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开放课堂看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_数学论文

从一节区公开课谈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公开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堂数学课可能有多种教学设计方案,但是,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根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并且体现本课数学实质的“主线”。否则,预设很难产生期待中的生成,生成也不会围绕预设,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青年教师S开区公开课,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试用本)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试讲课的教学设计与调整后真正开课时的教学设计比较如下:

续表

续表

一、预设“学会取舍”,生成“水到渠成”

最初的教学设计中,S老师钟情于利用“F型”“U型”“Z型”结构特征寻找关系角的方法,并且对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深信不疑。结果在试教过程中,整节课被分割成了两部分,前半段找“两角与三线的位置关系”,后半段则演变成了找“F型、U型、Z型”。此后,所有的老师评讲和学生作答,内容都围绕着“F、U、Z”展开,似乎前半节课的概念已离课堂而去,变得可有可无了。之后,当学生因经验不足,无法找到如图1这样的“Z字型”或者其他结构时,老师才又重新引导学生用“两角”与“三线”的位置去判断,却发现学生在断断续续的回答声中,透露出对概念的生疏。

图1

一节课,两条主线,一条切断了另一条,无疑像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本课的主线是让学生围绕着“两角”与“三线”的位置关系,做到“先找截线再找两直线,最后看位置”,借助概念本质,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这条主线应该贯穿课堂始终。

改课后,突出主线——用概念判断。训练找“截线”的方法,形成找“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步骤:①先找截线;②再看位置特征。这样改,学生的生成点围绕数学本质和重点,加之有了“台阶”,思维容易流畅,能够生成“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预设“详略得当”,生成“喜出望外”

这节课除了要让学生会找哪些“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以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判断哪些情况下肯定“不是”这三种关系的角。有两种常见的肯定“不是”的情况:①具有公共顶点的两角;②两角没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

学会找“哪些是”是这节课的重中之重,动用了观察、讨论、归纳等手段来获得,试教课上又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不是”的情况,使整节课显得拖沓,偏离重点。但是如果放弃,又失去一个让学生快速否定的好方法。怎么处理这里的教学设计呢?

以第①条“不是”的情形来分析。建议在复习“邻补角、对顶角”的时候,老师说一句点题的话,“邻补角、对顶角是具有公共顶点的两角位置关系,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没有公共顶点的两角位置关系”,引入新课。这样改,S老师曾担心,轻描淡写地一言带过;学生是否会留有印象?

结果却是喜出望外的!课堂上,在一道例题中(图2),一名学生错误地给出“∠4和∠5是内错角”的答案,众人按位置关系分析后却陷入更深的迷惑。“找截线,截线为DC,DC为两角的公共边,两角位于截线两旁”——符合内错角的位置特征;“再找两直线,BD和DE,两角处于两直线之间”——也符合内错角的位置特征。全班静默!

图2

学生们虽然知道有问题,却说不出理由来反驳。终于有位学生道出了点睛之笔,“因为∠4和∠5具有公共顶点,而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对象是没有公共顶点的,这对角不是同位角、内错角,也不是同旁内角”。轻描淡“说”的一句反而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记忆中!

三、预设“善解人意”,生成“精彩纷呈”

虽然我们大力提倡备课时要“备学生”,但事实上,人们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在教学预设和应对课堂生成上,老师的思维大多以自我为主,相对而言不太善解学生之意。在备课时,往往过多思考自我表述的思维链,有时一些“自鸣得意”的预设往往会成为课堂生成的阻碍。例如原教学设计中的找“F型、U型、Z型”结构,S老师深信其有效性,并作了精心设计(擦去“三线八角”中的一些部分形成特征图)。当建议“砍去”时,老师依依不舍。事实上,在后来公开课中,砍去“枝杈”,突出“主干”,给出“支架”(训练找截线的方法),课堂上学生的生成非常精彩。

难道说“FUZ结构识别法”不好?当然不是。如果它出现在复习小结或作业讲评课中,那时学生对三类关系角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且积累了经验,稍加点拨,也许都能心领神会。但在第一节新授课中出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懵懵懂懂之时就将间接经验强加给他们,显然不会出现有效的生成。

预设不仅仅是为了让知识和技巧“发光”,更应该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发光”!

标签:;  ;  ;  

从区域开放课堂看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