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中医骨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100)
【摘要】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7例三踝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1年分析患者预后效果。结果:随访1年,87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89.22%(149/87),术后未见未见骨不连,均恢复正常行走功能。结论:手术治疗三踝骨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行走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踝关节;三踝骨折;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204-02
三踝骨折属临床高发关节内骨折,可累及关节稳定及关节面,一旦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引发关节强直、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目前临床治疗以恢复踝穴完整性、负重关节面光滑、促进距骨位置复原为主要指导理念[1]。为了系统性研究现行治疗方案,本文就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展开了下述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经X线片检查确诊,受伤至手术时间≤14d。患者男57例,女30例,年龄19~56岁,平均(30.23±3.45)岁;致伤原因包括车祸43例,生活扭伤33例,高空坠落11例;按照Lauge-Hansen法分类骨折类型包括旋后-外旋型36例,旋前-外展型26例,旋前-外旋型25例。。
1.2 方法
1.2.1手术方法:结合患者病况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患者取仰卧位,侧臀下垫靠沙袋,术中使用止血带减少出血量,保证术野清晰度。术中先固定后踝,再结合骨折具体情况决定内外踝固定顺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Gatellier-Chastang后外侧入路显露后踝,利用拉力螺钉固定,待骨块复位满意后,用骨膜剥离器推顶骨块完成复位,由前向后拧入2枚拉力螺钉。外踝用1/3管型板、重建钢板、解剖板进行固定,充分塑性,置于后外侧。围绕内踝尖作内侧长弧形切口,避免损伤隐静脉和隐神经,内踝复位完后用1枚拉力螺钉和1枚克式针固定。判断下胫腓联合稳定性,针对不稳定者于踝关节上方约3cm处,与胫距关节面平行,采用非拉力方式经腓骨向胫骨内部拧入皮质骨螺钉1枚,穿过3层皮质后固定,自后外部向前内倾25~30°,于小腿关节最大背伸位固定,避免踝穴过紧,影响背伸。经C型壁透视观察后确认复位良好,内固定方位正常后,冲洗安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石膏托外固定。
1.2.2康复锻炼:术后1周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主动和被动屈曲练习,10~20min/次,2次/d。术后2~3周拆线,拆除石膏,进行踝关节主动、被动屈曲锻炼,早期运动幅度10~20°,逐渐增加锻炼幅度,以患者耐受为宜,防止术后切口开裂。术后4~6周,扶拐下地行走锻炼,步行时健足与两拐呈三角形,确保受力均匀。术后7~12周,采用三点步行法展开扶拐负重锻炼,单侧骨折患者术后5~10周展开负重行走锻炼,双侧骨折患者术后11~12周开始扶轮椅活动锻炼,循序渐进。术后6个月进行完全负重行走锻炼。
1.3 观察指标
术后12个月,根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2]判定疗效:①优秀:90~100分;②良好:75~89分;③尚可:50~74分;④较差:<50分,优良率=(①+②)/55×100%,统计优良率。
2.结果
87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如下,其中优秀63例,占比72.41%,良好15例,占比17.24%,尚可8例,占比9.20%,较差1例,占比1.15%,优良率89.66%(78/87)。未见骨不连,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能力,57例可正常活动。1例患者未遵医嘱,运动过量,下胫腓处固定螺钉断裂,无法及时取出,术后1年出现断裂。
3.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为局部水肿、骨折处皮肤张力性水疱出现之前,如无法进行急诊手术,需待患者局部肿胀消退后方可进行手术治疗[3]。本组病例中71例未伤后2~9h内行手术治疗,6例入院时患处已形成张力性水疱,4例局部皮肤严重擦伤,6例复合伤病例均延迟8~14d行手术治疗。延期患者采用简单闭合手法修复联合石膏托外固定,待患处表层皮肤水疱消退,无渗出,患处皮纹征出现后方给予手术治疗,87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89.66%,未见骨不连,术后1年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能力,仅1例患者因故无法及时取出固定螺钉,预后良好。因此必须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同时在踝部固定期间,需要充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入针、固定处,以便后续愈合取钉方便[4]。近年来术后恢复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据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功能锻炼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必经环节,早期主动和被动持续运动有助于促进局部血运,改善患者静脉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软骨愈合。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必须注重合理选择手术时间,结合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固定方式,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展开术后康复功能训练,从而取得最佳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海炳,张永涛,胡春华.改良飘浮体位在三踝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6,38(21):1759-1760.
[2]李永奎.后踝至内踝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三踝骨折疗效及踝功能的影响[J].实用骨科杂志,2016, 22(12):1135-1137.
[3]黄雷,张峰,朱彦昭,等.累及整个胫骨远端后穹窿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7):721-723.
[4]蒋世杰,卢耀军,徐南伟.俯卧位跟腱旁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 20(17):118-120.
论文作者:吴生平,邓先堂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踝骨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关节论文; 螺钉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