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夏飞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 新时期,为了有效地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需要重视研究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积极分析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以此才能提出更加完善的培训措施,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本文通过进一步实践研究,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入手,有效地研究了相关工作的开展途径。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不断加强专业能力,解决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水平。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影响;途径
现阶段,随着农村建设工作有效开展,通过对农民进行有效的职业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职业素养。本文结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与建议,旨在不断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地下水过度开发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方面破坏水的自然循环,引发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易引发社会矛盾,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为了防患于未然,对破坏性或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行为,应纳入刑法视野。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没有取得取水许可证而直接从地下大量取水的,或者虽然取得许可证却采取破坏性手段取水的,如过度抽取地下水的行为,比照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的规定,增设“非法取水罪”和“破坏性取水罪”。通过追究刑事责任,威慑破坏或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行为的发生。
1 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从事农业的工作者可被分成许多类别。其中,以农业为主要职业和主要收入来源,同时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一类农民被称作“新型职业农民”。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概念,新型职业农民在高新技术和综合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
2 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因素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研发新型农作物与生产方式。然而,这一环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针对当前农民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尚不到位,因此会出现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市场意识较弱、思想封闭保守等现象。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培育对象选择、培育规范制定与跟踪服务和定向扶持等方面的管理,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形成一套内部与不同培训专业交叉、以农民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培育系统。这就要求各单位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让农民明确培训目的,并获得充足的培训资源。与此同时,还应当重视后续跟踪服务,而不是仅着眼于培训本身。良好的后续跟踪服务能够使参与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更加明晰自身的职业定位,同时能够帮助其将培训所学应用于农业生产实际,从而收获良好的培训效果。
3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社会宣传氛围的创设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首选措施。由于社会各界普遍对农业生产与新型职业农民的了解较少,相关部门应当对培训效果进行宣传,并将其中的典型事例抽提出来开展宣传,从而促使全社会认知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概念,有效实现农民群体积极参与培训、社会认同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氛围。
3.2 健全配套政策体系
教学培训的内容同样不容忽视。新型职业农民的教学培训首先应当具备完整的教学计划,同时还应当对其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即使其同时涵盖农业职业素养提升、农业生产相关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其次,还应重视师资选择,让具备真才实学、能够传授给学员以货真价实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方法的教师参与授课,并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或技术指导员参与授课。与此同时,还应当重视教材的选择,让所有经过遴选、参与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都能够获得免费的培训教材。除此之外,为进一步保证教学计划的平稳进行,还应当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宏观把控与严格管理。
3.3 认真遴选培育对象
若想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效果,对培训对象的选择也不容忽视。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完整的、涵盖本地区所有农民的数据库,并将农民的专业技能评分、农民职业收入以及其他量化信息输入数据库中。其中,首先想要参与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人群包含从事农业生产时间较长、生产规模较大、农业骨干与相关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培训对象则主要集中于普通农户、低收入农业工作者与雇佣工人。在选择培训对象的同时,当地相关部门还应当对先进生产经营模式进行提前了解,以使培训能够更加贴近实际生产、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对于学生进行随机的抽查,以便教师来掌握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对于学生进行提问之后,应及时给予评价。小学生的心灵还十分脆弱,因此教师应该更加具有耐心的对于学生进行引导,对于学生的问答情况进行中肯的评价。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都应该给予学生勇气,使学生用于发言,积极发言,以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使用鼓励性质的词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加强学生的学习。
3.4 严格组织教学培训
一套良好的配套政治体系能够发挥纲领性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这就要求政府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构建完善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让新型职业农民能够收获土地,从而为其有效培训奠定物质基础。针对农民普遍关心的金融服务方面,为实现新型职业农民获得优惠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应当对信贷产品进行优化,同时简化其流程,以便农民群体能够简单明了地进行土地经营权与大型农用设施的流转操作。同时,还应当进一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职业素养,让行之有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科技研发与高新技术改革,从而使农业科技与新型农作物助力农业发展。
首先,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各高校都高举创新创业的大旗,但实际上对于创新的关注较少,更多地聚焦于创业的教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在衡量标准上,创新比创业更加抽象。创业的衡量标准相对明确具体,而创新的标准较为多样,衡量相对较难。第二,创新能力的相对于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更长的周期。创业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的,但相对来说创业的课培训性更强。目前来说,各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大多倾向于创业、或创业中的学生,因此受众较少。
3.5 加强后续跟踪服务
首先,培训机构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学员按照班级划分,并通过一系列社交软件对农业相关政策与市场变动信息进行实时推送,同时还应当设立专门的渠道和人员,定期汇总并回答学员的问题。其次,还应当采取上门回访、现场指导、远程教育等方式,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生产、经营等多角度的培训,并有效解决其在知识实际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培训部门还应当及时了解政府相关扶持政策,让新型职业农民能够获得专项政策扶持,并将自身作为连接政府和新型职业农民的桥梁。同时,还应当通过多种互动方式加入农业生产技能竞赛等,使各新型职业农民班级和个人进行交流互动,实现彼此间的取长补短。最后,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学员进行技术指导,以实现创业扶持项目的对接、有效提升培训成果。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开展的具体途径,要重视加强培训,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从而为农民各项能力以及素质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嵘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及其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3):180-181.
[2]于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8(10):113-114.
[3]武惊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07):276-277.
中图分类号: F33.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23.068
作者简介: 夏飞,本科学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民培训、农业技术推广。
标签:新型职业农民论文; 培训论文; 影响论文; 途径论文;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