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辽宁省朝阳县尚志乡冯杖子小学 122000
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核心问题是: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是否积极主动地学。只有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现实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节数学课,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比如:排队是我们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为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我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学会了简单的兑换。这样,在做中学,学习更有自主性,孩子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
又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组织学生自由摆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学具共12个,要求摆得美观又整齐。不一会儿,学生就摆出了自己的作品(图略)。接着,我让几个学生来说说他们的摆法,怎样能看出是12个?你们摆的是几个几?学生讨论后得出:3个4相加、4个3相加、2个6相加、6个2相加或是12个1相加都得12。我继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几个几”是不同的,但和都是12,继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确保人人获得成功、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完全凸现出来。因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思维十分活跃,比起教师出示一幅图让学生去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学生理解、获取知识的效果更好。教师的动不等于学生的动,课堂上要尽可能让学生的手、脑都动起来,自主地去体验成功。
二、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思路和行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了买玩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6减6再减2得28元;还有的小组认为6减8不够减就用16减8得8,再加20得28元……经过讨论,学生们还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老是想着一种方法,有时就不方便计算了。我让学生课后用一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对我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来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又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学生理解了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三种情况下点与间隔之间的关系之后,我充分引导学生利用这一规律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挂窗帘、钉扣子、买长绳如何做短绳等等,学生找出了很多这样的生活问题并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不难看出,这样的数学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字。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对于取对名字的学生,我及时加以表扬,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如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时,让学生在同一平面内任意画两条直线,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地画出了自己想画的两条直线,然后收集同学们的画法引导归类,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就要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习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轻松、灵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论文作者:刘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思维论文; 知识论文; 自主论文; 几个论文; 出了论文; 《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7期供稿论文;