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欧盟关系与中国的对欧盟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欧盟论文,年代论文,关系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90年代以来,中国与欧盟的经济、政治关系发展迅速,二者已经相互成为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与欧盟之间出现的贸易摩擦不是关系恶化的迹象,而是双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结果;欧盟对华关系新政策主张中国全面进入国际社会,也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相符合,但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政治分歧也应予以充分重视。中国与欧盟之间有广泛的互利合作余地。欧盟的深化和壮大有利于后冷战时期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和牵制美国的敌视中国的政策。
***
欧洲联盟是世界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与经济实体。1993年欧盟12国国内生产总值达7.21万亿美元,进口达1.54万亿美元,出口达1.55万亿美元,分别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总进口和总出口的30.8%、40.5%和42.0%。中国与欧盟的政治、经贸关系也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部分。80年代以来,中国与欧共体的经贸关系有了大幅度的发展,这种关系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中欧经贸、科技和培训合作关系
中国与欧共体于1975年正式建交后,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在1975年建交时为23亿美元,1981年达到50.60亿美元,1986年又增加到117.74亿美元。这段时间几乎是每5年翻一番。由于政治方面的特殊原因,从1989年到1991年间中欧贸易增长率一度放慢。但1992年后,双方关系得到逐步恢复,特别是1993年和1994年,双方进出口贸易又大幅度增加。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94年中国与欧盟的进出口额为315.19亿美元,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仅次于日本(478.94亿美元)、香港(418.21亿美元)和美国(354.32亿美元),占第4位。在中国的前10名贸易伙伴中,欧盟成员国占了3名,即第5位的德国,第8位的意大利和第9位的英国。
虽然近10多年来中国对欧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一直在提高,但双方进、出口商品在技术含量上差距仍然比较悬殊。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商品中,大多还是轻纺产品,其次是粮油、土特产品。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机电产品1994年达到27.28亿美元,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18.7%;而中国从欧盟进口的产品中,主要是生产资料及技术密集型产品。
从1979年到1994年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协议总投资额超过3010亿美元,实际投资950亿美元。同期,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对华累计直接投资数额不大。在总共221000个外资项目中,欧盟只占了3070个,协议投资73.2亿美元,实际投资仅25.5亿美元,占中国的外资总金额的4%,不到日本或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一半。
为促进欧盟成员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欧盟设立了ECIP计划,即“欧共体投资伙伴计划”。目前,亚洲有19个国家进入了这个计划。中国从1992年起被欧盟认可“符合”这个计划的条件。“欧共体投资伙伴计划”通过4个机构挑选合资项目和合作伙伴,协助筹集资本,开发人力资源等等,该计划为这些活动提供经费或无息贷款,并通过一个金融机构网筹集所需资本。从1992年底到1993年底的一年间,欧盟成员国在华投资项目中有33个得到了这个计划的资助。
此外,欧盟从1984年起也直接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并提供相应的贷款。在截止于1993年底的10年里,欧盟在中国开展的技术及金融合作项目共21个。这些项目全部集中在农牧渔业领域,包括水土保持、灌溉、开垦、作物集约化栽培、改良作物品种、发展海洋捕捞、水果加工和贮存、改良橡胶、改善供水条件,以及提高洪水预报能力。欧盟在华技术合作金额最大的项目是乳业发展计划。欧盟对华的农业技术援助是唯一的外国政府对我国的农业技术援助。
欧共体还通过中国国家科委与我国在高科技领域进行一系列的合作。欧共体为这些合作提供科研条件和中方科研人员前往欧洲进行科研和培训的经费。
欧盟从70年代末就开始在中国的培训工作。其中包括同声翻译和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经济管理硕士培训1985年开始设于北京。1995年欧盟与上海政府合作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中国—欧洲国际商业学院,在中国培养国际商业管理人员。
二、中国与欧盟在经贸关系中的问题
首先,欧盟一些商人以中国对欧出口增长速度过快,威胁到欧盟成员国一些中小企业的生存为由,对执委会不断施加限制中国产品进口的压力。1994年3月7日欧盟执委会通过第517/94号法规,宣布取消各成员国实施了30年的总数达6417种进口限额,同时对7大类商品和丝绸实行配额,作为大市场的统一管理措施。这一规定虽然适用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是这一规定最大的受损害者,因为这7类商品正是中国对欧盟的大宗出口商品。由于欧方规定的限额无论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大大低于1993年中国对欧盟出口实绩,有的只相当于1993年的1/3,有的只达到1993年的一半,中国已对欧盟针对中国的限额问题提出交涉。中国的交涉得到英国的支持。英国商会已就此向欧洲法院提起诉讼。
欧盟还以在过去两年里中国对欧盟3个类别的纺织品出口急剧上升,超过其他国家而居首位,造成欧盟同类产业萎缩,失业上升,构成“市场干扰”为由,因而根据中欧双边现行协议的第6条规定,要求对中国这3类产品设限。这3类产品分别是28类(针织裤)、68类(婴儿装)和97类(渔网)。经过交涉,欧方最后同意按1993年中国对欧出口实绩作为1994年设限的参考数。
其次,欧共体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诉讼有增加的趋势。欧共体于1979年第一次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首开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之先河。据统计,从1983年到1992年的10年间,欧共体一共进行了345起反倾销调查,涉及国家44个。在这345起反倾销案件中,针对中国的有35起,占10%。其他受倾销调查次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有东德、韩国、日本、前南斯拉夫、香港、泰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和前苏联。近年来,其他国家受调查的次数逐渐减少,中国受调查的次数呈上升的趋势。例如,1988年中国受调查9起,与韩国并列第一;1989年为5起,占第一位。1992年被调查8起,再次居第一位。
再次,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后,出口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状况。许多公司在西欧没有建立适当有序的经销网络和联系,往往采取多头竞销,相互压价竞争,当地进口商往往也利用我出口企业不熟悉当地情况而杀价。这不仅使我们国家遭受经济损失,也为当地厂家提出反倾销起诉提供了契机。
最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变了我国的外贸环境。10年前欧共体反倾销调查的对象,情况都发生了变化。例如,东德现已成为联邦德国的一部分;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经济体制正在大幅度转轨,因而不再被欧盟视为国营贸易国家,而且都与欧盟签订了联系国协定,享受一定的贸易优惠,所受到的反倾销调查大大减少;近10年来日本、香港和韩国将它们的劳动力含量较高的产业大量转移到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时也将直接在欧盟国家投资设厂进行生产,所以它们所受到的反倾销调查也大大减少。这样一来,中国在欧共体反倾销对象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三、中国与欧盟的政治关系
中国与欧共体在1975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与欧共体成员国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并与一些成员国有着传统的双边贸易关系。 1975年5月欧共体与中国建立正式关系,中国承认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所有的成员国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欧共体不与台湾保持任何官方关系或缔结任何协定。
建交后,欧共体与中国的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中欧签署了贸易协定,有效期为5年。根据协定,双方在关税方面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
中国与欧共体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具有发展良好关系的潜力。中国与欧共体成员国之间也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着摩擦。首先是欧共体成员国对于台湾的关系问题。
中国政府之所以不允许与自己建交的国家同台湾保持官方关系,是因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一直把争取台湾的回归和国家的完全统一当做自己不可动摇的目标。因此,中国政府对外国包括欧共体国家与台湾的商贸活动的容许不包括武器交易,因为外国对台湾出售武器特别是先进的武器会削弱中国对台湾的武力威慑作用,助长台湾的分裂势力。
一般来说,欧共体成员国大都明确地接受中国的这一立场,但也有少数例外。荷兰的厂商曾一度计划对台出售潜艇,后经中国政府一再抗议,荷兰政府才出面干预使潜艇售台计划告吹。1991年夏法国向台湾出售16艘拉雯特型护卫舰,1993年法国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抗议而批准对台湾出售60架“幻影2000-5”型战斗机。为此,中国政府曾将其与法国的关系降低到冰点,不仅暂停了法国在广州建立领事馆的计划,也取消了一些法国本来可以得到的大型投资项目。巴拉迪尔政府上台后,将修补法中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承诺今后不再发生对台军售事件,才使中法经济关系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中欧关系中的另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香港问题。中国希望中、英双方能够密切合作使香港的主权移交得以顺利进行。中国政府不满意的是,港英当局在一些财务问题上没有与中国协商,彭定康进行了政治改革,大幅度增加立法局民选代表的比例,破坏了权力交接过渡期的和谐气氛,同时也使中英两国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
中欧之间政治关系中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人权问题。自1989年天安门广场事件以后,欧洲与中国每次高级官员的互访欧方都要提出这个问题。1995年初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欧盟提出了在人权问题上谴责中国的决议草案。这个草案马上得到了美国的支持。最后这个草案以1票之差被否决。1995年7月5日欧盟执委会公布了“中国—欧洲关系长期政策”,其中也以大量篇幅阐述了欧盟对华人权战略。文件称“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承诺是欧盟全球政策的核心”,以及“强调人权的重要性是欧盟对华政策的一贯特征”。文件表示欧盟将采取三个层次的措施来实现其对华“人权”战略的目标:一是支持中国潜在的使人民在所有领域获得开放和自由的各种努力;二是在与中国的双边对话中系统地、经常不断地提出人权问题;三是促使国际社会通过国际论坛加入多边的对话。
中国与欧盟之间尚不明朗的问题有西藏问题和南沙群岛问题。欧盟国家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西欧一些政治家和政府官员却与达赖喇嘛频频往来,破坏了中欧之间的外交气氛。对于南沙群岛的归属,欧盟及欧盟国家未明确表态,实际上对中国并不支持。
四、欧盟对华关系政策
欧盟执委会的文件“中国—欧洲关系的长期政策”反映了欧盟的对华关系政策。
在这个文件里,欧盟执委会首次对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作出了较全面的评估。这个评估表明,中国在世界及地区的政治、安全及经济格局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欧盟对华关系新战略把促进中国充分进入国际社会定为自己“压倒一切的”目标。其根据是:首先,需要争取中国在全球和地区的安全问题上的合作和承担义务,包括履行核武器和其他武器不扩散的条约。中国不仅是对朝鲜半岛的稳定能够发挥影响的重要国家,并且在解决南沙群岛争端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中国的参与是保持亚洲稳定的重要因素,欧盟也希望欧、中双方能够建立军队间的对话关系。其次,需要争取中国在其他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包括环境和全球资源的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社会、人口控制、消除贫困、森林维护、制止非法移民、控制疾病包括艾滋病的蔓延、打击贩毒和犯罪活动。第三,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规模和影响使其经济政策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中国的经济增长、开放、加入世界经济规则和政策体系是世界利益和中国的利益的需要。
这个文件的经济部分还表示,欧洲联盟支持中国加入国际重要的经济组织。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国,今后将是世界市场上的主要的角色之一。中国16年来改革的成绩是巨大的。这体现在80年代接近9%和近3年达到12-13%的经济增长率;15年里扩大了10倍的对外贸易额。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符合所有贸易国的利益。从欧盟方面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在16年里扩大了13倍多。欧盟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15%,虽略高于美国,但大大低于日本,但欧盟在亚洲国家的投资中首屈一指;而欧盟在外商对华投资中所占比重仅为4%,不仅大大低于港、澳、台,也大大低于日本和美国在华投资比重。这说明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给欧洲带来了巨大利益,但欧洲在中国这个大市场的竞争中还未取得优势。欧盟希望通过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影响以便在中国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欧洲联盟执委会的对华关系政策文件最后对理事会提出三项建议:一是鼓励中国完全融入国际社会;二是支持中国目前的改革进程;三是加强欧洲联盟同中国的联系。
五、中国对欧洲联盟的政策及中欧关系前景
欧洲联盟是一个多国的联合体,在许多问题上很难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因此其对外政策往往是其各成员国对外政策的折衷。欧洲联盟的对华政策也是一种折衷的产物。欧盟政策的折衷性使其对外政策具有温和的性质。欧盟对外政策的温和性,使它在后冷战时期处于意识形态矛盾前沿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可以争取分化的对象。
美国的全球战略是后冷战时期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因此,中国应当尽量推动多极世界的形成。西欧的统一和强大有助于多极世界的形成。从1989年起,美国、欧洲和日本之间就开始了权力较量。这些较量不仅表现在汽车、农产品、钢铁等产品的贸易上,也不仅反映在防务问题上,而且也反映在区域集团化的问题上。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具有很明显的排斥美国的特点。美国在组织由36个美洲国家参加的西半球共同市场也具有与欧盟抗衡的意图。欧盟曾希望派观察员参加1993年在西雅图召开的环太平洋国家首脑非正式会议,由于美国的干扰未能如愿,也是欧美权力较量的一个明显例子。
统一的欧洲在经济、政治上的强大使美国不能事事说了算。这一点是符合中国的利益的。中国在与美国的政治较量中有时也要利用这种均势。
近年来,中、欧之间在贸易领域日益增多的摩擦,不应看成是双边关系恶化的迹象。而正相反,贸易摩擦的频繁化实际上是双边经贸关系飞速发展的结果和标志。我国在处理与欧盟的经贸摩擦时,应采取灵活的策略,并尽量按国际惯例行事。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是会逐渐减少的。目前,中、欧在经贸领域的形势很好,扩大对欧经贸交往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加强我国对美国的对话地位,挫败美国在复关问题、台湾问题及人权问题上对我国的种种孤立和刁难阴谋。
欧盟“对华新政策”的整个基调是加强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合作,包括在地区政治与安全领域的协调与对话。这对于提高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是有利的。世界区域集团化已逐渐演化成对抗的形势。美国不仅计划组织由36个美洲国家组成的“美洲共同市场”与欧盟抗衡,而且也企图将整个环太平洋地区纳入其势力范围。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介入地区性经济集团,但中国不希望置身于由美国控制的环太平洋集团。在这方面,中国与欧盟并没有冲突点。
中、欧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相互在经贸和科技上的合作潜力很大。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比较重视发展与欧盟的贸易关系,尚没有充分发展中国与欧盟的科技合作关系。此外,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但其中主要是港台资本,占所有外资的70%以上。港台对大陆的投资已接近极限,今后会逐年减少。近年来美、日来华投资虽有增长势头,但前景极其有限。目前,欧盟来华私人投资占中国吸引外资的不足10%,因此潜力很大。2000年以后欧盟将成为中国主要的外资来源。
中国与欧盟相互都不直接处于对方的政治和安全利益的核心地位。从整体看,欧洲联盟与中国没有直接的对抗性的利害冲突,却有着诸多的利益联系。进入后冷战时期,两霸对峙局面结束后,中国成了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美国假想敌国名单上的最大国家。在以后若干时间的历史时期美国不会停止其敌视中国的政策。欧盟虽然是美国的政治盟友,但出于其自身的利益考虑,其对华政策有别于美国。欧盟的发展有利于缓和与牵制西欧个别国家对华的不友好态度,同时也有利于打破美国一家称霸世界的局面。欧洲联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形不成扩张性的军事力量,因此中国对西欧联盟的深化发展将继续采取支持的立场。
冷战结束后,在缺乏有效的国际制约机制的情况下,美国在一定时期将扮演“国际宪兵”的角色。由于军事实力不足,欧盟既需要借助美国的军事力量,但又不希望事事听从美国的指挥。美国由于经济力量处于衰退之中,在大规模干预国际事务的活动中感到力不从心,加上国内孤立主义势力有所抬头,将不得不在一些国际事务中逐渐退出。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欧洲和中国都将占据重要的位置。在新的格局形成的过程中,欧洲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欧洲。中、欧之间的合作将从经贸领域发展到政治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