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成为留守儿童的快乐论文_董德荣

让课外阅读成为留守儿童的快乐论文_董德荣

董德荣(重庆市巫山县巫峡小学 重庆 404700)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050-01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优秀的读物能给学生以精神养料,滋润学生成长。因此,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既能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扩大视野、丰富人生体验,又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但在农村,由于大量的劳务输出,形成了许多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管,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由于隔代亲人和临时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弱化,使这部分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不少学生自由散漫,甚至出现打架、偷盗的恶习,空闲之余他们选择的是漫无目的地玩耍、看电视、上网,把读书抛得远远的,他们的阅读水平在不断下降,这种可怕的现象我觉得是家庭和学校非常值得关注的。怎样才能把这些留守儿童带到书籍中来,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规范他们的行为,纯正他们的心灵呢?

一、创造阅读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此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现在很多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在家吃得好吗穿得好吗,对孩子的学习只是电话上的询问和鼓励,隔一断时间就寄一笔钱回来用作生活开支,有几个父母为孩子寄回了好的课外书呢?在家的监护人首先满足孩子的生活开支,他们认为孩子有教科书读,因此如果孩子没有特别要求是不会主动买一些书给孩子看的。就这样,在家里孩子没有充分的阅读条件,很多时间就被看电视、上网所占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家长们要主动买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为孩子建立一个漂亮的书房,为他们在家阅读提供条件。我认为,学校图书室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要经常为学生开放,真正发挥图书阵地的作用。在班内还要建立读书角,老师要组织学生提供一些好的书籍,再和同学们一起精心设计,成为学生们读书的乐园,为学生在校阅读创造条件。

二、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愉悦,是改变阅读现状的一个有效途径。现在很多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只重视了孩子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但很多孩子一有空就看电视,就去没完没了的玩耍,还时常惹出是非,经常让这些“家长”们抱怨,令他们头痛。这些“家长”们为何不想办法把这些孩子引到读书上来呢,这样既可增长知识又可规范他们的行为。如:让孩子每天给家里人讲一个故事,“家长”就满足他买一本更好的故事书;让孩子每天给家里人在报刊上读一则消息,就允许孩子在周末看一部电影。还可以提一些身边的问题如:我们每天喝的茶叶是怎样制出来的?我国有哪几类茶叶?发了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吃?牛为什么不易生病……让孩子去查资料帮助解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种种方法让孩子主动去阅读,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在学校,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如:当学了《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后,老师给学生介绍关于狐狸狡猾、聪明的故事《狡猾的狐狸》、《说葡萄酸的狐狸》等故事,让学生自己去翻阅;当学到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给学生提出周恩来是怎样参加革命的,他的一生中都任了哪些职务等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去进一步了解伟人的光辉事迹;让学生了解学校内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特点,以及培育它们的最好方法,再分班去管理校园一角的植物。通过这些方法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阅读方法

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腾出课堂教学的时间用以学生自读,学生阅读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表达。鼓励学生热烈讨论,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鼓励他们提出阅读中的问题,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课外阅读中交给学生阅读方法,如:抄读法,即把读过的好的文章或片断分门别类的抄下来,能帮助记忆,以便以后需用时进行查阅;写心得体会法,即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将自己的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可写由此产生的联想,也可抒发自己的情感;跳读法,即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有选择地读,与自己需要有关的重点读,无关的则跳过去不读;还有速读法、剪辑法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为学生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培养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们,家长的督促、指导能力弱化,孩子的自觉性下降,为了激发他们持久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培养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笔记展评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之星”评选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使学生达到会阅读、想阅读的效果,让每位学生与书为伴,在阅读中吸收到更丰富的营养,特别是让那些留守儿童忘记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失去因自由散漫而违纪的机会,感到阅读的快乐。

五、创造锻炼机会

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老师随机、随时、随地,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如口头的表演(童话剧》、朗读、演讲、猜谜语、词语接龙、对对子等;书面的选字、填词、作答、手抄报等既能深化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的效果,便于有针对的指导。为学生提供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体验阅读的成功,从而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拿办报来说吧,学生为了办报,需要阅读大量和主题相关的文章,然后再对所读文章进行选择、编辑、找写、插图,这样才能办出象样的报纸。对学生办的报纸我无论好坏都张贴展览。学生在互相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又会悟到很多东西。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也让学生阅读时有了一定的目标。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着进行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好读书。

总之,课外阅读是孩子们自由学习的一个广阔天地,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方法,愿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让课外阅读成为留守儿童的快乐。

论文作者:董德荣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让课外阅读成为留守儿童的快乐论文_董德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