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 新疆 喀什 844000)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神经外一、二科科收治并符合条件的1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恢复清醒60例(81.08%),对照组恢复清醒49例(66.22%),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进行GCS评分,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8.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6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脑DAI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是治疗DAI的有效辅助手段。
【关键词】 早期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183-01
引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患者严重外伤所致,表现为有广泛性白质变性,小灶性出血,神经轴索回缩球,小胶质细胞簇出现等特点的原发性脑实质的损伤。患者出现长期昏迷、成植物人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DAI。现阶段,医师采用高压氧治疗方法来缓解弥漫性轴索对患者颅内的损伤,减轻其脑部水肿,保证脑部供氧,但是仍然缺乏完整的治疗体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神经外一、二科科收治并符合条件的1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3例,女45例,年龄1~78岁,平均年龄为(37.2±1.51)岁,平均住院时间(12.5±6.1)d,通过家访、电话随访、门诊等途径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月~1年。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1)明确有外伤病史者;(2)外伤后临床表现为昏迷,无意识,且伴有临床指标紊乱、眼球运动受阻等现象;(3)经CT与MRI临床检查,发现其脑干或小脑等部位白质内小的多发非占位性出血灶,直径<2cm,蛛网膜下腔、脑室内或第三脑室旁出血,可有弥漫性脑肿胀;(4)临床生命体征尚且正常,且经了解并无高压氧治疗的禁忌。排除标准:(1)严重复合伤,伴有MODS或休克等;(2)排除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的;(3)受外力重伤等因素导致原发性脑干损伤;(4)有严重的内科系统疾病者;(5)放弃后续治疗,随访及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临床供氧、降颅压、冰帽降温、保证临床生命体征正常。观察组则采用高压氧治疗。尽早治疗,多于伤后3~5d开始。高压氧舱为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标准:GB/T12130-2005YZB/国1187-2008《GY3200型医用高压氧舱》;产品编号:11Y3200-200。治疗压力为2.0ATA,稳压给氧30min,休息10min,再给予纯氧吸入30min,每天/次,一个疗程为10天,共治疗3~9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1)意识状态好转率: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格拉斯格预后评分(GOS),GO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6分,判定为意识状态好转,意识状态好转率=意识状态好转患者例数/总例数×100%;(2)患者意识平均恢复时间;(3)清醒率:清醒率=清醒患者例数/总例数×100%;(4)预后效果评价:患者治疗6个月后均进行GOS评分,评估各组治疗的预后情况,恢复良好记为5分,轻度残疾记为4分,重度残疾记为3分,植物生存记为2分,病死记为1分。恢复良好及轻度残疾者为预后良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录入患者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ɑ=0.05。
2.结果
观察组恢复清醒60例(81.08%),对照组恢复清醒49例(66.22%),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进行GCS评分,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8.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讨论
DAI指患者受外力作用,导致脑部受损,出现出血、消肿等现象。且临床表现为无意识、昏迷、眼球运动障碍等。DAI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轻残、重残等病症,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植物生存或者死亡,严重影响着国民生活质量,危害着国民的生命安全。对此,本次研究中针对DAI患者中间环节尽早行高压氧治疗,能有效阻止或减少损伤轴索的断裂,干预病变的进展,获得了良好效果。
DAI是一个渐进的病理过程,在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前,通过干预病某些关键环节有可能提早终止DAI的继发性损伤,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功能[3]。因此,对于DAI患者在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相应禁忌症的情况下,伤后尽早进行高压氧治疗,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明敏,魏俊吉,等.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5):397-399.
[2]吴崇光,王雷平,等.早期高压氧治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45例[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1):40-42.
[3]颜晓敏,莫永彪,等.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7,29(2):222-225.
论文作者:买买提艾力?吐尔逊,买吾拉江?阿木提,刘正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患者论文; 弥漫性论文; 损伤论文; 高压氧论文; 例数论文; 清醒论文; 资料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