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追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3)05-0197-04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关注意识形态的内容选择与社会控制作用,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社会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和保证社会成员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道德思想,以“人的社会化”为其研究的主要任务。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经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20多年的持续努力,使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相对完整的新学科,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在党和国家的建设中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自上而下”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因单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教化目的,也直接窄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引起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反思及关注。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论述则进一步指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预示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遵循“人与社会”两大逻辑起点,将“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两大价值定位,而“人文关怀”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追求之一。
一、人性预设: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活生生的人,而非自然现象,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对人的不同认识而展开的,对“人是什么?”这一古老问题的回答,则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大逻辑起点。
人是什么?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既是主体也是对象,作为主体的人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本体论关切,即对人生态度、政治方向和道德理想的关切;作为对象的人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所把握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存在状态。以此反观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一方面肯定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另一方面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局限于马克思主义,以偏概全。”“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中,要么单一地将其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既认识不到它的社会功效,更认识不到它对人的建设作用。”[1]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局限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阶级或阶级社会所需要的人”,仍然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工具性目的的范畴,忽视了对人的事实的关切,没有能够系统地回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研究的不是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人,这一学科性质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生命、人的成长密切相关,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应具有强烈的人性观照与人文关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高度重视人,这是由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展影响的结果。实际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现代人的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以人为本”——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典型特征,同样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强调以人为本并非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价值的否定,倡导人文关怀也并非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导向功能的忽视,实际上,形成“以人为本”的研究理念,是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补充与修正。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两大逻辑起点:一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向被教育者传递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二是从人的发展出发,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与个体价值,研究的主要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的精神成长。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单纯集中于社会价值的实现,过于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正如鲁洁教授在分析我国道德教育的现状时所说的一样,当前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既不是以人特别是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它所传授的又是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在实施中又背离了把握人性所特有的过程和规律,正因为如此,本来应当是充满了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和说教。”[3]虽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强调其目的是“培养人”,但又将其限定为“培养阶级和阶级社会所需要的人”,依然没有将人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对待,此时的人是被动的、受控制和灌输的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观念的强求,没有真正将“人的发展”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中。
人的最本质特征是“人性”,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质的规定性。将“人的发展”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实际上意味着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对人性的完整把握上。
如何完整地把握人性?对人性的把握是建立在对人性完整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人类社会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不断演进的过程。在古希腊早期,将人与自然统一在同一世界中,认为人与宇宙是合二为一的,用自然的问题来说明人的问题;苏格拉底则完成了西方人性研究的第一次转向,将人性的研究直接指向人自身。“我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试图说服你们,青年人和老年人,要首先和主要去关心你们心灵的最大的幸福,而不要去关心肉体享受和财产。”[4]他将关注的焦点由万物本原转向人生,也转向了人类的心灵世界。到了中世纪人性沦为上帝的奴役,用灵魂统辖肉体,人性则变成了神性。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性由“神”又一次转向了“人”,人性得到了解放。但此时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依然是分离的。1879年,当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也标志着人性的研究开始转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内,人性问题也开始由过去的哲学问题逐渐变成了今天的心理学问题,而对什么是人性的追问,也就变成了什么是人的心理的探寻。
追寻心理学对人性探索的脚步,可以看到人性变得愈加具体与真实,对人性的认识也愈加深入。精神分析心理学相信人是受无意识决定的,人的现在是由过去(特别是出生头5年)的事件决定。因此,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无意识层面,集中于个人的过去生活史,将教育的价值导向定位于对无意识的洞察,把无意识中的事物提升到意识层次上来;行为主义心理学相信人是受环境决定的,人只能对环境作出回应,因此,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可观察的外部行为,关注对行为的预测与控制,将教育的价值导向定位于学习和再学习的历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则相信人的本性和价值,相信人能够自立、自主、对自己负责,有积极的人生取向,“自我实现”是潜在人性的显现,因此,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调动人性中的积极因素,充分尊重人,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由此将教育的价值导向定位于协助人的自我成长上,培养整体的、自主的、有创造性的人。
三种不同的人性假设,引发出三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即使完全否定意识、更接近自然科学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也难以逃脱其内在的人性规定性。更难能可贵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它直接探讨意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打开了人性研究向社会价值方面发展的通道,从主体内部出发丰富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人性假设是一种价值选择的结果,同时其本身也是价值引导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各种教育形式一样,价值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和改变被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心理学理论流派中的人性预设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已经事先预设了价值的内容,即不同的人性预设,例如,如何看待人性?如何认识完整的人?上述对人性观的分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起点。
二、人性弘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观照
人性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人的根本性质问题“几乎是支撑教育理论的一个阿基米德点”。“翻开一部教育理论演进史,可以看到,没有哪一派的教育理论可以不涉及人的根本性质,而且,它们之间的分歧往往总是围绕着对人的不同看法而展开的。”[5]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不论是中国古代还是西方的教育思想家,都将人性善恶作为建构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对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产生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西方思想家、教育家对人性思想影响教育的论述很多,而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同样闪烁着“人性”的智慧光芒,如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认为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性向下流一样,是一种天然的特征[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而教育的作用就是要扩充善端,避免善端的丧失。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涉人的精神成长的教育,它直接指向人的精神世界,在对人的精神引导的过程中促使其完成社会化和政治化的责任,以达到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之目的。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人性、弘扬人性”的教育。正如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7]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而完全之人物,即为能力发达且调和之人。人的能力只有两类: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王国维又进一步将精神能力分为知力、感情和意志,即心理的知、情、意三种成分;要促进知情意的发展,则需要达到真善美的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而达到真善美的理想,需要依靠教育来完成,智育在于形成知力之理想,德育在于实现意志之理想,美育在于形成感情之理想。以此反观思想政治教育,亦可看作是在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引领其达致真善美的理想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精神成长,而精神成长的基础是人的知、情、意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则在于对人的精神品质的培养与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弘扬人性的使命,首先需要看到人性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性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会表现出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发展必然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由此也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研究人作为自然人的自然性的一面,也要研究人作为社会人的社会性的一面,把二者割裂开来,强调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
人的自然性是人性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基础,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人同动物一样都有生理机体,都具有以本能需要为基础的基本功能,“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与改变人的精神品质为己任,表现为人的精神成长。自然性是人的精神成长的物质前提,它们制约和影响着精神成长的水平、类型、速度等。同时,人的精神成长又有其自身内在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不论将其理解为行为规律、无意识的规律,还是内在的成长,均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人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提升精神品质的目标。
人不仅有自然性还有社会性,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因为环境构成了人的精神成长的重要外部条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引导受教育者的精神品质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按照被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组织进行的,因此,能让环境的自发影响具有更大的效能。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使得人类的精神活动必然表现出社会性的一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之外,还要考虑社会历史文化对精神成长的影响与制约。人的发展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共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弘扬人性的使命,还要建立在对人性的价值判断上。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一直是教育发展史上建构教育理论的基石,但随着对人性认识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一些研究者开始看到这一逻辑起点的局限性,认为仅以善恶来涵盖人性是远远不够的。有的研究者指出,从教育理论的角度分析,对人性善恶的判断,常常是教育家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运用某种特定的方法,对人性的某个特定方面或特定层次的揭示,把人性某一或某些方面的揭示而得出的结论绝对化,夸大为人性的全部,都会导致教育的片面化[8]。由此进一步提出应从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领域转向对人性的事实判断领域,“要进行对人性善恶问题的评价,不如先转化为对人的需要的研究更有意义”[9]。结合上述对心理学理论流派中的人性假设的分析,我们也同意这一观点。因为人的需要是与人性紧密相连的,特别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理论,其中不仅蕴涵着对人性善恶的价值判断,而且也直接揭示出了人性的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内涵,反映出人性的多层次、多侧面、不断变化的特点,甚至可以说,对于人而言,“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0]。
将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价值起点之一,这就意味着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能够看到被教育者的需要,尊重被教育者的需要,满足被教育者的需要,以及引导被教育者的需要。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心理发展是被教育者需要的综合表现,它既表现为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也表现为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建立在这种心理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深入探讨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分析心理建构的内在特点;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重视被教育者本人的意愿、情感和价值观,相信任何正常的被教育者都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潜能,应当看到需要的不同层次,代表着被教育者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重视其高层次需要动机的激发,强调充分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发展其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从而使被教育者成为心理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也可以说,心理发展的需要是构成主客体关系的前提和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被教育者心理发展需要的水平和状态相适应,才能够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升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达到思想政治素质的完善。心理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在驱力,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与价值引导的关键环节。
标签:人性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政治论文; 人性本质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