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启示——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层与分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国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强国论文,教育机构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08)04-0043-06
一、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层和分类情况
2007年德国共有383个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包括103所大学和总合大学,6所教育学院,15所神学院,53所艺术学院,176所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和30所公共管理应用学院。根据德意志联邦的统计数据,2006-2007年共有1974000在册学生,其中女生占47.8%,所有学生中的68%在大学中注册,在高等应用专业学院注册的学生数占27.4%。①
一直以来,德国各大学之间的水平差异不是很显著,这与德国一直坚持的教育平等原则有关。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分为两个层次,而每个层次又有各自不同的类型。高等学校的分层主要体现在各层次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工之上。第一层次是大学机构以及与大学同等地位的教育、艺术与音乐学院,以理论研究和学术为目标,但在这一层次中一般只有大学有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第二个层次就是高等应用专业学院以及同等地位的公共管理学院。其中德国的高等应用专业学院的英文名字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笔者认为翻译为高等应用专业学院为妥,因为德国政府制定的英文名字,多少有些招揽国际生源的嫌疑。很早以前国内曾经有人错误地把德国的高等应用专业学院与国内的专科学校混同,近来已有很多专家和学者为此撰文进行阐明,德国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可以授予硕士和学士学位,比国内的专科和高职院校层次高。在德国,第一层次高校根据学科、专业的设置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分为总合大学、大学、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和音乐与艺术学院。第二层次也根据学科专业设置的不同,分为一般的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两种。
在德国,大学层和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层的高校是不同层次的高校,之所以用层次这个概念而不用类型,是因为这两种学校在德国人心中是有地位高低的,一般的大学教授都会认为高等应用专业学院比他们低一个层次,而高等应用专业学院的老师却认为他们和大学的教师拥有一样的地位。在现实社会中,站在中立立场的人也一般都认为大学层的高校比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层的地位高。从办学历史、授予学位、入学资格以及隶属情况,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地位还是有所差异。由于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紧密联系实际,与企业加强合作,使其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比大学层的毕业生还受欢迎,所以大学层和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层虽然有地位的差别,但是其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差别不大。
除此之外,在德国少数几个州诸如巴登符滕堡、萨克森、图林根和柏林,进职业研究院学习可以作为念大学或高等应用专业学院之外的另一种选择。职业研究院的教育科目覆盖了社会学、经济以及技术领域。具备高中毕业证书或与之相当的文凭是入学的基本条件,此外,与职业研究院的合作教育机构签订教育合同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职业研究院,人们要在双轨制的模式下学习六个学期。双轨制就是将达到高校水平的科学教育与企业或是社会机构中的实地培训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们一方面与同事、顾客接触,在企业的工作环境中亲身体验工作的流程;另一方面,在职业研究院里按照固定的安排接受理论教育、参加期末考试并完成家庭作业。两年时间里,学生们可获得第一份职业水平的毕业证书,而三年则获高等职业研究院硕士文凭。职业研究院的硕士文凭与高等应用专业学院的文凭是等值的。由于高等职业研究院学业中所获得的知识是经过实际检验的,在许多公司看来,作为传统大学一个替代方式的职业研究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几乎所有高等职业研究院专业中,学生日后的被接收比率都达到了约90%。一些企业还做出承诺,为高等职业研究院的毕业生提供符合劳资比率的限期职位。学生报酬、企业中的教学材料等统统计算在内,承担培训任务的公司在一个高等职业研究院毕业生身上至少要投资6万欧元。一些职业研究院,如斯图加特职业研究院,同时提供国际性的专业科目,学生们将按要求在外国伙伴高校中进行交流。②
二、德国高等教育机构分层和分类的历史演变
德国最早的大学是海德堡大学,建于1386年,相比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德国高等学校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到18世纪末,德国的高等学校已达42所之多,在欧洲是首屈一指的。德国高等学校的发展深受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影响,摒弃了中世纪大学一些陈腐的传统,推崇用观察、经验发展科学,使实验室、医院和植物园等成为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694年德国创办了哈勒大学,抨击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倡导以理性主义为基础改革大学设置的科目及教学方法,认为大学应该由单纯保存和传授知识的场所,转变为研究和发展知识的场所。这种理念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德国大学获得了空前发展,并且这种理念也为后来德国学术性大学的建立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1810年,洪堡提出大学“教学同科学研究相统一”的办学主张,并且促成了柏林大学的创办。在建设柏林大学的过程中,他更根据新人文主义思想,确立了这所新大学的办学主旨和方向。他的思想核心一是学术自由,二是教学与研究的统一。他反对传统大学将传授知识作为主要职能的做法,主张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真理,科学研究是第一位的。他反对大学传授实用的专门化知识,而要求传授不含任何目的的所谓“纯粹科学”。这种思想支配了德国大学达数十年甚至百年之久。柏林大学的成功创办标志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因为将科学研究职能引进大学,不仅提高了大学的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大学的社会地位,也加大了大学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③
两次世界大战使德国的高等教育遭受了重创,其领先地位逐渐被美国、日本的一些大学所取代。20世纪60年代初期,德国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这种增长并不是源于40年代人口出生率的增长,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获得中学毕业证的人有了升入大学继续学习的愿望和要求。由于传统的大学费用高,修业年限长,其目标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而当时的经济建设并不需要这么多的理论专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增大了,对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正因为如此,建立一种新型的高等学校来培养这一类人才就成了当务之急。1968年10月31日,联邦德国通过了《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学校的协定》,决定成立三年制的高等应用专业学院。1970年左右,各州在原有的工程师学校、技术中专、示范学校等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纷纷组建高等应用专业学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并没有触及大学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高等应用专业学院还“作为一种安全阀”代替大学吸引了学生数量上的某些压力,因此大学保持了其“精英”地位。这使得德国高等学校各自恪守自己的办学理念,珍视和光大自己的特色,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1990年8月1日东西德合并,除特殊情况,东德的高等教育系统都按照西德的模式进行改革,东德的科学院机构有的被解散,有的被合并到大学当中,使大学变为核心的研究机构。高等应用专业学院这种高校在原东德地区是不存在的,但两德统一后,在原东德地区通过改组一些原来的专业学校或新建的模式,按照西德的标准建立起一批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在1989年东德时期一共有70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9所总合大学,12所理工大学,29所工程学院、师范学院、技术建筑等专科学院,3所医科大学,和17所诸如政治学院、警察学院和军事学院之类的政治专业院校。改革后,在原东德地区的5个州上建立起16所大学,11所艺术院校,一所师范学院和31所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其中包括9所同档次的公共管理学院),还有11所神学和私立院校。④
2004年的新年钟声余音未落,德意志联邦教育与科研部就推出了“精英大学计划”。经过近一年的协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最终达成一致:联邦和各州以共建的形式,在2006-2010年间斥资19亿欧元建立10所左右的精英大学。2006年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获得首批精英大学殊荣,2007年又评选出6所精英大学,分别是亚琛工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弗莱堡大学、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现有的9所精英大学全部位于原西德地区。
三、德国高等教育机构分层分类的特点
1.层次清晰,类型简明。分类与分层分开,大学层根据学科专业的设置又可大致分为综合型(但一般都是文理综合型)、理工型、艺术型院校等;高等应用专业学院的类型也大致根据专业设置划分,主要分为普通类的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的每一个专业都可以授予博士学位。没有专门的医科大学,所有的医科专业几乎都放在大学里。也没有林业、地质、农学等专业性的高校,更没有大规模的师范大学,少数师范类的高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初中等教育的师资,而学术性高中的教师全部出自大学,保证了学术思想的传承。
2.层次和类型趋于稳定,鲜有大学的合并和升格。在德国,近十多年来没有一所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升格为大学,也没有一所大学变为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彼此都能恪守自己的办学理念,珍视和光大自己的特色,这方面与政府的严格把关有关。在同一层次的高校中,偶有大学的合并,但都能保持原有学校的特色并达到学科之间的整合,比如杜伊斯堡一埃森大学就是原杜伊斯堡大学和埃森大学合并,都能沿用原来院校的名称,从而保持了学校品牌和文化的延续。在德国更多的则是,高校通过合并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充实自己的科研实力,从而有效达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长。慕尼黑大学于2002年合并了同样位于慕尼黑的成立于1949年在欧洲享有盛誉的经济信息研究所,但仍然保持其原来的体系,并没有把该所与慕尼黑大学的经济系合并,而是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但经济信息研究所为大学开设了大量的课程,这种形式真正把科研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卡尔斯鲁厄大学建于1825年,是德国最古老的理工大学。该校现在希望与附近成立50年的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合并,因为在粒子物理和核子融合方面见长的该中心能够帮助卡尔斯鲁厄大学成为新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从而与麻省理工竞争。
3.联合科研组织的成立有效加强了各高校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慕尼黑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成立的加速研究实验研究中心成立于1970年。这个实验室是一个实体,而并非慕尼黑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之间简单的形式合作,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独立的财政,固定的办公地点。在物理方面慕尼黑大学和慕尼黑工大的学科各自有自己的强项,联合组建这种加速研究中心,在科研方面使人、财、物上得到有机整合,近年来一大批杰出科研成果在这个中心诞生。
4.各层次高校都注重科研和教学的统一,但侧重点不同。大学和高等应用专业学院主要以理论研究导向和应用导向作为区别的主要标志,各自有着不同的使命和定位。不但大学把研究和教学有机地结合,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也从不忽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但两层次院校的倾向还是有所不同,大学的教授对科研的要求高一些,而高等应用专业学院的教师教学工作量要多一些,但这并不是说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就忽视科学研究,近期德意志联邦政府教育与科研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力度提升高等应用专业学院的研究职能,特别是面向企业界的联合研发。所以在德国的高校系统中,不能简单地用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之类的名称去比套,但有一点毋庸质疑,德国大学具有研究型大学的根本特征。
5.公立高校在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私立高校是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与美国和日本不同,在德国大学全部是公立的,高等应用专业学院也大多是公立的。目前,德国40余所国家承认的私立高校由不同的承担者提供资助,部分来源于经济界或是基金会支持,部分是国家补助。在德国高校校长会议的“高校指南针”⑤ 上不见其名的私立高校,就是没有得到国家认可的学校。这就意味着,他们所秉承的高等教育理念与公立高校和教会高校的独立科学或实际教研精神存在偏差。与公立高校不同的是,私立高校学生必须缴纳高额的学费,出于这个原因,私立高校的学生数量与公立高校相比要少得多,也便于营造个性化的教育与辅导氛围。私立高校通常自行选拔学生,良好的中学毕业成绩(有时甚至是出色的准硕士成绩)还不是唯一的条件,首先要具备个人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才有可能被录取。许多私立高校为学生提供在国外兄弟学校实习的机会,同时与相关企业实体展开紧密合作。
四、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个国家高等学校的层次和类型与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及科技文化传统等多重因素有关,有其各自特点。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刚刚开始,不能照搬某个国家的模式,应该借鉴多个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特点,建设适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系统。德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在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层分类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首先,确立高等教育分层与分类,稳定高等教育系统。近几年国内高校升格,特别是专科和高职升本科现象很多。大学需要发展,但发展的目的不是层次的拉升,而是自身内涵和办学实力的提高。虽然我国和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不同,德国(西德)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来临时,也对院校进行了重组、升格和更名,但其后一直趋于稳定,这与政府的宏观控制不无关系。前些年,我国刚刚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院校的升格,重组和更名也数正常,但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应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保持各层次、类型高校的稳定,近期应对各高校的层次和类型进行统一的评估和定位,一旦得到认定后,政府要严把关,封死口,彻底刹住高校升格和更名之风,让高校各就其位,在自己的定位上踏实工作,加强内涵建设和品牌建设。
其次,从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入手,使毕业生就业不与学校层次和类型过度挂钩。高校有层次和类型之分,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但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应有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德国精英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升职方面并没有明显优于非精英大学的毕业生。本来无论是德国还是中国高校的分层和分类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国家建设高校的“重点工程”本意都是要加强本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实力从而赢得国际竞争力,而不是用此来界定他们培养学生的档次。“985”和“211”工程的实施为强国提供基础,但社会上却把这些当作毕业生就业的必要条件。而在德国就业市场,更看重毕业生所在学校的学科和个人的能力,高等应用专业学院的毕业生由于动手能力强且起始工资略低,在就业市场上比大学毕业生更受欢迎,德国接近八成的中层政府公务员都毕业于与高等应用专业学院同层次的公共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不与学校层次和类型过分挂钩,整个社会对精英大学以及高校分层分类的正确认识,可以有效抑制各高校盲目升格、逐名的浮躁之风。
再次,用院校间的深度合作和院校与科研院所适时合并来整合各单位学科优势,特别是院校间科研实体组织的共建。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能仅停留在共同承担课题、课程共享和硕士、博士生的联合培养上,而应该建设共同的研究中心和实体机构。在共建科研实体组织的关键问题,诸如人、财、物的分配上要学习德国的经验,整合各校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在这方面我们有良好的基础,因为我国和德国相似,大学全部为公立,只要政府出面是可以做到。另外,在适当时机考虑科研院所与大学的合并问题,学习和吸取原民主德国科研院所与大学合并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
第四,保持公立高校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公办高等教育机构各层次类型趋于稳定的基础上,为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可用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方式予以弥补。拓宽民办高等教育的融资渠道,适时考虑各公办院校的独立学院脱离母体,对民办院校层次和类型的审批上要严格把关,并给予与同层次同类型公办院校同等地位,但民办高校大都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为主,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核心能力,改变以往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
第五,从培养人才类型的角度界定高校的层次,分为学术层、应用层和技术层高校,每层再根据学科、专业的设置进行分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标准就是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中心,按研究性、实用性、技术性人才培养的方式,对高校进行分类,强调了受教育者的职业标准、所培养人才的类型,这有利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协调,也有利于政府按人才培养目标分类规划指导。学术层高校以培养具有宽厚理论基础的应用研究人才为主要任务,为进一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承担国家或地方的应用研究科研项目,并且取得一定的卓越成果。应用层高校以培养不同层次的各行各业所需的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经济师、临床医师、律师、教师和各级管理者等为主要任务,适当承担一些国家和地方的应用研究科研项目,拥有应用性技术成果,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不论是侧重于理论性教育的还是侧重于应用性教育的高校都包括以研究为主教学为辅和以教学为主研究为辅两种类型,并涵盖了我国教育部划分的各类专业性高校和一些综合类院校。技术层高校是指按市场需求划分专业,专业变动灵活,以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其定位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从事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以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主要任务。这类高校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拥有多项实际应用的核心技术,其授予的最高学位为学士学位。⑥ 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选择师资的标准应该有所不同。学术层和应用层高校的师资应本着学历优先的原则,招聘大量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而技术层高校的教师选聘不应唯学历论,应该大量招聘拥有本科学历或技术层高校的毕业生,并具有一定年限的实践经验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收稿日期:2008-05-06
注释:
①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http://www.bmbf.de/en/655.php,2008-3-10.
② 理论教育与实践在职业研究院中交替进行[EB/OL].http://www.study- in- germany.de/chinese/1.153.689.html,2004-04-05.
③ 曹赛先.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④ Barbara M.Kehm.“Higher Education In Germany Developments,Problems,and Perspectives,”Monographson Higher Education(1999).
⑤ 高校指南针是指德国教育部专门介绍德国高校,以供高中毕业生选择高校的手册。
⑥ 杜丹丽,王发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分类问题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1).
标签:大学论文; 大学和学院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分层教学论文; 德国教育论文; 慕尼黑大学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学院论文; 德国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