有以下经济功能:
(1)教育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环境;
(2)教育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劳动力并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3)教育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技术、新观念。
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二战后日本和德国的发展是最好的例证。但教育经济功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即它必须与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二战后日德的成功,便是遵循了这一规律。在我国,这一状况不太理想。如有些地区的各项教育指标都能排在全国前列,但该地区至今仍未能完全摆脱贫困状态。由此,要考察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作出战略构想,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我国的教育现状。
3 我国教育现状扫描
从历史的眼光看我国的教育事业,近些年确实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从内部比较的角度看,则不难发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不平衡性与欠合理性。
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上。从区域差距看,我国沿海、中部与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发展梯度。当东部沿海不少省市在进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验收时,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带的不少学龄儿童却因为交不起几十元的学费而在等待“希望工程”的救助。从城乡差距看,四倍于城市人口的广大农村(含县镇)只培养出了两倍于城市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毕业生。
除不平衡性外,欠合理性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欠合理性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万人占有大学生数,西部地区竟然高于中部和沿海地区。另外,通过对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招生数之比的区域比较,我们也会感到这种不合理性。(2)(见表1)
表1
地区 职高招生数 普高招生数 职普比
沿海455586 9289970.490
中部362414 9047870.400
西部173178 5876500.293
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欠发达国家里,经济越不发达,所需的基础理论型人才就越不及职业技术型人才多。但表1给我们显示的,却是越往西部不发达地区,普通高中招生数所占比重越大。这与那些地区以初级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极不相符的,也显然是不合理的。
4 教育发展战略的合理模式选择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导致的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特性,应该说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它使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达成了和谐(这里姑且不考虑其他因素)。但教育发展的欠合理性却严重妨碍了教育效率的发挥,降低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时必须尽可能地避免与消除这种不合理性。
实施教育战略的目的,是使教育能更好推动社会的发展,其中主要的是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选择教育发展战略模式时,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即教育要很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个关键是教育发展要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起来。
前面已经提到,不平衡性是我国教育发展一大特征,我国各地的教育发展不可能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起步。因此,运用“不平衡性”发展理论作为我们选择教育发展的战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客观而且也是十分明智的。
顾名思义“不平衡性”是指在教育发展中不搞“一刀切”,有的地区、有的层次、专业可发展得快一些,而有的则可以发展得慢一些。一般说来,计划经济国家大多偏向于平衡发展模式,而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选择不平衡发展模式。历史经验证明,不平衡发展是各国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当前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不平衡性理应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我们应该选择何种教育发展战略模式呢?抓住经济“雁行模式”中的产业转移这个决定性要素,我们就会觉得梯度战略教育发展模式是一合理选择。
所谓梯度,包含有层次、顺序等含义。梯度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能优先发展的优先发展,能高速发展的先高速发展,然后根据从高势能向低势能传递发展的梯度理论,推动和促进其他地区教育的发展,包括教育的层次、规模、科类乃至理论等方面,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本身的梯度色彩并不浓厚,教育的梯度战略主要是由产业的梯度转移所决定的。教育的梯度转移始终要慢于产业转移,它更多触及的是一个区域内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而不是不同区域间教育的影响力。一般认为,教育发展的梯度战略模式包括以下几种:(1)滚动式教育战略发展模式;(2)辐射式教育战略发展模式;(3)远距离支援和合作发展战略模式;(4)教育源泉战略发展模式。(3)不管哪种模式,根据梯度理论,我们都可以列出一个基本的参照图(见图1):
图1
将图1分解,按照逆梯度顺序排列,则大概有以下几种形式(见图2):
图2
第①种模式,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但由于我国尚有不少地区的不少学龄儿童不能按时入学,故本人极不情愿地将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生隔开,与那些地区初级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相适应,这里将初等职业教育放到了重要地位;
第②种模式是针对于刚刚完成的或基本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的地区,这里的产业依然为较落后的一、二级产业,故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此模式中具有重要地位;
第③种模式实际包含了一次跳跃,即普通高中向高一级学校的延伸。在这一模式中,原来占优势的一、二级产业开始转移,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大,对劳动力素质及生产技术要求增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不能适应这一需求,因此必须转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大专层次的教育;
第④种模式也是一种高级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及服务型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极高,原来的教育发展水平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研究生教育顺乎潮流,开始较大规模、较快速度地发展。
以上四种分解模式中,基础教育(小学、初中)是最重要的基础。不管哪种模式,基础教育的发展都应摆在突出位置。这不仅是由我国的国情及教育现状决定的,而且因为大量的研究证明,从教育的经济效益来说,小学、初等教育最高。(4)以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从区域发展战略上选择教育模式,在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则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带分别以③、②、①种模式为宜。
自1978年我国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东部沿海最先从海外承继了转移产业。(应该说,东部沿海是一个较大的区域概念,其自身内部发展也不平衡,本文对此不作考虑,中西顺同)十多年过去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已开始改变,但应说明的是,第二产业特别是一些加工产业依然处于优势地位,高技术产业仅仅刚刚起步。因此,在我国作为“头雁”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目前尚处在梯度战略发展模式第③种的中级阶段,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性质的大专层次教育应该处于大力发展地步。
由于开放程度不够,中部地区尚没有能从海外的产业转移中得到什么好处,东部地区现在也未能达到产业转移水平。因此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的要求还没有东部地区高,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一般都能胜任生产需要。故中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目前大概处于第②种模式的中级阶段。单纯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考虑,高等教育无需重点发展。
我国的西部地带,除国有大中型、军工企业外,基本上没有多少工业。近几年乡镇企业在西部有所起步,但基本还处于企业规模小、技术要求低的状态。因此,该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目前应该处于第①种模式的较高阶段。
上面的论述,是纯粹从经济与教育两方面出发的。但教育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尚需考虑政治、文化、历史、民族等多种因素。因此,在我国教育发展战略中,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县镇、农村)在采用(④—③—②—①)梯度推进模式时,还应考虑适当变通、适度超前于经济的原则。
5 发展理论的论证
不平衡性发展理论是我们作出教育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前面已提到,这是由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因为不平衡,先发达地区便扩大了对不发达地区的初级产品的购买需求,并产生相关性产业转移、投资转移及技术转移现象。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注意,先发达地区会对不发达地区产生某种不利影响,如人才流失、资金流失及生产竞争等。倘若在已经不平衡的基础上再推行梯度教育发展战略,那么会不会使现有差距逐步拉大并永远不能消除“梯度”呢?
确实,以上担心是不无道理的。根据国外的比较经济研究,在经济发展初期,实施非均衡的梯度发展战略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负效应要大于正效应。但是,美国的Lefferey Williamson的研究接着表明,从长期看,实施非均衡的梯度发展战略的正效应要大于负效应,并从而不断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5)该研究成果可用图3表示。
也就是说,实施非均衡梯度发展战略到某一时间t(,i)时,负效应达到最大值;到t(,j)时,正负相等;此后正效应便超过负效应,从而不断缩小两者间的差距。
经济上不平衡性发展理论的论证,解决了教育发展战略梯度选择的理论问题,但教育发展毕竟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同,各种内外部的制约因素也有区别。因此,要使梯度教育发展战略有序而有效地施行,尚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5.1公平与效率问题
公平与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者往往不可得兼,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根据普遍规律,片面追求一点而忽视另一点,都是不可取的。从我国的历史教训看,“三五”时期过分偏于均衡目标,结果损害了总体效益,造成了普遍贫穷;反过来,80年代因过分偏于效率目标,结果是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造成了两极分化。
图3 发展转移效果
现阶段,正确的扶择应该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也是我国国情决定的。效率优先,就是要合理高效地配置教育资源,发挥规模效益与集聚效益。当前,我国东部地区具备大发展的条件,应该优先发展;西部地区目前尚不存在大发展的条件,国家目前的发展重点应倾向于东部,再逐渐向西部转移。当然,这种倾斜应尽可能地以少拉大地区差距为前提。这也就是公平。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
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可以这样理解,以效率为实现公平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公平为效率创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5.2 政府行为问题
不管是经济还是教育,倘若在已经不平衡的发展基础上只让市场规律起作用,那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负效应将大于正效应,使地区差距空前拉大。这样的后果会导致欠发达地区的严重不满,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适度的政府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必要且必需的,关键是要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就教育而言,发展目标是在合理而高效地配置教育资源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地区差距令人难以容忍地拉大。因此,政府一方面要限制贫困地区不切实际地盲目发展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又要支援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师资、设备、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在积极鼓励发达地区教育大发展的同时,要做好信息咨询、政策指导等工作。此外,政府还应运用国家机器,制定法律法规,以促成教育战略各种实施条件的实现。
5.3 梯度战略下的再选择
梯度教育发展战略是就宏观意义上而言的,它没有也不可能规定所有教育环境都采用一种模式。如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可采用增长极点开发布局模式,在发展中地区可采用点轴开发布局模式,在发达地区可采用网络布局模式。总之,各地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基础,进行中观及微观意义上的教育发展战略再选择,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及结构、比例关系等,以便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将我国的教育发展好。
收稿日期:199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