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肖敏

四川精神卫生中心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621002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效果。方法:本院心脑血管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急性脑血栓患者86例。取电脑随机表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配合急性脑血栓患者临床可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致残率

前言:

脑血栓为心脑血管科常见疾病。该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具高致残率及死亡率特性[1]。60%~70%经有效抢救后可恢复神智,但多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常规护理配合对患者后遗症干预效果不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模式可为患者在病情早期行对应护理,减轻后遗症影响。故本文就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脑血管科2017.1~1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86例。所有患者予电脑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n=43)男25例,女18例,年龄68~85(76.9±9.1)岁;观察组(n=43)男24例,女19例,年龄69~83(76.7±8.1)岁。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颅内出血;脏器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史者[2]。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行禁忌事项讲解、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控、清洁消毒护理干预,满足患者及患者家属合理需求,医嘱用药后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现象。出院前协助患者家属办理出院手续。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一、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嘱患者卧床休养。休息期间以健肢活动带动自身关节及患肢运动。定期为患者行肢体按摩。后依患者恢复情况采取步行训练。以坐位为主,逐渐培养站立。循序渐进从踏步过渡到行走。5min/次,后逐渐延长。少数患者发病后语言功能丧失。可行口型训练指导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二、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急性脑血栓患者发病后多见抑郁及焦虑情绪。若患者受抑郁情绪困扰时可予心理康复指导。如:寻找患者感兴趣游戏共同参与。常用游戏为棋牌、猜谜等。若患者焦虑过重时可为其放映相关病友出院前录制视频,为其加油打气。若患者存在思想负担可行言语安抚及肢体安抚消除患者内心芥蒂。

三、早期饮食康复护理。为患者提供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素膳食。限制脂肪摄入量,早期胆固醇每日摄入应在300mg以内,控制摄入总热量。嘱患者日饮水量>2000mL。饮水宜在清晨和晚间。住院期间严禁烟酒、瘦肉、禽类、鱼类、豆制品摄入。

四、早期并发症预防。间隔2h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若有室颤者可配合医生予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医嘱用药时观察30min判断有无异常。若有短暂性视力模糊者可指导静卧1h即可恢复。若有头痛头晕可及时通知医生检查是否为再出血,予医嘱抗凝、止血药物干预。若有呕血者可通知医生同时予急救护理。帮助患者4h/次翻身降低褥疮病发率。床单需保持清洁干净,无渣屑。留置导尿管期间0.9%生理盐水+庆大霉素膀胱冲洗,2次/d,预防尿路感染。指导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按摩下腹部促肠蠕动预防便秘。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致残率与满意度差异。满意度依自拟测评表调查,含护理服务、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指导、护理效果五项,百分制,>60分即为满意[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软件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致残率为0%,满意度为100%,相对对照组11.63%、86.05%而言具明显差异,P<0.05,数据如下:

表1 两组护理效果调查分析表[n(%)]

  

3.讨论

急性脑血栓发病后多可引发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损伤征象。故临床护理以控制疾病致残率为重点突破对象[4]。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注重医生配合,护理人员主动性不高。故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致残率较高,预后不佳,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欠佳,故本次所选护理模式以降低脑血栓致残率为重点。相关文献报道,早期康复护理可为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行功能锻炼,减轻神经损伤,启动中枢神经代偿机制,降低致残率[5]。

本文以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常规护理配合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救治。早期康复护理含早期运动康复护理、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早期饮食康复护理、早期并发症预防四项。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可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强化脑神经细胞功能区记忆,启动部分细胞运动功能指令替代作用,恢复患者肢体活动性,降低致残率。早期心理康复护理可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激活脑神经细胞活性,增加机体激素分泌,提升免疫机制及血运状态,恢复组织肌肉血氧供给。早期饮食康复护理可指导患者膳食均衡,保证机体营养供应。同指导患者增加饮水可加速体内毒素随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早期并发症预防可避免患者临床护理期间机体遭受二次损伤影响恢复。且本次运动康复护理、心理康复护理需双方沟通协调,可拉近双方距离,减少矛盾。故本次护理效果探究中见观察组护理后致残率较对照组略低,满意度较对照组稍高,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急性脑血栓患者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较高临床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寇彩燕,王娟娟,杜鹃,等. 观察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2017,7(7):128-128.

[2] 严凤凤.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4):13-14.

[3] 吕宏梅,赵玉.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6):142+144.

[4] 朱甜甜,刘岩岩.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0):03-05.

[5] 杨秋菊,兰丽梅,朱俐俐,等. 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6):88-90.

论文作者:肖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  ;  ;  ;  ;  ;  ;  ;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效果观察论文_肖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